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泓投資游戲產業6年賠掉5000萬元(新臺幣,下同),最絕望時甚至想跳淡水河結束生命。
還好,他勇敢走下去,在失敗中學習到凡事當機立斷,留三分余地的哲學,最后終于成功逆轉勝,創下每股稅后純益高達82元的紀錄。
從負債5000萬元到現在身價超過3.5億元,臺灣當今最紅火的上市游戲股王“茂為歐買尬”董事長林一泓只花了3年的時間。成功逆轉的背后,不是因為奇跡,而是因為他知道如何從失敗中學習成功。
不到30歲,林一泓所服務的寶來集團的頭頭們就鼓勵他出來創業。不只鼓勵,寶來前董事長白文正以及寶來的一些股東,甚至還拿錢出來投資他。如此畢生難逢的機遇,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像他這么幸運。
但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林一泓,他所創立的游戲軟件公司茂為(現在改名為茂為歐買尬),最后,卻從30位員工走到只剩下3位;總計,6年他共燒掉5000萬元。
這5000萬元,對大老板可能不算什么,但對初次創業的林一泓,卻可以徹底擊垮他的自信心。
堅持死守單機游戲公司愈虧愈多
“從1999年到2005年,我從剛開始的自信,覺得處處充滿機會,每天只要有合作的可能,就興奮地出門商談,到最后一個人在公司待到深夜,把辦公室電燈關掉,對著電腦屏幕怔怔地發呆流淚。”
“我太過樂觀了。”林一泓分析自己的挫敗。一套動輒千元以上的單機游戲,推出不到3天,臺北市光華商場的盜版廠商就已經破解完畢。一片800元,每片光盤還有六七種游戲。甚至到了后期,連買都不用買了,海外一推出游戲,黑客就做好中文化破解文件,放在網絡上讓人隨意下載,林一泓無奈地說:“破解得比我們代理商速度還快。”
2005年,由于盜版產品猖獗,茂為堆了一庫房的電腦游戲賣不出去。雪上加霜的是,林一泓所代理的單機游戲(只能自己在電腦上玩),同時遭到來自在線游戲、新科技和盜版業者的三方央殺。
即使四面楚歌,公司處境岌岌可危的林一泓,竟然還是不停地催眠自己——“單機和在線是不同的市場區格”、“只要是經典游戲,還是有玩家愿意買正版來收藏”,方向錯誤的自我安慰造成愚昧,永遠走不出命運的循環。當時,林一泓還是鐵齒地認為自己沒有錯,堅持死守,不退出單機游戲。
2001年,花3000萬元經營網咖;2003年,公司虧損2000萬元;接著他又與網咖合作,付給網咖游戲軟件上架費,燒掉了1500萬元。
不放棄到智冠打工發薪水養員工
但這些動作只是加深公司虧損的速度,到2005年,數字像滾雪球般,滾成負債5000萬元。才35歲就負債5000萬元,這個不可承受之重,林一泓不禁透露心中從未說出口的念頭:“最落魄的時候,也曾經想過,這樣一輩子還錢,不如跳淡水河好了,也不用這樣繼續受折磨!”
但這樣一閃而過的念頭,他深藏在內心,從來沒有被外人察覺,在他創業過程中一路陪著他的妻子說:“不管事業再艱困,他都還是神色自若,很少看到他陷入沮喪。”
其實,面對初次創業就遭受如此巨大挫敗,林一泓仍然強迫自己必須冷靜下來,好好盤算,他估算:“就算我找到月薪30萬元的工作,要還清這5000萬元,最起碼要15年,難道我的人生未來15年就要這樣走下去嗎?”
當時公司凈值已經是負的,林一泓大可以宣布倒閉,投資的股東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霉;但他沒有選擇結束,卻是選擇到游戲公司智冠當董事長王俊博的特別助理,用賺來的薪水繼續發放公司其他兩名員工的薪水。
為什么要拼成這樣,他幽幽嘆氣:“我不能辜負那些當初投資成立公司者的期望。”這些人,有寶來證券董座白文正,有林一泓的親戚朋友,有他的同學,即使公司虧欠一屁股債,這些人都從未責怪他。
他們勸他:“投資事業本來就有起有落,別太放在心上。”他的小學同學,更在他需要資金時,毫不猶豫拿出50萬元:“這些錢不是借給你,是投資你公司,等你賺了錢再還我。”為的就是不讓林一泓有還錢的壓力,這些人情,讓林一泓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要把錢還清,也更加深他不解散“歐買尬”,一定要讓這家公司東山再起的決心。
擔任王俊博的助理僅僅半年,他不諱言,到智冠,就是要偷學王俊博如何打造臺灣最大的游戲公司。白天,他在智冠打工;下班之后,回“歐買尬”繼續處理公司基本營運。原本就習慣一天只睡三四小時的他,這段時間更幾乎成了游魂,他形容:“我把紙筆放在床頭,一想到今天有哪里沒做好,或者明天要處理哪些事,就跳起來記在紙上。”最后,他不靠醫生開的安眠藥就無法入睡。
與韓國廠商搏感情免費取得舊游戲經營權
幸好,因為“人情債難還”的壓力,讓在智冠期間的林一泓,看到自己翻身的機會,一部曾經大受歡迎的游戲——“Flyff飛飛Online”。
這款游戲在臺推出時大受歡迎,但是后來卻因為游戲營運商沒做好用戶數據控管,被黑客入侵;由于整體系統重整后產生數據不兼容的狀態,最后宣布無限期關機。
兩年之后,韓國原廠再度來臺灣,希望能再度推出這款游戲,但幾家代理商都興趣缺缺,因為“代理一款曾經被搞垮的游戲,怎么可能賺錢?”
但是林一泓卻看到不一樣的角度。他分析:“什么樣的感情讓你最刻骨銘心,就是那種曾經愛上卻又得不到的。最讓你難忘!”他直覺認為“Flyff飛飛Online”就是這樣的游戲。
為此,他決定賭上一次,搏自己的人生,自己則偷偷請了一天假,搭最早的航班直飛首爾,親自與擁有“Flyff飛飛Online”的韓國公司AeonSoft談合約。
手上資金有限的林一泓,望能談到“不付授權金”的條件。代理談判會議從中午一直延續到晚上,長達10小時,雙方僵持不下,眼看就要破局。最后林一泓與執行長聊起他唯一看過的韓劇《商道》,韓籍老板一聽對方居然也看過在韓國收視率高達40%的電視劇,兩人聊起其中的劇情,愈談愈投機,原本緊張的談判氣氛也變得和緩。
最后吃飯時,林一泓對著執行長說出《商道》中的這句名言:“成功商人不是在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當你賺得人心時,金錢就會接踵而來。”用這句話打動執行長的心,他更順勢從包包拿出合約說:“那我們簽約吧!”終于不花一分錢,取得在線游戲在臺灣的經營權。
拉下臉向母親借老本當再創業資金
但游戲的來源解決了,頻寬、服務器、機房,這些都不可能免費,最后他只能向最不愿意開口的母親借錢。他大學畢業后父母親離婚,個性剛強的母親,獨自撐起家中生計,當時林一泓正準備留學,母親對他說家里經濟沒問題,叫他別擔心。但為了不造成母親經濟上的負擔,林一泓在美國給自己定下兩年拿兩個碩士的目標。因此,當二度創業,被迫向母親借錢時,林一泓的心情既羞愧又不甘。
但母親二話不說,立刻帶著他到銀行,提出以前儲蓄的金條。母子兩人,抱著金條走遍臺北市延平北路,一家一家銀樓去問“愿不愿意收金條”。那時金價才剛回漲,賣了153萬元,只有現在黃金的一半價格。
母親的犧牲和林一泓的眼光,讓他賭對了,這款不被看好的在線游戲大受歡迎;上線之后的48小時,公司幾位創業人睜著眼睛在機房觀察上線狀況,就擔心服務器承受不起流量當掉。由于這次的資金得來不易,每臺機器的運算能力都要用在刀口上,這也讓重新出發的林一泓不再大手大腳花錢,他自豪地說:“我們最擅長用最精簡的電腦語言執行最多的程序,別家公司發賬號都會卡住,我們10萬個賬號在6秒之內發出去,電腦還是跑得很順暢。”
“飛飛”推出之后,最高在線人數高達4萬人,打響“歐買尬”名聲,林一泓也感嘆地說:“沒有飛飛就沒有今天的我。”
從小學3年級就開始玩電腦游戲,林一泓堪稱臺灣骨灰級的玩家。他總是用資深玩家的同理心來揣摩市場,認為好游戲永遠會有人愿意收藏。因而無法接受:“這么好的游戲,為什么就是賣不出去?”
但是,5000萬元的失敗,讓林一泓學到:第一、商品要看好不好賣,而不是好不好。第二、當機立斷,事業沒商機,當砍就砍。
成功后讓他更謹慎不再無顧忌豪賭
但這場人生的大賭,讓他從失敗中學會了,不論做事業或做人都一樣,凡事留三分余地,不要做到毫無退路。就算賭,也是在能承受的范圍之內。
林一泓自豪地說:“公司現金充沛,就算3年不開張也OK,即使公司有大動作,也不會傷到根本。”自信滿滿的神情,仿佛還是剛創業的他,只是這次,他留下夠多的余裕,不讓自己再走到無法回頭的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