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松 歐 武 黃偉章 裴潤瓊 李傳葉
(廣西合浦縣中醫院腫瘤科,廣西省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定海北路66號,536100)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往強調的腫瘤生物反應率指標已不能全面反應療效及患者的健康狀況,生存質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并成為臨床的重要觀察指標[1]。由于腫瘤發病有上升趨勢且預后差,對患者身心影響很大,在研究最佳治療方案的同時,不能忽視生活質量,中醫中藥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QOL)方面有一定的優勢。2007年6月-2008年8月,筆者應用康艾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癌癥患者30例,并與單純化療治療30例作對照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均經病理或細胞學診斷而住院的Ⅲ~Ⅳ期可評價的惡性腫瘤患者;有正常表達能力,神志清楚,卡氏(Karnofsky)評分≥60分,患者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療,能按醫囑堅持服藥,依從性好者。按數字表法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2~60歲,平均(35.3±9.6)歲;臨床分期:Ⅲ期18例,Ⅳ期12例。其中肺癌11例,乳腺癌9例,惡性淋巴瘤5例,結(直)腸癌5例。2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根據不同腫瘤而相應給予不同的化療方案。肺癌選用PE方案:順鉑100mg/m2,第1天,依托泊苷(足葉乙苷)100mg/m2,第1~3天;或NP方案,長春瑞濱25mg/m2第1天,順鉑100mg/m2,第1天(水化3天)。乳腺癌選用CAF方案:5-氟尿嘧啶 500mg/m2,第1、8 天,阿霉素50mg/m2,第1 ~2天,環磷酰胺 500mg/m2,第1天,惡性淋巴瘤選用CHOP方案:環磷酰胺750mg/m2,第1天,長春新堿1.4mg/m2,第1天,阿霉素 60mg/m2,第 1天;強的松100mg第1~5天。結(直)腸癌選用FOLFOX4方案:奧沙利鉑85mg/m2,第1天,亞葉酸鈣200mg/m2,第1、2天,5-氟尿嘧啶 400mg/m2,第 1、2 天,600mg/m2CIV22h。每3周重復。治療組同時加用康艾注射液,藥物成分:黃芪、人參、苦參素(由長白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40~6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用10天為1個療程,每化療周期使用1個療程。2個療程評價療效。
1.3 觀察項目 1)治療前常規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胸部X線攝片,腹部B超,必要時行CT、MRI或ECT檢查。治療后每周查血常規,每2周復查肝腎功能,每4周復查胸部X線攝片,腹部B超、心電圖,并進行生活質量、一般狀況評估。2)生活質量指標:觀察Karnofsky評分、體重的變化、食欲、睡眠的狀況(Karnofsky評分,體重變化每周登記1次)。帶瘤患者治療前后測量瘤體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采用SPSS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1 近期療效評價標準 近期療效評定按照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以CR+PR計算有效率(RR),以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DCR)。毒副反應按WHO標準分為0~Ⅳ度[2]。
2.2 2組近期療效比較 治療組30例,CR 5例(16.7%),PR 9例(30.0%),SD 12 例(40.0%),PD 4例(13.3%),RR 46.7%,DCR 86.7%;對照組30例,CR 3例(10.0%),PR 8例(26.7%),SD 12例(40.0%),PD 7 例 (23.3%),RR 36.7%,DCR 76.7%。2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2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 食量不受化療影響:治療組30例中有20例(6.7%),對照組30例中有13例(43.3%);睡眠改善:治療組 30例中有 18例(60.0%),對照組30例中有10例(33.3%),上述2項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2.4 體重和Karnofsky評分比較 見表1。體重:治療組治療后比治療前增加(P<0.05)。Karnofsky評分,治療組治療后比治療前增加(P<0.05),且優于對照組(P<0.05)。以上2項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顯著性。

表1 2組患者體重和Karnofsky評分比較(ˉx±s)
2.5 不良反應 治療組白細胞下降發生率為70.0%,對照組為86.7%,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發生率為63.3%,對照組為80.0%,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無明顯發熱及過敏反應發生。
生活質量(QOL)作為一個專門的術語,始于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最先是作為一個社會學指標來使用。在腫瘤領域中,QOL的測定評估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決策,治療效果評價、選擇治療方案、疾病嚴重程度評定、藥物效應的評價、篩選抗癌藥、預測病情、流行病學研究、衛生服務實施、衛生保健評價等,在臨床試驗中,QOL評估已經成為研究終點之一[3]。
治療晚期癌癥,化療是治療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化療藥物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機體正常細胞有一定損傷,因此尋找一種既能增強化療療效,又能減少毒副反應的藥物,是目前腫瘤化療的研究方向之一。中醫學認為,化療藥物是一種熱毒之藥,可傷陰耗氣,致氣血虧虛,從而產生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因而減輕化療藥物的熱毒之性,調整機體的功能狀態,是提高療效的重要環節[4]。康艾注射液是由黃芪、人參、苦參素,經現代科學工藝提取精制成的抗癌注射液。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是一種常用的扶正中藥,具有補中益氣、利水消腫、撫毒排膿、斂瘡生肌等功效,藥物化學分析證實,黃芪含有三萜皂苷類衍生物、黃酮化合物、多糖、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調節免疫功能,防止和減輕病毒的損害[5];達到抑制及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人參總皂苷在體外可能通過促進淋巴細胞及骨髓基質細胞合成并分泌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誘導人骨髓造血細胞表達該因子的受體α,并調控該因子的信號傳導過程,促進粒-單系祖細胞的增殖[6]。人參有促進血細胞生成,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誘導白血病細胞分化,增加白血病細胞對化療藥物敏感性等作用[7]??鄥A為一類具有抗炎、抗病毒及抗腫瘤等作用的中藥成分,最近發現其在抗腫瘤如抑制增殖、誘導分化和凋亡,抗浸潤和轉移等多個方面也起作用[8]。治療組臨床治療及對照組的近期療效在統計學上無明顯差異(P>0.05),但病變進展率(DCR)低于對照組,表明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癌癥是有益的。在Karnlfsky評分、體重、體力狀況及對化療藥物引起骨髓抑制等方面的改善,治療組都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本研究的臨床觀察表明,康艾注射液與化療合用具有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增加體重,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中藥復方具有活性組分多,作用靶點多及作用途徑多等特點,使其在藥理活性方面,表現為多效性,復雜性和某些成分的雙向調節性[9]。中醫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體現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獨特優勢。
[1]林麗珠,周岱翰,鄭心婷.中醫藥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質量的臨床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5):389-393.
[2]孫燕,石遠凱.臨床腫瘤學手冊[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33:147.
[3]羅健.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研究.中國腫瘤,2001,10(3):77.
[4]張星霖,欒霞.康艾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25(6):543-544.
[5]黃蘇萍,程凱靈,周韻芬.黃芪對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Hh2/Th2細胞因子的調節作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24(2):121-123.
[6]王落莉,陳笛,五亞平,等.人參總皂甙對人GM-LSF和CM-CSFR表達的調控.生理學報,2003,55(4):487-492.
[7]陳小紅,高瑞蘭,徐衛紅,等.人參皂甙對紅系、粒-單系巨核系細胞株的增殖及傳導因子的誘導作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21(1):40-42.
[8]黃建,張鳴杰,邱福銘.苔參堿抑制大腸癌HT-29細胞環氧化酶-2表達的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25(3):240-243.
[9]魏永燕,劉培勛.中藥復方現代研究新技術新方法的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25(11):105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