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前,3件事讓我“糾結”。
一是,“‘?;丶铱纯础瘮M人法”的消息引發熱議:新修訂的老年法強調,不要忽視“空巢”中的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要經??赐蛘邌柡蚶稀薄?/p>
柔性親情通過立法的剛性規定來成全?是孝道淪落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內心感受五味雜陳。
二是,我的一個山東朋友和往年一樣,春節前帶著一家妻兒老小和弟弟妹妹,專程到北京最經典的“中國照相館”,拍攝一張彩色的由畫效果的“全家?!?,這已是他們家連續十年的“光榮傳統”了。每年他們拍完就走,然后我負責從照相館取回,快遞給他們??粗@家人永遠不被流年偷換的笑容,我又一次百感交集,羨慕嫉妒愛,—齊涌上心頭……
三是,這個歲末年初,我深陷家中老^生病的折磨中,關于家人、關于親情,平日不動聲色的情感閘門,因為種種切膚之感而一觸即發,粘稠在血脈中的親情,最容易被理所當然地忽略,家事突變,會讓我們體味一家人心魂相連的牽系和疼愛。
就這樣,浮出水面的看似不相干的3件事,背后去口默默湍急著一個相同的漣漪:我們心中的“家”!
——套用并篡改《非誠勿擾2》中川川的詩:你念,或者不念,家就在那里,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家人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棄;來我的懷里,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里……。家就是這樣,讓我“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在這個本該喜慶的年節,因為種種經歷的、身邊的、聽到的“家事”,我多了一點情緒跌宕。
我知道,中國人過年,歷來最濃的年味是“情”,最大的幸福是“家”。不論風雪、不吝路遙,回家,是過年最給力的召喚!團圓,是過年最大的企盼。
這個春節,無論平時能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人們,都“鄭重”,地回家吧!別只是匆匆看看,別只是忙忙吃飯,坐下來,拉著老爸老媽的手,聊聊天,談談心,照照相,這樣的陪景不是想有的時候就,營能有。
這個春節,和你或許疏離或許親密的兄弟姐妹“約會”吧!70年代末以后的獨生子女,已經沒有了這個福分。而我們,擁有最后兄弟姐妹的人,是否珍惜是否用心經營我們的手足情?人生路上,陪伴我們最久的不是父母,不是伴侶,不是孩子,是最不以為然的兄弟姐妹。他們是我們兒時溫暖的記憶、成長途中的里程碑,是歲月的記事簿、一起變老的見證……靠近點,真誠地擁抱你的兄弟姐妹!升溫血濃于水的親情。(《春節回家,擁抱你的兄弟姐妹!》)
這個春節,別人都渴望回家,你為什么害怕回家?“節日親情恐懼癥”令你為面對父母家^焦慮萬分。怎樣才能不把歡樂的團聚,演變成心理大戰?心理學家告訴你:想當然地覺得親人之間心有靈犀,最終只會導致誤解多多。越是家人,越要明明白白地表達愛。說出你糾結于心的至愛真言,學會享受父母的嘮叨,親人的叮嚀,那都是入生最溫糯的記憶。(《過年,為什么我害怕回家?》)
這個春節,如果實在無法回家,別忘了“微調情”,你的手指、你的聲音、你的視頻…··至少讓親情飛一會兒!(《微調情,娛樂著過日子》)
回家過年,讓和煦的溫情照進“空巢”,讓緘默的日子沸騰起來,父母的疼愛,愛人的溫存,親朋的團圓……讓幸福飛!
回家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