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是穩定社會,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生活環境的前提和基礎。群眾文化在社會和諧發展的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群眾文化的提高,才能體現國家民族的整體素質,綜合素質的提高和進步,才能加快社會和諧的步伐。
群眾文化是當前整個文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為主要內容,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為主要目的的群眾文化機構,積極推進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適應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擺在我們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一、群眾文化與知識普及的作用
我們曾說,群眾文化就像空氣、陽光和水一樣,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群眾文化在幫助人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擴大知識領域,增長智慧才干,提高生活質量,提升文化品位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其一,群眾文化的社會教育作用。
群眾文化是人們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社會教育作用具有方便、靈活、廣泛、業余、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特點,使人們在廣泛的社會生活、社會實踐中能夠達到獲得終身教育的作用。
其二,群眾文化傳授、交流、提高的作用。
群眾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群眾文化,是因為群眾文化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知識、文化、美育、經驗的有效載體,是廣大人民群眾獲得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徑。人民群眾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參與中,增長知識,增長才智,積累經驗,得到發展。
其三,群眾文化的娛樂、求新、求美的作用。
自娛自樂、求新、求美,也就是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放松身心,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愉悅,求得知識和能力。
二、群眾文化與社會和諧的關系
群眾文化與社會的和諧,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只有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化涵養及素質,社會才能和諧進步,才能看到和諧快樂的場面。試想曾經的遠古時期為什么人都是野蠻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用最粗暴的方式,那是因為人們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沒有文化的教育和規范,更沒有一定的制約,一切都是混亂的,也就沒有和諧之說。所以群眾的文化,是千百年來人們生活中所提煉出的生活模式,是一種生活的規范準則。群眾的文化越高,認識越高,社會的整體素質就會越高。社會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群眾組合起來的。群眾和諧了,社會也就和諧了。群眾文化發展了,那社會和諧也就會進步了。社會的和諧進步更加快帶動了群眾文化的發展。兩者是相互關聯,相互進步的,是互利互惠的,社會和諧發展,人民群眾才能安居樂業。要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進步,就必須要以群眾文化的發展作為指導的方向,找好群眾整理文化發展的重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以最有效的方法達到最直接的效果。譬如可以發動政府重視起群眾文化,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努力積極的倡導群眾學習的熱情,讓廣大的人民群眾也認識其重要性,認識到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建設公共的文化學習體系,尤其在農村或偏遠的地區,發展和健全這種體系措施,組織群眾積極學習,讓整個社會能夠平衡穩定的前進,不能讓任何一個地方的文化認識落在最后,否則也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進步發展。
三、群眾文化與組織編織網絡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群眾文化工作和其它方面工作一樣,摒除了傳統思想和模式的束縛,活動的形式、內容、范圍都發生了量與質的變化,而且發展之快令人振奮。近幾年來出現了家庭文化、廣場文化、校園文化、網絡文化、民俗文化等,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一種以愉悅身心,延年益壽為目的的老年文化異軍突起,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面對日趨新穎的群眾文化活動,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活動導向。所以,我們群眾文化工作者,首先要從大處著眼,抓好組織工作,形成系統網絡。把一些群眾自發的活動,引導群眾有組織、有管理、有規律、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向上的活動。城市要以社區為中心,鄉鎮要以文化站為主陣地,村屯以文化室為基層陣地,此外還有企業文化、軍隊文化、幼兒文化,分門別類,豐富載體,形成網絡。從大文化出發,做好導向和調控工作,建設一支遍地開花,堅持正確方向的浩浩蕩蕩的業余文化隊伍。使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更有高度。這樣,群眾文化才能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走出群眾文化發展的舊模式,形成群眾文化建設的新格局,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四、群眾文化對創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的和諧功能,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為社會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隨著社會的高速迅猛的發展,人們之間的利益沖突逐漸明顯、人們的心理變化,矛盾的擴大和激化,社會現象越來越復雜,人與人之間變得不信任,相互猜忌指責,抨擊,所以人們在長期生活工作上的壓力日益加大,心態開始變得浮躁。在社會體制的影響下,金融危機、住房危機、事業危機等等都可能激化矛盾。群眾都存在不安的情緒和心理的不平衡。面對社會的現象,需要宣泄一種不滿的壓力,導致了社會的不和諧因素的時有發生。所以要改善這種社會矛盾的計劃,提高群眾的認識,正常、公平、客觀的看待面臨的問題,妥善的處理所面對的困難,社會才能和諧的發展,才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可見群眾文化提高,創建和諧社會意義遠大,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奮斗。
總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積極發揮群眾文化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引導群眾,讓人民群眾在自娛自樂過程中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熏陶,自我提高,是群眾文化工作的題中應有之意。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新浦文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