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之前,我曾試圖只靠腦力來編故事。但這么做很難,真正的創作不是這樣的,而是發自內心涌出來的,像草木那樣自然地生長出來,獲得那種眼睛看不到的力量?!?/p>
長野英子,1941年生于日本愛媛縣,現居鐮倉市。代表作有《爸爸媽媽》(處女作,石風社/獲繪本日本獎文部大臣獎)、《媽媽成為媽媽的日子》(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鯛魚媽媽逛百貨公司》(獲日本繪本獎)、紙畫劇《貓的體操》等等。
你可以知道
她對中國的感情由來已久。1989年,北九州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的羽床正憲老師作為訪問學者到蘇州大學,她也因此機緣第一次到訪中國;后來,她當了好幾個中國留學生的擔保人,他們如今都成為了各地的大學教授;她的兒子在中國讀研、工作幾年,她又有了一位中國兒媳,“一位可愛的川妹子,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是個很溫和、很會燒菜的好媳婦。”
她的女兒也是一位繪本畫家。其最近創作的《吸吸呼呼 呼吸》(童心社)問世了。有人說,呼吸都能做成繪本,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吧?!昂粑且磺械脑c,這是關注平時不怎么注意到的自己的呼吸的主題作品。中國是太極拳發源的故鄉,我覺得大家都會喜歡吧。”
母子健康:為什么你從小立志創作圖畫書?
長野英子:我小時在鄉下,那里雖然沒有一家書店,也沒有一所圖書館,但在瀨戶內海美麗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然告訴了我一切。那時我有幸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師。那位老師很古怪,總是讓我們畫那些很臟的破鞋啊塌了一半的房子啊,這讓我覺得很奇怪。不過畫著畫著慢慢體會到:這雙很臟的破鞋也并不是一開始就臟的,而最初是全新的,家長剛買給你時你也許高興得擁抱起來,你也許穿上去郊游或者跑步……無論是什么樣的物件,都充滿著它經歷過的故事,也就是說“時間”,那位老師的課程告訴了我這件事。由此,我養成了那種不管看什么都不由得編“故事”、“時間”的習慣吧。
母子健康:你的很多圖畫書都是和媽媽相關的,為什么呢?
長野英子:《媽媽成為媽媽的日子》可以說是我從處女作發表后,經過15年摸索才到達的、個人創作的轉折點。當媽媽之前,我以為母親高于孩子,“是我生了你”,有這樣一種很傲慢的想法。但后來我發現,媽媽其實是在不安和困惑之間,成為一名母親的,是跟寶寶一起“重生”的。于是我想要創作一本講“媽媽如何誕生”的繪本。這本書出版了20年,一直在再版,孩子們百看不厭,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專家告訴我:“孩子很喜歡出生的故事,那是因為孩子想確認‘自己的出生是多么被大家期待的’,這種確信成為孩子‘活下去的力量’”。如今,孩子的出生有各種各樣的背景,但不管怎樣,我想告訴每一個孩子:“有你在這個世界里,太棒了!”
母子健康:你的《喵喵》《汪汪》為什么會想要做剪紙風格的?
長野英子:在我跟孫女玩折紙的過程中獲得了這兩本書的靈感。創作繪本,最好用身邊的題材,不要過于當回事,要像孩子那樣的心態,才能做出讓心與心相印的作品。作品會自然而然體現出作者的為人和價值觀、人生觀。所以每次創作時,其實都是我的為人、我的內心在接受考驗。
母子健康:《鯛魚媽媽逛商場》,為什么要選擇鯛魚作為主角?為什么要選擇商場這個環境?
長野英子:因為我出生于瀨戶內地方,于是塑造了瀨戶內海的鯛魚這一主角。這并不是那種煽動百貨商場消費文化的繪本。上個世紀80年代,我偶爾有機會去百貨商店采訪,當時上街購物的情形就像《鯛魚媽媽逛商場》里描繪的那樣,購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娛樂,會產生各種愉快的對話,購物本身很有人情味,是不是有點像中國的集市呢?如今,購物往往用手機、郵購、網絡,正因為這樣,我才借助百貨商店這一場景,傳達了“機器聲不如直接的人聲,日常的無心之言,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多么重要”的想法。
閱讀經典《鯛魚媽媽逛商場》
鯛魚也逛商場嗎?是呀!對什么都充滿了好奇的鯛魚媽媽很想去商場里逛一逛。商場里琳瑯滿目,她東看看西瞅瞅,什么都想試一試。一不小心,還到醫務室走了一遭??墒?,興致勃勃的鯛魚媽媽最后卻飛一般地逃回了家。這是怎么回事?
長野英子老師提示:在這部繪本里面,我放進去了我很多好朋友的形象(包括很多著名繪本作家),但我不能告訴你都有誰。順便說下,我的作品《棉被山隧道》和連環畫劇《貓的體操》等畫面也藏在里面,你能不能發現呢?
媽媽讀吧
《喵喵》《汪汪》
貓咪怎么叫,“喵喵”嘛!狗狗怎么叫,“汪汪”?。∥壹覍殞毾矚g在看這兩本書時候數數,叫一聲“汪”,兩聲是“汪汪”,三聲是“汪汪汪”!哈哈哈!特別可愛的剪紙風格,就連大地都是剪了之后貼上去的!在讀這兩本書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也變成小孩子了,然后和寶寶一起瘋,一起演繹!當寶寶大一些的時候,我也想和寶寶一起創作一本剪紙書!
《鯛魚媽媽逛商場》
在讀過幾次以后,寶寶竟然比我還認真地“研究”起這本書來。后來,她竟然在一個畫面很小的部分找到了這本《鯛魚媽媽逛商場》的海報!作者竟然在自己的書里做起了“廣告”哈哈!找尋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我也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小細節,比如鯛魚媽媽匆忙逃跑時候掉下的帽子和高跟鞋,最后被拿到了失物招領處。
后記: 在我們將采訪提綱傳給遠在日本的長野老師之后不久,日本便遭遇“311大地震”,包括訪日期間曾寄住在長野老師家的我國繪本作家熊亮也幾次打電話過去,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無法與長野老師取得聯絡。幸而這一次天災之后不久,長野老師便將郵件回答發到了中國,在這份將近4000字的回答里面,我們看到了她的嚴謹、認真,以及她以一位70歲高齡還創作不輟的繪本大師所品讀的人生智慧。我們仿佛真正的面對著這位“優雅又智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