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杰,郭 晶
(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線站處,天津 30014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加強,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客貨交流量日益擴大,對外經濟貿易額迅速增長。既有的國境鐵路換裝站已經不能適應迅速增長的國際客貨運量的需要。
目前口岸站的通關模式主要有4種:“兩地兩檢”、“一地兩檢”、自由通關和境內關外。
“兩地兩檢”方式是在一個國家邊境的某指定地點,按規定的通關查驗標準,對出入境人員、車輛和貨物進行檢查;同時,相鄰國在其境內也設有同樣的檢查區。采用該方式通關,出入境人員、車輛和貨物需要在兩國的檢查區內接受兩次檢查。
“一地兩檢”方式是兩國雙方出入境管理機構在兩國政府指定的一個共同控制區域內合署辦公,聯合執行監管。采用該方式通關,出入境人員、車輛和貨物僅在共同控制區內接受1次聯合檢查,兩國邊境管理機構通過協調單證與流程,采取共同報關單、聯合查驗等手段辦理“一站式”邊境通關手續。從查驗技術方面劃分,“一地兩檢”方式分為:單向監管查驗、查驗通道合并 (雙向監管查驗)、查驗用地獨立布置 (雙向監管查驗) 3 種模式,前兩種方式涉及兩國的司法管轄問題,需要立法會審議與立法才能采用,而兩國查驗用地基本獨立布置的模式,可由兩國雙方各自管轄,適用于現有法律。
自由通關方式是在國與國之間不再實行口岸管制,出入境人員、車輛和貨物可以自由往來,目前歐共體成員國之間的出入境采用此方式。
境內關外方式是在兩國政府協商的基礎上,開辟出一個專門區域,進出該區域的貨物就相當于進口和出口,區域內可以免關稅,免增值稅,流通可以減免流通稅,通關檢查等出入境管理機構設置在區域的各自入口處,進行二線管理。此方式使得企業可以不出國門,就能享受有關優惠政策,通關速度和便利程度也相應提高。
目前,國際通行的鐵路通關模式為“兩地兩檢”模式。我國現行鐵路口岸站主要采用“兩地兩檢”模式。
“一地兩檢”與“兩地兩檢”通關模式的比較見表 1。
2.2.1 旅客列車通關作業流程
鐵路聯運部門協同聯檢部門,對旅客的查驗可采用封閉車廂“車上查驗”、旅客落地“地面查驗”2種方式。
在“一地兩檢”通關模式下,為了提高國際旅客通關效率、壓縮旅客停留時間,可針對不同的旅客流向實施不同的查驗方式,也可以采用2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

表1 “兩地兩檢”與“一地兩檢”通關模式的對比
以中國出境旅客列車為例,旅客列車在口岸站作業流程如圖1所示,入境列車以此流程按對方出境列車流程辦理。
2.2.2 貨物列車過境作業流程
采用“一地兩檢”通關方式,貨物列車只需在一地完成兩國的檢查。對進出口貨物,實現標準統一,操作規范統一,單證相互認可,形成單邊管理出口貨物的模式,進口憑對方紙質 (電子數據) 放行,免予查驗,實施“一站式通關”和“一證式通關”。以中國出境貨物列車為例,貨物列車在口岸站作業流程如圖2所示,入境列車以此流程按對方出境列車流程辦理。
根據口岸站的作業流程,以寬準軌換裝為例,換裝口岸站主要由準軌到發場、準軌調車場、寬軌到發場、寬軌調車場、換裝場、貨物換輪對所、客運換輪對所、機務段等組成。口岸站設置應根據地形條件,可采用多種布置形式,以寬準軌場橫列與換裝場縱列的混合式布置為例,換裝口岸站示意圖見圖 3。
根據口岸站的作業流程,不辦理換裝的口岸站主要由到發場、調車場、機務段等組成。口岸站的設置應根據地形條件,可采用多種布置形式,以橫列式布置為例,口岸站示意圖見圖 4。



圖3 辦理換裝作業的口岸站示意圖

圖4 不辦理換裝作業的口岸站示意圖
“一地兩檢”通關方案對于提高國境口岸站的作業效率,縮短通關時間,加快國際鐵路運輸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對于“一地兩檢”通關方案,雖然兩國各部門能合署辦公,極大簡化鐵路運輸作業流程,提高通關作業效率,但是由于涉及兩國的政策、司法管轄問題,且兩國海關、邊檢、檢驗檢疫的監管方式有很大不同,需要兩國政府部門簽訂相關協議,達成共識后才能實現。
[1]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 口岸站圖形研究[R]. 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2005.
[2]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 中緬鐵路口岸站通關方案研究報告[R]. 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2010.
[3] 高志先,張麗杰. 擴大鐵路口岸綜合能力的探討[J].中國鐵路,2002(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