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重慶市電力公司永川供電局,重慶 402160)
發變電站接地網接地電阻值是發變電站接地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它是確認接地系統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鑒定系統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重要參數,也是檢驗接地網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能否發揮其安全保障作用的重要措施。目前的測量方法有工頻大電流法、倒相法以及異頻法,前者在外界工頻干擾嚴重時測量誤差大,且設備笨重、危險性高;倒相法要求試驗、干擾信號均為理想的工頻正弦波,倒相前后干擾信號不變,且忽略了諧波及其他高次雜波的干擾,因此測量效果不理想;異頻法因其測試電流小且試驗信號頻率偏離T頻干擾,易通過信號處理消除外界干擾,系統測量精度高。
變頻測量方法及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表達,分別用RG、RC、RL表示接地網

圖1 變頻測量等效電路
等效電阻、電流極等效電阻、引線等效電阻,u'(t)表示因系統不平衡電流流過接地網而產生的干擾電壓,假設變頻電源輸出電流為is(t)=I0sin(2兀∫s+a),在接地等效電阻上產生電壓uG(t)=is(t)RG×sin(2兀∫s+a),并設干擾信號頻率為∫0、∫1、···、∫N,則在接地網上形成的干擾電壓為U'mi、分別是頻率為∫i諧波的幅值與初始相位,則實際測量到的電壓信號u(t)和電流信號i(t)分別為

由此可見,傳感器采集的是干擾信號與有效信號疊加后的值,在初始相位未知的情況下很難進行區別,因此提出了變頻測量法即通過調整電源輸出頻率以規避干擾頻譜 (∫≠∫i)的測量方法。
設采樣頻率為∫s,則信號,∫(t)經過hn濾波器后將得到介于[0,?s/4]的低頻分量-近似部分,信號經過gn。濾波器后將得到介于[∫s/4 ,∫s/2]的高頻分量-細節部分。再對近似部分進行低通和高通濾波,則可以得到尺度2上的近似部分和細節部分,如此往復直至設定的分解截止頻率。Mallat分解算法如下:

重構是分解的逆過程,其算法如下:

其中,Cj(n)、dj(n)分別是尺度 j上的近似部分、細節部分,k為濾波器長度,當j=O時C0(N)即為原始采樣信號。h(k-2n)、g(k-2n)分別為低通、高通分解濾波器參數,h軈 (k-2n)、g軃(k-2n)、分別為低通、高通重構濾波器參數。
根據規范要求 (測量頻率宜在40~60Hz),本系統設置最高信號采樣頻率為2400Hz,由香農定理可知,信號最高頻率為1200Hz,利用Mallat算法選用db40小波對原始采樣數據即離散電壓序列.∫u(i)和電流序列∫u(n)(i=O,△T,2△T,∫,(N一1)△T)進行5尺度分解,濾除大于75Hz的信號(即第l~4層的細節部分對應的小波系數置o)和小于37.5Hz的信號(即第5層的近似部分對應的小波系數置0)并進行重構即可以獲得頻率范同為37.5~75 Hz的離散電壓序列?u(n)和電流序列∫I(n)(n=0,△T,2△T,∫,(N~1)△T)。
在數字濾波的基礎上,對離散序列∫u(n)、∫I(n),分別進行DFT即可獲得電壓、電流的頻譜函數:

其中,k=0,1,2,?,N一 1,令 k=1 得電壓、電流的基波頻譜函數:

由電壓、電流基波頻譜函數即可獲得電壓與電流相位差:

電壓極電壓、電流極電流有效值:

接地阻抗和接地電阻分別為

根據國家電力行業標準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技術規程DL/T62-1997),接地裝置工頻特性參數測量導則DL/T475-2006的規定,即"使用異頻電流法測量大型接地裝置的工頻特性參數,試驗電流宜在3~20A,頻率宜在40~60Hz范同,異于工頻又盡量接近工頻,考慮到實際應用中的具體情況,多功能接地電阻測量裝置提供了地網接地電阻、土壤電阻率、接地裝置連通電阻等測量功能,其總體框圖如圖2所示。

該系統由中央處理器CPU、信號檢測與轉換模塊、調頻調壓SPWM模塊、IPM驅動電路、AC-DC整流電路、DC-AC逆變電路、低通濾波回路、隔離變壓器、鍵盤電路、LCD顯示與智能微型打印機、電源監控與復位電路組成。其中,由CPU負責掃描鍵盤信號,采集信號檢測與轉換模塊反饋的電壓極電壓、電流極注入電流及低通濾波器2的輸出電壓,用于接地電阻計算與顯示,實施系統軟件保護等;此外,微處理器根據選定的頻率點依次掃描(如44Hz、46Hz、54 Hz、56Hz4個頻點),通過自動或手動模式控制SPWM模塊按固定電壓步進值和時間間隔輸出定頻調壓脈沖驅動信號,以驅動DC-AC逆變電路輸出相應頻率和幅值的交流信號,該信號經低通濾波器2及隔離變壓器施加到被測接地回路,直至預設定的電流等級,并記錄此時各頻率等級的電流極電流、電壓極電壓,以便最終計算50Hz所對應的接地電阻(含電流極、電壓極引線間互感,當兩引線間相距200m以上分開布置時,可有效減小引線間互感對接地電阻測量值的影響)。整機變頻電源頻率輸出范圍30~70 Hz,最大輸出電流10A,接地電阻測量范圍1 mΩ~99Ω,測量精度達1級。

圖3 主程序框圖
在硬件平臺確定的基礎上,軟件是決定系統功能強弱的關鍵。在本次設計中,本著充分發揮硬件潛力、構造完善功能的原則,采用結構化軟件設計方法,按功能將程序劃分成初始化模塊、自檢模塊、默認參數設置模塊、系統運行參數設置模塊、接地電阻測量模塊、土壤電阻率測量模塊、連通電阻測量模塊、顯示與打印模塊、鍵盤掃描模塊(自動/手動運行、上/下、確認、返回鍵以及頻率和電壓調節鍵)、中斷處理(外部事件觸發中斷、定時器中斷和軟計數器中斷)、數據處理等模塊。本文限于篇幅,僅給出系統主程序框圖如圖3所示。
多功能接地電阻測量裝置基于變頻測量原理,通過注入較小的電流實施測量,降低了大電流測量的危險性,減輕了設備重量,此外由于在系統中引入了數字濾波及離散傅里葉變換技術,有效地消除了接地網噪聲和諧波干擾,從而大幅提高了測量精度。該系統自試運行以來,表明系統設計合理,性能穩定可靠,達到了預定的技術指標,且非常適合現場測試。
[1]黃銳峰,李琳,張波.變電站接地網接地電阻近距離測法與系統開發[C]..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全國電網接地方式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電力設備雜志杜,2005:319-321.
[2]西南電業管理局試驗研究所,高壓電氣設備試驗方法[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3.
[3]曹曉華,孫昭昌,孫偉,接地電阻測量方法[J].變壓器,2007,44(10):40一42.
[4]陳鵬云,朱慶翔,吳伯華.大型接地網測試技術的發展與應用[c]∥全國電網接地方式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電力設備雜志社,2005:317-318.
[5]周霞,郟港,周文俊.大型地網接地電阻測量用變頻電源的研制[J].高電壓技術,2004,20(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