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敏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為培養全國3億多少年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國圖書館學會依托未成年人圖書館服務專業委員會,聯合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和部分公共圖書館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系列活動。一年來,在天津、上海、重慶、武漢、大連、廣州等城市舉辦了12項主旨活動、100余項自創活動、3400多場次閱讀活動,400多萬未成年人參加。筆者從事少兒服務工作多年,并組織、策劃和參與了本館“2009兒童閱讀年”的全部活動,深刻體會到“兒童閱讀年”活動對推動少年兒童閱讀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感受到如何引導兒童早期閱讀、培養兒童閱讀能力和開展形形色色的閱讀活動是擺在我們圖書館少兒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少年兒童閱讀年以一年為時間段,以少年兒童為年齡段來特別營造一個讀書的“生態環境”,雖然略有“局促”、“應急”之感,但在全世界的閱讀率逐年下降的今天,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且已擁有3.7億未成年人的今天,設定這樣的讀書形態就顯得彌足珍貴,意味深長。作為一名少兒工作者,我們希望這樣的閱讀活動能夠延續下去,并形成一種長效機制,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擔當起兒童閱讀推廣、引導兒童早期閱讀、培養兒童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任。
引導兒童閱讀,不是站在成年人社會需求的立場上為孩子設立標準和框架,而是充分觀察和研究孩子的成長,為他們盡可能提供機會,并尊重他們的選擇。兒童應當充分享有自主選擇讀物的權利,大人也應當給予兒童積極的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大人需要虛心學習,并且保持開放和民主的態度,鼓勵孩子閱讀優秀的作品,但對于孩子閱讀“快餐讀物”、“垃圾讀物”也不必過分擔心。引導兒童閱讀的方法關鍵在于要能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大聲為孩子讀書和持續默讀是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兒童閱讀指導提倡日常化和平民化。新觀念認為,兒童能否愛上閱讀,關鍵在于兒童身邊是否具有有協助能力的大人,而這并不只是專家的專利,任何一位有初等文化能力的人都可以做到。把兒童閱讀指導看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庭、學校或圖書館辟出儀式化的持續默讀時間,經常在孩子面前閱讀,陪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帶孩子參加一些讀書活動等等,這些簡單的方法確實能幫助孩子成為“自覺的、獨立的、熱誠的終身閱讀者”。
2.2.1 提高對閱讀的認識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少年兒童了解社會的手段,是幫助少年兒童打開世界窗口的方法,也是提高國家閱讀水平、國民整體素質的關鍵與基礎。只有擁有了閱讀的思想,了解了閱讀的重要性,人們才能自主自愿地去閱讀,更好地去閱讀。
2.2.2 培養閱讀興趣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不愛閱讀的少年兒童,通過聽故事、智力測驗、知識競賽、演講、朗誦、交流讀書心得等活動,往往能激發起讀書愿望與熱情。讓少年兒童一開始就能圍繞自己希望接觸和認識的某種事物、某種活動來激發學習動機,將他自發、直接、廣泛的興趣逐步引導到自覺的、持久的、中心的興趣上來,使閱讀興趣具有持久性、深刻性。
2.2.3 規范閱讀行為
少兒圖書館工作者要幫助少年兒童選擇圖書,為他們開出必讀、選讀書目,幫助他們正確選擇文獻信息資料。要教會少年兒童定出讀書計劃、教會他們正確的讀書方法,養成循序漸進、溫故知新、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讀書習慣,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輔導,規范他們的閱讀行為,提高少年兒童的鑒賞水平。
2.3.1 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環境,讓孩子喜歡閱讀
環境可以產生激發效應和塑造效應,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閱讀環境,對兒童閱讀興趣的產生至關重要。目前,歐美一
些國家的圖書館正在千方百計地改變自己在人們印象中的嚴肅面孔,他們改變墻壁的顏色,更換了舒適的軟墊座位,延長周末服務的時間,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方便。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杜塞貝里自由圖書館,距離學校、游泳館只有幾分鐘的路程,館內還設置了免費市內電話和咖啡座,這樣不僅方便了孩子的閱讀,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便利,他們可以在孩子讀書的時候選擇在館內休息,喝上一杯咖啡或是看看其他的書,這體現了圖書館的人性化理念。在丹麥的一些兒童圖書館,孩子讀書如果讀得太晚,甚至可以睡在圖書館。

表1 兒童閱讀年各地圖書館舉辦的少兒讀書活動
2.3.2 創新型的管理理念,吸引更多兒童走進圖書館
國外的一些圖書館針對兒童閱讀的管理理念也在調整之中,如美國紐約皇后區公共圖書館甚至對嬰兒開放,剛滿1周歲的小讀者可以由父母抱來聽故事,小讀者的父母還可以在圖書館免費上5次培訓課。而加拿大溫哥華圖書館館長葉慈則表示:“圖書館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有趣,樂意來。”這些新式的理念在一般的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出現得并不多,但對于兒童閱讀來說卻很有針對性,不僅能吸引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也會讓更多的家長來到圖書館,對圖書館讀者群的擴大很有幫助。
2.3.3 推出閱讀計劃,組織讀書活動,讓孩子享受閱讀快樂
圖書館本來就是教育的一部分。面對信息化的浪潮,國外的圖書館紛紛主動出擊,提出各種各樣的閱讀計劃,深度介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如美國圖書館協會推出“從出生就閱讀”計劃,鼓勵父母培養出熱愛閱讀的孩子;在澳大利亞,圖書館會在最顯著位置陳列新書與推薦好書,每周辟出固定時間段作為“故事時間”、“閱讀時間”,邀請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到圖書館參加活動,跟著館員閱讀、討論、做游戲。圖書館也常散發手冊,教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種方法將培養孩子的閱讀與對孩子的教育相結合,既推廣了閱讀,也促進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3.1 發揮中國圖書館學會的作用,使兒童閱讀推廣形成機制
中國圖書館學會下設閱讀委員會,同時在學術研究委員會下設少年兒童圖書館專業委員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各相關分會應充分聯合并發揮行業最高協會的帶動作用,將兒童閱讀推廣問題列入協會的重要議事日程,代表圖書館界呼吁政府、社會重視兒童閱讀問題:制定推廣兒童閱讀的綱領性文件,包括目標、長期計劃、實施規劃等,帶領全國公共圖書館界有計劃、有步驟、系統地進行兒童閱讀推廣工作。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吸取發達國家、地區開展兒童閱讀活動的先進經驗,促進閱讀教育的理論交流,為中國兒童閱讀提供理論支持和經驗借鑒。
3.2 吸取國外先進的閱讀推廣理念,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
2000年,德國有20%的青少年,閱讀水平相當于一個次級文盲,他們無法理解文章,也讀不懂文章。這樣一個狀態,引起了德國政治家的重視并提出疑惑——“如何提高德國青少年的閱讀能力”,繼而16個州的各圖書館負責人、館員共同推進閱讀,都參與到了兒童閱讀推廣當中,大家集思廣益,開展了很多項目,如:全德國朗讀日、啟動閱讀項目、進行少兒閱讀評選比賽、邀請大明星參與或讓他們充當“推廣閱讀”的志愿者、成立“閱讀基金會”贊助失學兒童,還專門培訓家長的閱讀能力和朗讀水平、使用閱讀影響人生的“閱讀測量尺”等等。德國通過各個領域、各個階層人士的共同努力,使閱讀成為了全德國民眾的事,也使德國少年兒童在青少年閱讀中成為佼佼者。
3.3 充分發揮現代技術的作用,正確引導少年兒童網絡閱讀
隨著技術進步和網絡普及,人們的閱讀工具、閱讀內容和閱讀習慣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網絡、數字為主的閱讀方式正悄然興起,網絡閱讀已經日益滲透到廣大少年兒童的閱讀生活。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推進兒童閱讀,讓優秀的文獻信息資源伴隨小讀者健康成長,是我們每個圖書館人的共同心愿。面對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我們要當好信息導航員,引導和培養少年兒童選擇適合他們的讀物。還可以在圖書館網站開辟兒童閱讀專題,宣傳兒童閱讀的觀念、方法,推薦好書新書、好網站、新數字化資源、“讀網”心得,建立“專題導航”和“精彩少兒網站”等。
閱讀是成長的基石,閱讀是精彩人生的開始。“兒童閱讀年”已為我們打開了閱讀的窗口,圖書館應該用優質的閱讀服務來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推廣閱讀,營造書香社會,提高少年兒童的閱讀素質做出貢獻。
[1] 中國圖書館學會.[2010-04-29].http://www.lsc.org.cn/CN/News/2010-04/EnableSite_ReadNews15244443912724704 00.htm l.
[2] 朱淑華.公共圖書館與兒童閱讀推廣.圖書館建設,2008(10).
[3]周奕.兒童閱讀在德國——聽講座有感.http://www.lsc.org.cn/CN/News/2009-10/EnableSite_ReadNews156839351256572.
[4] 謝曉波.青少年網絡閱讀導讀及其策略.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