那一年,是動亂的第二年吧,我被劃進了浩浩蕩蕩的黑幫隊伍里。還算萬幸,除夕這一天竟把我放回家了。
“媳婦,快包餃子,過年!”母親對妻子說。妻子痛快地答應,只是樣子有點慌亂。于是,一家人忙起來,剁餡、和面,孩子們也像上足了發條的玩具車,開始跑動起來……
節日的味道總算出來一點了。
一會兒,全家就圍在一起開始包餃子。這時,母親忽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拍一下大腿說:“哎呀,包個大錢餃子吧,誰吃了誰就有福!”
大錢餃子,我小的時候包過,可我一次也沒吃到。現在已經多年沒有包了。為了使母親高興,我同意了,而且希望母親能吃到這個大錢餃子。我要真誠地祝福她,愿她多活幾年。為了我,母親已經完全憔悴了。
母親從柜里拿出個藍布包,從包里掏出一枚銅錢來,還是道光年間的古貨。我看見她顫抖著把這枚古錢放在一個面皮上,上面又蓋了點餡,包成一個餃子。這就是大錢餃子了。
我看見,母親包完這個餃子之后,用手在餃子邊上偷偷捏出一個記號,然后,若無其事地把它和別的餃子放在一起。但我已經清楚地記住這個餃子的模樣了。
餃子是母親親自煮的。母親煮餃子最會掌握火候。什么時候煮皮、什么時候煮餡,總是恰到好處。妻子這些年總也沒把這項技巧掌握到手。現在餃子要熟了,像一群羊羔一樣漂上來。我一眼就看見那個帶記號的大錢餃子。
母親在盛餃子的時候,把那大錢餃子盛在一個碗里,又偷偷把它撥在緊上邊,然后把這碗餃子推到我面前:“吃吧,多吃,趁熱吃。”我覺得心里一陣熱,鼻子也酸疼起來。我怎能忍心吃這個餃子呢?應該讓母親吃,讓她高興高興。但我一時想不出辦法,因為母親認識這個餃子。
我想那就給妻子吧,她跟我生活了20年,現在已經是快半百的人了。因為我挨斗,她整
天整夜睡不著,心血都快要熬干了,頭發也變白了。我趁妻子上廚房去拿辣椒油的工夫,偷
偷把大錢餃子撥在她的碗里。等一會她吃到了,我就領著孩子們歡呼。誰知,妻子從廚房回來,她卻抬起頭,用一雙深沉和感激的眼睛望著我,眼圈都紅了。啊!她也認識這個大錢餃子。妻子沒有做聲,顯得很平靜。她吃了幾個餃子,忽然說了聲:“都快粘在一起了。”說著,把所有的餃子碗拿起來搖晃,晃來晃去,就把那碗有大錢餃子的放到了母親跟前。母親顯然沒有注意,她的雙眼一直看著我,大約有些奇怪,兒子吃了那個餃子為什么不吱聲呢。她邊看我邊吃餃子,突然“啊”的一聲,大錢餃子硌了牙。
“媽媽有福!吃到大錢餃子了!”妻子像孩子般喊著。
“我……這是咋回事?”母親疑惑著。這時,當啷一聲,一個東西從她的嘴里掉在碟子里,正是那個大錢。
于是,我領著老婆孩子一齊歡呼起來:“母親有福!”
“奶奶有福!”
“奶奶有福!”
“……”
母親突然大笑起來,笑著笑著,流出了一臉淚。我和妻子也流了淚。
(選自《老來樂》2009年第11期)
探究練習
1.小說是圍繞什么事物來組織材料的?
2.結合具體語境說說文中的兩處黑體字“偷偷”蘊涵了母親怎樣的思想感情?
3.想想看,除了本文通過“讓餃子”可以來表現家庭親情外,還可以有哪些?請結合你的生活實例列舉兩種,并簡要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李俊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