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地政府全國大串聯,要集合民眾和企業之力,徹底掃除黑道。真的有效嗎?
“你們工地的砂石弄壞了我的車,快給我拿10萬來!”警察扮演的黑道大哥,正作勢兇惡地向建筑公司的男職員大聲威嚇。男職員盡管害怕,這時候仍一要記得保持冷靜,套出黑道大哥的姓名和要求,以便掌握報警的資料。接著,再斷然拒絕,說:“請你離開。”
類似這樣的講習會,日本神奈川縣政府半年來,已經針對20多種業別,辦了170場。借著現場模擬黑道上門索討保護費的情節,讓業者實際演練正確對應方法。
黑道在日本,地位特殊,經濟、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黑道幾乎都有涉入,而且明目張膽。
不久前,藝人島田紳助因與山口組干部往來密切,而自動退出演藝圈;受此事件影響,各界也開始勇敢地向黑道說“不”。
民氣可用,日本政府決定乘勝展開全面排黑。
10月1日,東京都及沖繩縣宣布實施“暴力團排除條例”,要把黑道勢力從市民生活和經濟活動中,徹底鏟除。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警、民、企業共同攜手,全面封殺黑道經濟命脈的包圍網,至此總算串聯成功。
要切斷黑道金流,東京作為日本經濟中心,自有其指標意義。為了炒熱這出全民總動員、齊力掃黑的大戲,警視廳做了特別安排。
9月20日,巨人隊對養樂多隊在東京巨蛋終場賽開打前,在現場發放文宣、樂隊伴奏下,由警視廳總長主持開球儀式,以一記好球象征終結黑道,宣示掃黑決心。
回顧2009年,佐賀縣率先制訂“防止暴力團成立事務所相關條例”。而境內有全日本最多5個黑道總部的福岡縣,緊接著在2010年4月,實施首創支持民事訴訟的全面性排黑條例。
日本各地政府陸續跟進,制訂排黑條例,包括四大原則——不屈服、不給錢、不借勢、不來往,禁止民眾對黑道利益輸送、助長黑道勢力。
大掃黑
像是付保護費給黑道、承包黑道事務所的裝潢工程、為黑道送披薩上門之類,各地都視為利益輸送。違反規定的公司行號、代表人姓名將被昭告天下,東京都和愛知縣則另外附帶罰則。
各地警察可以“有效活用”排黑條例,從寬認定,就是要人們覺悟“和黑道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接觸”。如此一來,黑道活動空間明顯大受壓縮。
日本政府積極鼓勵民眾,盡管大膽向黑道說“不”,有政府當靠山,排黑條例就是最好的護身符。觀光廳還決定修改“宿泊條款”,增訂拒絕黑道投宿的條文,讓全日本約2600多家飯店旅館參照辦理。
同時,棒球界、日本相撲協會都加入抵制黑道行列。銀行、證券業界,也采取拒絕黑道開戶及融資的嚴格措施。
第一個規定,在住宅區和學校周圍兩百米以內,禁止黑道新設事務所的兵庫縣排黑條例,實施半年以來,已創下零成長的佳績。
而實施排黑條例已經一年半的福岡市,3月間有兩個黑幫團體宣布撤出事務所。原因是掃黑掃得他們業務難以為繼,經濟困窘,只得關門大吉。
但日本人在響應掃黑之余,還是不免有些疑慮:究竟哪種情況算是利益輸送?客戶是不是黑道,如何得知?萬一黑道挾怨報復,怎么自保?這些答案,都有待厘清。
日本1992年頒布的暴力團對策法,讓黑道改為采用臺面下和企業合作共生方式獲取資金,代替以暴力取財的老路。如今再推排黑條例,是要完全阻斷這個臺面下的財路。
“六哥”的反擊
據日本警視廳統計,今年1月到6月,發生20起黑道針對企業槍擊報復事件,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其中有12件集中在福岡縣。顯示黑道狗急跳墻,開始采取反制行動。
日本最大的黑道組織山口組第六代組長筱田建市,在日前接受《產經新聞》訪問時表示,黑道是無法融入社會的“后段班”(即學校快慢班中的慢班),痛批排黑條例不把黑道當人看,不僅漠視人權,更是一種歧視身份的差別待遇。
剛刑滿出獄半年的筱田,語氣堅定地宣布:“山口組不會解散。黑道這個業界,要靠山口組的存在維持秩序。但我們會努力務正業,規規矩矩過日子,讓世人理解我們俠義、紳士的一面。”
(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