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史蒂文·墨菲(Steven Murphy)接任全球拍賣龍頭佳士得首席執行長。墨菲從擔任出版、音樂業執行長就扛起“救火隊”任務,每次都能力挽狂瀾。而今轉戰藝術領域將滿一年,墨菲不僅以門外漢之姿成功開拓亞洲地區新市場,成功開疆辟土,更讓佳士得業績創下新高。
1766年,詹姆士·佳士得(James Christie)在英國倫敦進行第一場拍賣,開啟這家老字號拍賣行兩百多年的歷史。后來佳士得盡管輾轉易主,不過仍舊穩居拍賣市場重要地位,左右著世界藝術的生態。
不過。2010年9月,有個出乎意料的新手——史蒂文·墨菲,接替任職佳士得20多年的杜爾曼(Edward DoIman),成為老拍賣行的新任執行長。
佳士得交棒過程十分保密,直到人選確定,才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告知員工。答案揭曉,不是原先預測的幾名內部候選人,也不是從對手陣營挖角的狠角色,而是沒有拍賣經驗的史蒂文。墨菲。
墨菲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也是佳士得有史以來第一位美國籍執行長。佳士得大膽找上墨菲,主要是看中他的管理長才。墨菲大學主修英語文學,擔任出版公司羅戴爾(Rodale)執行長10年,也曾任職迪斯尼全球出版、EMI唱片。
曾讓唱片、出版業老店回春
上世紀90年代,墨菲在EMI底下的天使唱片(Angel Records)擔任總裁,音樂類型以古典樂為主。相較流行音樂,古典樂顯得過時而老派,但墨菲認為與其哀號古典音樂的衰退,不如更積極地尋找創新的營銷方式。在墨菲任內,天使唱片的業績翻了兩番,營收成倍數成長。
對歷史悠久的老店,墨菲總有重新定位,賦予新生命的超能力。2002年,墨菲出任羅戴爾執行長。有六七十年歷史的羅戴爾,是美國最大的獨立出版集團,旗下出版《男性健康》、《疾病預防》等雜志。在墨菲就任前,羅戴爾的營運狀況已從巔峰開始走下坡。
來自時尚紐約的墨菲并不被看好,大家認為他與羅戴爾出版健康、保健相關的路線沖突,有些老員工不避諱地向媒體表達反對墨菲的心聲。
墨菲認為紙質媒體面臨數字化沖擊,他決定整合平面印刷與在線銷售團隊,同時增加網絡銷售的員工;美國火紅的《南灘減肥法》就是個大成功,墨菲同步在雜志、網站及書本發動營銷,成功創造議題。
墨菲持續為這家老出版社開創版圖,陸續推出《美好生活》和《女性健康》等新雜志,成功開創新天地。另外,墨菲成功邀請到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寫書出版《不愿面對的真相》,墨菲也沒放棄固有版圖,如老雜志《男性健康》的廣告也獲得大幅成長。
墨菲在全球出版業風雨飄搖之際,不僅穩住公司,打造羅戴爾獲利最輝煌的時期,并帶來破紀錄的廣告收益,在全球超過7000萬名讀者面前,重新擦亮羅戴爾招牌。
企管才能讓佳士得挑中他
把羅戴爾帶上新高峰的墨菲,卻在2009年毅然卸下執行長的職務。他留下一段耐人尋味的宣言:“在羅戴爾精彩的10年,我決定不再續約,接下來將利用時間追求自己的興趣。”
在旁人眼中看來,墨菲事業有成、妻子是知名親子教育專家、有一雙寶貝兒女,絕對是模范人生的代表。但他卻在55歲這年辭職,跳出常軌。
墨菲解釋:“我決定跳下火車,開始思考人生下一個25年,我沒有任何計劃,只是想放一年的長假。”在這年夏天,他來到印度,騎自行車到鄉間,面對恬靜悠閑的農村景致,他的心沉靜下來。
夏天結束后,墨菲接到一通電話,佳士得向墨菲探詢加入管理團隊的可能性。經過一連串的晤談,這位年紀已不小的“菜鳥”,就此步入全新的領域。
當媒體詢問杜爾曼為何選定對藝術無所知的人選,杜爾曼表示:“這就像是將基因庫進行混合一樣。”墨菲對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敏銳與才能,正是佳士得邀請他擔任執行長的重要原因。
面對缺乏藝術拍賣背景的質疑,他承認藝術市場有獨特性,但是所有企業包括佳士得,都需要依賴有創意的人;過去出版與音樂的創意工作領域,讓他培養足夠的能力,足以應付復雜的藝術世界,以及佳士得廣布全球的拍賣市場。
2010年,佳士得的全球拍賣成長53%,私人洽售業務也成長39%,總成交金額達33億美元,也創下歷年最高紀錄。
這或許不能全歸功于新加入的墨菲,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1/4的比例是新買家,其中有47%來自美國和歐洲。此外,不只是新的中國買家,年輕買家也進入市場,并且透過更數字化、電子化的方式交易,擴大藝術拍賣市場的目標。
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墨菲引述劇作家斯托帕德(Tom Stoppard)作品里的臺詞:“這是一個偉大的年代,讓人認為你所知道的每件事都是錯的。”面對新藝術交易方式興起,跨界的墨菲更具彈性、富創意,這名“老店救星”將帶領百年拍賣行走向哪里,值得我們期待。
(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