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來,催毀華爾街的念頭始終存在.然而,華爾街的貪婪卻也從未屈服過。打從一開始.這條街的興盛就來自于貪婪的人性。
“占領華爾街”活動怒責華爾街的貪婪,然而,從1791年華爾街揭開序幕至今,超過兩百年的歲月里,“貪婪”正是華爾街不斷成長、不斷打敗全球各地競爭者的核心價值。
不只是貪婪,華爾街的銀行家與華盛頓的政客,之間的關聯從來就是千絲萬縷、搭黏依附,而詐欺、拐騙、恃強凌弱、巧取豪奪,也正是所有華爾街的投機客崛起與衰敗的必經歷程。
在過去那么漫長的歷史中,想要摧毀華爾街的人從來沒有斷過念頭,而貪婪的華爾街,也從未向這股勢力屈服過。
華爾街始祖漢米爾頓發明美國公債,靠信用借錢
美國開國元勛漢米爾頓(AlexanderHamilton)可以作為華爾街崛起的代表人物之一。漢米爾頓在1789年9月11日被華盛頓總統任命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在此之前的5年,他已經在華爾街48號創設了紐約第一家銀行“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這家銀行延續至今已經有227年的歷史,仍然是紐約與全世界的龍頭銀行之一。
今天引發全世界股災的美國聯邦政府公債,創始人就是漢米爾頓。美國聯邦政府原本不能舉債,也不能征稅,只能向各州政府伸手要錢,經過10年獨立戰爭的美國政府,財政狀況惡化,漢米爾頓發表了具有高度爭議的“公共債務報告”(Report on Public Credit),主張聯邦政府以優厚的條件發行新債券,還款來源就是紐約港口的關稅,以及“美國的信用”。
漢米爾頓的財政策略,跟今天德國、法國幫希臘償債,正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的聯邦公債發行嚴謹,短短不過4年,美國聯邦公債已經成為歐洲金融圈(當時還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價格最高的債券,溢價高達合理價值的一成。漢米爾頓建立的“美國信用”,庇蔭子孫兩百多年,直到今天的奧巴馬總統還在享用。
漢米爾頓還在1791年設立美國第一個中央銀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作為政府的財務代理,并管理美國的貨幣供給。這家銀行的股票以“BUS'’代碼在華爾街發行后,股價立刻大漲,帶動華爾街的證券經紀業務蓬勃發展;來年的5月17日,24位經紀人在華爾街68號前的一棵梧桐樹下簽署“梧桐樹協議”(Buttonwood Agreement),共同議定股票交易手續費等交易規則,奠定了紐約證券交易中心的基石。
漢米爾頓自己既是美國財政部長、紐約選任的國會議員,又是民營銀行的創辦人、華爾街的催生者;兩百年后,他的徒子徒孫們從高盛證券的董事會,進出緊鄰白宮的財政大樓擔任財政部長,旋轉門轉得大家眼花繚亂,其實不過是繼承了老祖宗的傳統而已。
從窮苦留學生一路攀升到財政部長,漢米爾頓的敵人從來沒少過。當上財政部長后,政治對手逼他放棄紐約銀行的股權,也以置他于死地的方式揭發他供養情婦的八卦,最后漢米爾頓死于在政治、金融市場都跟他死敵相向的布爾(Aaron Burr)槍下。
布爾是美國第三任副總統,祖父是今日普林斯頓大學的第二任校長,是根正苗紅的名門之后。
布爾創設了曼哈頓公司,一開始以供應曼哈頓的自來水為名,但是這家公司只是掛羊頭賣狗肉,成立5個月后一條水管都沒修,卻開了一家銀行。布爾做了3年董事,欠自己的銀行6.5萬美元,在當時是天文數字。但他照樣成功當上美國副總統,最后還槍殺了對手漢米爾頓。而布爾創設的曼哈頓銀行,后來并人大通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成了今天的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 Chase)。
美國“首富”阿斯特創造假皇帝躲過貿易禁運
筆者在紐約大學讀書的時候,學校旁有一條阿斯特小街(Astor Place),這條街在19世紀的時候,曾經是紐約巨富群聚的豪宅街,這條街的主人約翰阿斯特(John JacobAstor),靠著與中國貿易,加上不斷購置曼哈頓土地,成為當時的美國首富。他在1842年過世的時候,估計有兩千萬美元的身價,相當于今天的1100多億美元。
阿斯特也是窮苦的德裔第一代移民,他在19世紀初期剛到紐約的時候,一開始搞毛皮貿易,把美洲的毛皮賣到中國廣東,換取茶葉與瓷器,每一筆交易都讓他大賺,后來他發現鴉片好賺,也買鴉片賣給中國人。
紐約曾經有一段時間貿易禁運,幾百家貿易商會倒閉;會鉆營的阿斯特卻不受影響,他的“廣州貿易船”大搖大擺出航,船上最顯眼的地方坐了一位“即將回國的滿州皇帝”,實際上穿了一身華服的滿州皇帝根本就是個中國苦力。
在華爾街,欺騙與背叛就像空氣那樣,陪伴著所有人的呼吸。比阿斯特小30歲的杜魯(Daniel Drew),是紐約郊區長大的虔誠教徒,但是他也像所有華爾街的投機客那樣,同時活在虔誠的信仰與市場的欺騙之間,而且從來不覺得有什么困擾。
快遞大亨社魯發明“灌水牛”,啟發灌水股
杜魯從郊外的牧場買牛,在進城之前讓牛拼命吃鹽巴,卻不給牛喝水,等到要送進交易所稱重之前,再讓口渴得不得了的牛喝個痛快。杜魯的“灌水?!眴l了華爾街,并且在19世紀產生了惡名昭彰的“灌水股”(WateredStock)。新股上市之前,上市公司與券商都會偷灌發行股數。時至今日,這個手法已經被法令嚴格規范。
杜魯一直都維持鄉下來的淳樸樣貌,也讓大家知道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買賣灌水牛的同時,也讓牛背負貨物、文件與現金,最后成了紐約的快遞大亨。
趕牛的杜魯有一天慌慌張張跑進當時最私密的銀行家俱樂部Union Club,滿頭大汗找人,當場卻不小心掉了一份文件,上面寫著“平盤以下,無限量買進奧許鐵路股”;在場的銀行家們知道他幫人快遞文件,一向可靠,當場集資進場買進。結果不到一個月,奧許鐵路的股票就崩盤,淳樸的杜魯再度從證券老手的口袋中騙進大把鈔票。
之后,杜魯在1836年索性下海開號子,而且還成為當時最重要的證券商之一,一直到1873年9月紐約股市崩盤,杜魯公司宣布倒閉為止。
為了賺錢而膽大妄為,應該說是華爾街的“優良傳統”。剛下葬不久的利比亞強人卡扎菲,絕對是人見人怕的“鬼見愁”,只有華爾街第一等的高盛(Goldman Sachs)銀行家們,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華爾街只怕沒錢賺不怕卡扎菲、不怕制造動蕩
201 1年的6月,美聯儲發現一個驚人的交易,卡扎菲主導的利比亞主權基金,在2008年拿了13億美元給高盛操盤,結果高盛做了一連串復雜的外匯以及衍生性商品交易,竟然把卡扎菲的本金“賠掉98%”。
不過,美聯儲管的不是卡扎菲輸錢,而是高盛事后竟然安排了一筆5000萬美元的“顧問費”,有意透過卡扎菲的國營石油公司付給卡扎菲的親人,因而觸犯了美國反貪污法。如今這筆“顧問費”當然也就不了了之,卻讓高盛與卡扎菲的神秘交易曝了光。
只要有錢賺、只要不違反法律、只要能打倒敵人,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們一向百無禁忌。
今年造成市場慌亂的歐債危機,就是一群投資銀行家跑去希臘,幫債臺高筑的希臘安排具有高度爭議的結構性交易,隱藏希臘的巨額負債,用白話文來說,也就是做假賬。2008年金融海嘯,已經有160年歷史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岌岌可危,當時一群出身高盛的財政部與白宮官員們,也絲毫不怕爭議、寧冒世界經濟動蕩之險,也要讓高盛的勁敵雷曼兄弟瞬間倒閉。
華爾街從來就不是干凈的地方,從第一筆買方與賣方的交易開始,就是好人與壞人共處、英雄與盜匪匯聚、企業家與投機客角力的戰場,華爾街更是巨富敗家、窮人翻身的必經之路。過去兩百多年來,美國政府想要規范、收服華爾街的念頭,從來沒有一天消失過,但是華爾街不受威脅、兀自向前的毅力,也從未退縮過。
華爾街不斷消化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與盜匪,每一個挑戰者也都改變了華爾街的部分面貌,“占領華爾街”的抗議者,如果不是自行退卻,最后必然成為華爾街的一部分。
(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