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耕身
權力豈能只為自家蘿卜挖坑
□ 楊耕身
為自家的蘿卜量身定制一個坑,讓其他的蘿卜無坑可尋。但可怕的不是量身定制本身,而是體制內充斥的對于蘿卜招聘的寬容與理解。
一切蘿卜生而平等,但有些蘿卜比其它的蘿卜更平等。據說這是一種人之常情。
據新華網報道,浙江溫州公路管理處9年來吸納領導親屬60多人。該市公管處一位前任領導為使女兒進入單位,以旅游管理專業、女性、1982年5月1日后出生、有駕照等條件為她“量身定做”。溫州市相關方面承認,其中有15人的確是溫州交通系統領導直系親屬,同時也表示:一些領導在單位干了幾十年,讓子女進來是人之常情,不設這些條件她不一定能考上。
“蘿卜招聘”聽說的多了,“人之常情”大抵已成了常態。筆者不由想起同樣發生在溫州的一件“跪考”往事來:今年3月,溫州平陽鄉鎮單位公務員招錄考試現場。考試結束,大家紛紛交卷離場時,一名女生突然下跪,請求監考老師多給她1分鐘的時間涂完機讀卡。這位女生就堅持跪在地上將最后5道題涂完,再跑到講臺把試卷給監考老師。但老師不收,她再次下跪。真不知道,那些為自家蘿卜“量身定制”的人情論者,該怎樣來面對這一跪的悲情?對跪考事件,溫州方面已裁定女生該科成績作無效處理。總是在面對自家人時,他們人情滿滿;也總是在面對大多數蘿卜時,他們絲毫無人情可言。
為自家的蘿卜量身定制一個坑,讓其他的蘿卜無坑可尋。但可怕的不是量身定制本身,而是體制內充斥的對于蘿卜招聘的寬容與理解。對于直系親屬參與招聘的情況,溫州公管處政工科的解釋是:“他們從小在父母耳濡目染下,立志報考交通系統,所以考上的人比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左一個耳濡目染,右一個立志報考,原來他們是要通過量身定制,把這一份公權力牢牢把持在自家人手里。網民把溫州公管處稱為“世襲局”,真是再貼切不過。這也意味著在這個地方,權力之公共性早已不再,而只是成為了某種可以“繼承”的私產。那么這樣一種世象的背后,隱藏著一種怎樣的權力生態?
平等不應成為某個圈子之外的一視同仁,公平亦不能成為“人之常情”之外的正義。韓國外交通商部去年曾曝出在一次補缺招聘中,將本部門長官柳明桓的女兒錄取。事情披露后,朝野嘩然,柳明桓公開向韓國國民道歉,取消自己女兒的錄取資格,并提出辭呈。那么溫州此次招聘事件問責如何,還不得而知。目前,溫州交通局僅發表聲明,表示將展開調查,“該解聘的解聘,該辭退的辭退,該問責的問責,該處分的處分。”但是這段表態里又有多少人之常情?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人之常情的歷史自然也無比悠久。于是我們看到,輿論總在嘩然,權利總在憤怒,權力又總在不動聲色地為自家蘿卜“挖坑”。

(作者為媒體評論員)
□ 編輯 潘 陽 □ 美編 龐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