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斌 劉萬榮
(中國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16)
1、概述
1 -1、工程概況
穿黃隧洞進口段位于隧洞進口建筑物以北,根據所處位置分A、B兩洞(左側為A洞,右側為B洞),兩洞結構形式相同。隧洞分兩期成型,一期結構尺寸按滿足盾構完成邙山隧洞掘進后出邙山要求設計,二期結構尺寸按隧洞過流要求設計。本方案主要敘述穿黃隧洞進口段一期施工的方法與措施。
穿黃隧洞進口段長35m,縱坡為4.91%。隧洞襯砌后斷面為圓形,進口漸變段長15m,洞直徑由11m漸變至9.4m,洞身段長20m,直徑9.4m,兩段砼襯砌厚度均為0.8m,洞身段末端另設1m厚砼堵頭。
1 -2、地質情況
穿黃隧洞進口段位于黃河南岸邙山嶺,原始地表高程為165~170m,經開挖后形成150m、140m、130m、120m四級馬道,邊坡坡比分為1:0.7和1:1兩種,馬道寬度2~23m不等。根據招標文件提供的地質資料,結合我部在隧洞進口區開挖情況,隧洞進口區地質情況如下:地層結構上部為alQ3黃土(⑥層、⑦層),厚25.65m,淺層黃土具有弱濕陷性,隨深度的增大,濕陷性降低,具中等壓縮,抗剪強度較高,發育有垂直節理。中下部為alQ3黃土狀粉質壤土(⑨上、⑨-1、⑨夾、⑨-2、⑨下層),層厚 25.23m,其中⑨-1、⑨-2兩層為飽和軟黃土狀粉質壤土,抗剪強度低。隧洞圍土由Q3黃土狀粉質壤土組成,夾有⑨-2黃土狀粉質壤土軟層,強度較低;隧洞底部為alQ2粉質壤土,土體致密,承載力較高,耐水性較好。隧洞進口區地下水位約140m,高出隧洞底板約37m,圍土滲透系數為1.0×10-5cm/s~1.0×10-4cm/s,具弱透水性。
1 -3、施工特點
⑴隧洞開挖斷面超過120m2,且A、B洞凈間距僅約16m,施工難度大。
⑵漸變段頂部覆蓋層薄,屬淺埋黃土隧洞,對洞身變形控制要求高;
⑶洞身低于原始地下水位近40m,受地下水影響;
2、施工方案
根據以上施工特點,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以及借鑒類似本工程的成功經驗(鄭西客運專線等大斷面黃土隧道施工),確定穿黃隧洞方案為:施工降水(深井真空降水,輕型井點降水)結合CRD法開挖。
3、施工方法
3.1 施工降水
⑴深井真空復合降水。在穿黃隧洞兩側130m馬道、120m馬道布置降水井8眼,井深50m~80m;沿隧洞正面140平臺及左側130平臺布置,間距10~14m。井深:井底設計高程為77m,低于洞底板25m,所有降水井均為真空降水井,孔徑600mm,其中井底(高程:77~82m)為5m沉淀管,高程82~112m為無砂管段,112m~126m(136m)為砼實管段,之上安裝鋼管。
⑵水平井。沿隧洞下半洞開挖線外側布置水平降水井,水平井深50m,成孔孔徑114mm,孔內安裝軟式透水管及鋼花管,孔口密封后使用真空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A洞布置18孔,B洞布置12孔。
⑶輕型井點:殘余底下水位在洞內采用輕型井點輔助降水。
3.2 CRD法

CRD法施工順序圖
施工順序說明:左右上導洞1、2部開挖,再進行下導洞3、4部開挖,完成后開挖仰拱,完成仰拱后,暫停開挖,對掌子面進行封堵加固。然后進行砼內襯,完成前一段砼襯砌至上半洞后,恢復開挖施工,重復上述步驟。整體推進至終點,對掌子面進行鋼筋砼襯砌(砼厚度1m)封堵。
3.2.1 上導洞施工工藝
①左(右)拱部開挖及支護。在支護范圍拱部135°范圍,采用KHYD155AB型電動變速巖石鉆機干法鉆孔,一次性導向跟管鉆進,管棚鉆進到位后注漿。注漿漿液采用水泥一水玻璃雙液漿,在管棚支護范圍以外的洞周拱部及洞內臨時導坑拱墻布置超前錨桿,錨桿采用Φ25鋼筋,長度2.5m,間距20cm。拱部開挖斷面為半環形,留核心土,人工開挖,充分發揮掌子面的約束作用,增強開挖后的土體自穩能力。拱部臺階超前上導洞下部2~3m。并且每次開挖進尺與鋼拱架間距相匹配。每次進尺開挖完畢后,即刻快速進行鋼拱架及中隔墻立柱支立,鋼拱架采用Ⅰ20a工字鋼彎制,分段加工,拱架采用螺栓連接或鋼板焊接。拱腳部位每側兩根Φ25鎖腳錨桿,錨桿外露部位與鋼拱架焊接。鋼拱架間采用Ⅰ16工字鋼焊接連接,連接間距1.2m。為保證荷載合理傳遞,限制頂拱沉降,采用擴大拱腳法,即在鋼拱架底部墊預制砼板或木板,擴大基底受力面積。骨架間掛φ8@20×20cm鋼筋網片,鋼筋網掛設應在鋼拱架與土體之間。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cm,與鋼拱架點焊要牢固。噴射砼分層進行,每層厚度5cm左右,噴層總厚度要求達到20cm。
②上導洞側墻開挖支護。開挖高度3m,采用小型反鏟(0.2~0.5m3)開挖,小型自卸汽車運輸。雙側交錯開挖支護,先側墻,再中隔墻。每次開挖進尺原則為1榀型鋼間距,避免拱架同時懸空。每側開挖完成后,盡快接長鋼拱架,拱腳部位仍然墊預制砼塊及安裝鎖腳錨桿,然后掛網噴射砼。
③臨時仰拱封閉。每榀鋼拱架接長至隧洞腰線后,底部及時做臨時仰拱封閉,仰拱采用Ⅰ20a工字鋼,間距與洞身拱架一致,并與洞身拱架焊接為一個整體。仰拱間使用Ⅰ16工字鋼連接,間距3m,仰拱之間噴10cm厚C20砼。為改善支護結構受力,上導洞底部兩側做Ⅰ16倒角。
④輕型井點降水。在上導洞底板實施降水,采用輕型井點,根據開挖進尺向前推進。左導洞井點布置左右兩排,距邊墻30cm,縱向間距1.0m。井管采用Φ32.5mm鋼管,深度5~6m,外傾15°,底部3m鉆花管,花管孔徑8mm,開孔率不低于15%,外包100目濾網。輕型井點采用JSJ-60型真空泵抽水。右側導洞僅布置外側墻一排輕型井點。
3.2.2 下導洞施工工藝
①下半洞側墻開挖支護。下導洞施工實際為臺階開挖。開挖高度3.5m,施工工藝同上。采用小型反鏟(0.2~0.5m3)開挖,小型自卸汽車運輸。雙側交錯開挖支護,先側墻,再中隔墻。每次開挖進尺原則為1榀型鋼間距,避免拱架同時懸空。每側開挖完成后,盡快接長鋼拱架,拱腳部位仍然墊預制砼塊及安裝鎖腳錨桿,然后掛網噴射砼。為確保臺階以上洞體穩定,每榀鋼拱架接長至下導洞底板后,底部及時做臨時仰拱封閉,仰拱采用Ⅰ20a工字鋼,仰拱間使用Ⅰ16工字鋼連接,間距3m,仰拱之間噴10cm厚C20砼。同時,根據地下水位情況和開挖進尺,確定在下導洞底板兩側布置輕型井點。
②仰拱開挖支護。仰拱分左右兩側分別開挖,先左后右,逐榀進行。采用小型反鏟結合人工快速開挖,完成后立即施作鋼拱架、中隔墻立柱、錨桿、噴砼等支護,左右形成封閉后,拆除下導洞臨時仰拱。中隔墻及上導洞仰拱在開挖完成后不予拆除,待砼襯砌完成后拆除,目的一是穩定洞室,二是作為砼襯砌施工平臺。
4、隧洞砼襯砌。隧洞襯砌分段進行,在設計兩段基礎上分段,進口漸變段分兩段,每段長度7.5m,標準段分兩段,每段開挖完成后,暫停隧洞開挖,先進行該段砼襯砌。砼分層施工,大致按開挖分層自下而上進行共分四層:底拱、下半洞側墻、上半洞側墻、頂拱。
5、體會。①施工降水結合CRD法開挖,適用于地下水富余及開挖斷面大的粉質壤土隧洞。②在對富水、粉質壤土隧洞施工時,要嚴格遵循"先降水、短臺階、少進尺、弱開挖、勤觀測、強支護、早成環"的原則。③地下水位高的土質隧洞開挖時,要注意保留核心土,同時也要做臨時仰拱,這樣可以有效的保持拱頂穩定,確保施工人員安全。④對于這種開挖斷面大的土質隧道,二次砼襯砌要跟緊,一定要做到開挖一段襯砌一段的原則。
[1]田洪,吳俊,葉家付.長河壩電站特大涌水條件下大斷面隧洞開挖施工.四川水力發電,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