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白不住,住了也白住。百萬英鎊的豪宅空著?占了它!
貸款買房,最大的擔心是一旦經濟情況有變,還不起房貸,房子被銀行沒收拍賣,一家人被掃地出門。連年的經濟衰退,被推入這種絕境的英國人越來越多。
租房子住,也要有穩定的收入。交不起房租,同樣面臨被掃地出門。
申請住“政府屋”(council house)的隊伍越來越長了。目前有500萬人在排隊。
空房百萬
頭無片瓦的另一面,卻是成千上萬的房屋空著沒人住。
最新數字顯示,英國上下有65萬棟房屋閑置無人居住。廢棄的商業房產中還有相當于45萬間空房(如關閉歇業的酒吧、街角商店樓上的房間),兩項加起來超過百萬棟。
房屋閑置的具體原因各異,但總體上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房屋需要修繕,而房主沒錢。越不修繕,越需要修繕,日漸破落。
另一類正好相反,是房主太有錢了。買房不是為了住,而是為炒房地產、為了投資、為了避稅。中東的大亨,俄國的新貴,中國的暴發戶,也在不斷加入這個行列。招房客出租?勞不起那個神,不缺那倆錢。
占屋族與占居的權利
或許在這樣的背景下,能更好地觀察英國的一大特色:霸房占屋一族和占居行為。
Squatting一詞沒有對應的漢語翻譯,它指的是未經房主或地主的允許,擅自占據他人空房或土地的行為。這么做的人就叫squatter,這里權且稱其為“占屋族”或“占居族”。
光天化日之下占據民宅,這跟打家劫舍有什么區別!?
區別在于,溜門撬鎖、使用暴力或破壞手段占據他人的房產,是刑事犯罪行為;但是,如果沒有使用破壞手段“進入”空房空地,則不違反現行法律。
這就是所謂的“占居權”(squatter’s right)。它不是法律明文保護占居行為,更準確地說,是占居者鉆了法律的空子。
你發現自己的房子被“占居族”占據,去找警察。如果沒有破門而人或犯罪性損壞(break-inor criminal damage)的證據,警察便不愿干預,而建議你尋求民事訴訟程序。
如果你上法庭,光拿著地契是不夠的,還要證明你行使了作為房主的所有權。
等你說清楚了,終于拿到了法庭的“驅逐令”(eviction order),少則數周,多則一年半載已經過去。你脫了一層皮,占居族則已經找好了下一個占居的目標。如果你一時壓不住火,強行進入自己的房子,把占居者拖出來,肯定能招來警察,吃官司的卻是你。
身價百萬的流浪漢
如果空房的主人沒有察覺房子被占,占居者在里面住上10年,就可以拿著水電賬單等證據,證明自己不但把你的房子當作他自己的房子照料,而且相信他應該是房子的主人而提出更改房主的申請。
如果3個月內沒有人提出異議打官司,房地產自動轉到占居者名下。要打官司,房東地主也不見得能贏。舉個典型的例子。
71歲的哈羅斯(Harry Hallowes)身無分文,頭無片瓦,流浪了一輩子。后來,哈羅斯在北倫敦高尚住宅區Highgate的一家養老院的花園一角搭了個小窩棚。花園的園丁可憐他,就睜只眼閉只眼讓他住下了。哈羅斯一住就是21年。
后來,養老院被一家房地產公司買下準備改建商品房,要趕哈羅斯。哈羅斯苦苦哀求放他一馬,地產商堅持要攆。哈羅斯被迫以“占居權”為由對簿公堂。
結果,法院把哈羅斯搭窩棚的那塊60×120英尺的地皮判歸他所有。要從哈羅斯手里買回這塊地皮,地產商要花200萬英鎊。這還是4年前的估價。
形形色色占屋族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雖然少見,但每一次產生的轟動效應對“占居”行為都無疑是一種鼓勵。
據估計,目前英國的“占居族”有20萬人之眾。各色人等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抗議形的。這些人往往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弟,衣食無憂,嫉惡如仇,以“占居”來彰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不公。
這類人專門瞄準百萬、千萬英鎊的豪宅。電影導演里琦(Guy Ritchie)就是最新的一位目標(沒聽說過里琦?就是麥當娜的前夫)。里琦花600萬英鎊在倫敦市中心買下的一棟一級保護建筑,5層的喬治風格的豪宅,最近被“占居族”占領。占居者在窗戶上貼出告示,警告外人不許擅自進入。占居者聲稱要在里面開辦真正的“免費學校”,要潛心研討“占居者權利”和無政府主義。
第二類是無產階級形的。在校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打工的移民、體驗另類生活方式的人等是主體。一窮二白,沒錢租房,空房不住白不住,房子空著也是浪費。
第三類,最多但最不被媒體注意的,是邊緣弱勢群體。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往往伴有吸毒、酗酒等問題。
除了這些“傳統”占居族,居心叵測,知法犯法的“另類”占居族正在浮出水面。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占居行為凸現其“險惡”的一面。
正因為如此,英國政府下決心要盡快修改有關法律,以圖堵住法律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