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走了,但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蘋果大學里流傳。透過喬布斯生前與校長波多尼親手設計的課程,“蘋果DNA”能否復制更多喬布斯?
為了讓喬布斯永遠與蘋果同在,早在5年前,在喬布斯主導下,蘋果秘密成立內(nèi)部大學,把喬布斯的創(chuàng)新DNA復制下來。
蘋果不是要跨入基因工程。這座位于加州庫比蒂諾的校園,喬布斯賦予它的核心任務是,哪天主帥不在了,喬布斯所有的創(chuàng)新DNA,可以源源不絕地復制下去。
2008年開始,喬布斯第二度因病請假,這項計劃被迫加速。喬布斯親筆寫信給當時耶魯大學的商學院院長波多尼,請他出任蘋果大學校長,兼任人力資源副總裁。
這位滿臉胡渣、眼神深邃,不管對學生還是企業(yè)大老板,都經(jīng)常帶著靦腆笑容的院長,欣然接受。
“這世上有許多偉大的企業(yè),但從來沒有一間像蘋果一樣,對我個人意義這么巨大。”波多尼在給耶魯學生的告別信上說。
這項人事案,宣告波多尼成為“后喬布斯時代”、執(zhí)行長庫克之外,蘋果最重要的人物。這一點,從他的辦公室位于喬布斯的和庫克的辦公室之間。就可以看出。
在喬布斯的規(guī)劃中,庫克負責延續(xù)蘋果對產(chǎn)品細節(jié),一貫的講究和堅持;波多尼則是負責領先創(chuàng)新、研發(fā),以及蘋果對美學的考究。
波多尼年紀輕輕,就當上斯坦福管理學院的學術長,2002年跳槽到哈佛。他以工作狂聞名,是第一位以大量實際社會觀察,來做領導領域研究的學者。他教學和領導的才華,也為人稱道。“他在跟學生的互動中,能讓人感覺,自己比實際上更聰明,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他的哈佛同事庫拉納回憶。
波多尼2005年又跳槽,到耶魯商學院擔任院長,當時他才39歲。
波多尼銳意改革。他認為MBA要處理的問題,是更復雜的商業(yè)世界。MBA要教的,不是課本學問,而是學習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因此,他大幅革新耶魯商學院的課程,調(diào)整成跨學科、跨領域。課程名稱,也從功能性的會計、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改成更具整體觀的顧客、創(chuàng)新、國家與社會等。老師也被要求,將教室?guī)С鲂@,甚至跨出美國。波多尼自己,就帶學生到南非和坦桑尼亞,做個案教學。
一連串的課程革新,讓耶魯商學院,每年申請人數(shù)增加5成,教授多兩成,募集超過1,7億美元的經(jīng)費。“我很早就猜到,這家伙絕對不會安于現(xiàn)在的位置,我沒料到的是,會這么快!”耶魯商學院教授瑞依回憶。
短短3年半的快速改革,波多尼被《Fortune》選為世界“十位一定要認識的新大師”,甚至點名他有可能當上下屆耶魯校長。但波多尼卻選擇加入蘋果。
蘋果大學的核心課程,由喬布斯和波多尼共同設計。把蘋果信條——負責、細節(jié)、極簡、保密、完美,轉化為蘋果的營運和商業(yè)策略。
包括庫克在內(nèi),目前蘋果臺面上的經(jīng)營團隊,都到蘋果大學上過波多尼設計的課程。
喬布斯的“蘋果DNA”,到底能不能被復制下來?未來幾年,波多尼就會給出答案。
(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