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紳士,先在意大利solomeo小鎮山頭買下一棟大屋,修復附近的古跡作為工坊,然后蓋歌劇院、圖書館、公園和運動場,仿佛建立起自己小小的理想世界。
聽起來像中世紀的歐洲貴族領主嗎?不,這是意大利企業家Brunello cucinelli,與他所創立的山羊絨品牌。
Brunello Cucinelli
在山羊絨仍只有黑與白的上世紀70年代末,Brunnllo Cucinelli制造出鮮紅、天藍等鮮艷的山羊絨打響名號、創立品牌(以下簡稱Bc)至今已超過30年。BC日益茁壯,所在地——擁有900年歷史的意大利Solome0小鎮也隨之蛻變為另類桃花源。近500位鎮民為BC工作,而BC還與地方上行動不甚方便的老工匠們合作,派人送原料到府再收回成品,如此品牌得到杰出技藝、老人們也能掙得收入與成就感,甚至還有附近修道院的修女們參與刺繡工作,真是一舉數得的美好局面啊。
美酒伴工作
BC 選擇這里起家是有道理的,因為Solomeo所屬的Umbria山區向來以細致的羊毛代工聞名,客戶包括了Prada、Gucci等國際大牌。Cucinel也在此出生,但農夫父親后來為了生計舉家搬到大城市當水泥工人,毫無靈魂可言的都市勞工階級生活帶給少年Cucinelli不少創傷,他有過到處鬼混、自我放逐的歲月,逼自己去讀工程卻對哲學有遠大興趣;終于當時以繽紛色彩興起的意大利成衣品牌Bennetton對這位聰明的年輕人造成很大沖擊,他將同樣概念用在cashmere上獲得成功,首批5種顏色3萬件cashmere全部賣光,Cucinelli終于有了事業,而他要當的,是不一樣的企業家。
1985年,也是品牌建立7年后,Cuclnelli回到妻子出生地Solomeo小鎮,開始了重建工程。首先他將石造的古堡改建為工坊與工作室,師傅們在此處理來自中國內蒙、質量上等的羊喉毛,一條紗高達6萬轉,鈕扣孔手工縫制,連裝飾用的珠鏈都以鉆石切割出最好角度;隔壁文藝復興時代的莊園變成餐廳,員工可在此享用意大利面、色拉與美酒等,往外一看除了如畫景色,還有Cucinelli重鋪的石子路、修復的教堂,收藏有卡夫卡、普魯斯特、尼采等人著作的小圖書館,和一間Cucinelli建造的歌劇院。“柏拉圖說過,管理之士必須要有智慧——必須運動、控制飲食,以及欣賞音樂。”Cucinelli在《紐約客》的專訪里如此驕傲表示。
激發創造力
BC 的員工不見得認識哲學家尼采或康德,但他們肯定清楚自己不在一般工廠,所領的薪水也高于平均行情;Cucinelli不想員工只是聽令的機器人,甚至BC將年收入20%用于公益,最新成果是在非洲國家馬拉威興建醫院。Cucinelli說:“如果我給員工適當的勞動條件、美麗的環境,如果員工知道自己不止追求利潤,而是能促成一些善舉,他們肯定更有創造力,也會更致力于工作!”
這個全部意大利制造的品牌在金融風暴時沒有裁掉任何員工,業績還成長,如今積極擴展版圖在各國設立專賣店。
(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