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演
誰都有不止一兩個夢想,但真正能將其實踐的又有幾人呢?大多數人都會在現實生活中慢慢地遺忘曾經的夢想,最終而變得碌碌無為。相反地,總有一些人能堅持夢想,為此不屈不撓,勇敢地接受困難的洗禮。
現年45歲的美國人哈維?卡拉威茲便是后者,他完美地實現了自己一個又一個的夢想:既是教師、律師,又是編劇、政府顧問;既是外科醫生、電影導演,又是暢銷書作者、公司經理……每份工作都是極受社會尊崇且專業性極強的,但他都做得得心應手,小有成就。
不屈不撓,惜時如金
哈維?卡拉威茲的夢想和能力始于童年,來源于父母。1966年,他出生在紐約的黑人區布魯克林,父親是一名廚師,母親瑪麗婭是一名清潔工,生活貧困但卻十分溫馨。
哈維5歲時,父親所在的飯店倒閉,為了生計,他通過介紹,到一家船廠謀了份差事。船體是很復雜的曲線多面體,設計需要懂得三維設計,但父親只上過小學,根本看不懂一系列復雜的圖紙。
眼看來之不易的工作就要泡湯,哈維父親急中生計,發現船體的形狀很像蘿卜!他高興地跳了起來,抱起哈維,馬上跑到菜市場買了個大蘿卜回來,從橫向、縱向、平面三個方向把蘿卜切開,于是就看到了船體真實的三維空間!
小哈維歪著腦袋,看著切蘿卜的父親,眼里寫滿了疑問。父親親親兒子的臉頰,鄭重地說道:“方法和思維比知識更重要。只要你擁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思考和創造,任何工作都能勝任!”哈維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父親此后果然依靠自己的能力,在短短的兩年內,由一個普通的船廠學徒做到了小組負責人。而此前的他,僅僅是對船體制造一竅不通的廚師!哈維在父親的啟發下,從小就善于思考問題,喜歡動腦筋,學什么東西都特別快。
但就在一家人準備迎接新生活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父親在車禍中受重傷,一家人掏出了所有的積蓄,但他依然走了,并欠下巨債。堅強的母親不得不同時兼職好幾份并不光鮮的工作,例如洗碗工,廁所清潔工甚至街頭性工作者等。
深知生活艱辛的哈維,從小就非常懂事聽話,總是老師心中最優秀的學生。這常常引起同學們的忌妒,甚至以嘲笑他的家庭出身來泄恨。一次在課堂上,哈維受到表揚后,一個調皮鬼便挖苦道:“哈維以后絕對是一個優秀的,洗碗工!”立即引來一陣轟笑。
盡管如此,哈維依然對母親充滿了尊敬,他暗暗立誓,一定要用成功來掃除同學的歧視,并讓母親感到自豪與榮耀。他瘋狂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中學期間,欣賞哈維的拉丁語老師薩爾達瑪交給他一份既能學習,又能緩解家庭壓力的兼職:手工抄寫并制作西班牙語、法語的圣經。在這個過程中,哈維驚訝地發現拉丁語與西班牙語、法語之間的聯系,他經過思考、整理、歸納,很快便掌握了兩門新語言的技巧與特點,并通過抄寫、翻譯對比來鞏固印象。
兩個月后,兩本手寫的圣經抄寫完了,哈維也學到了兩門語言。這讓老師薩爾達瑪十分吃驚與贊賞。他將哈維推薦給一戶富人家庭做語言教師,這極大地減輕了哈維與母親的生存壓力。為了得到更多的兼職機會,哈維瘋狂地學習起語言來,并決心以此向同學們證明:只要努力奮斗,出身貧窮與低賤的人,一樣能夠獲得尊重與贊美。
薩爾達瑪非常支持哈維的行動,他舉出美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10000小時定律:天才不過是做了足夠多練習的人,音樂家,運動員,數學家等等都是如此。只要有的放矢地練習10000個小時,任何領域都能取得成功。
哈維給自己訂下了一年學習6門語言的計劃,為了節省時間,他規定自己作業必須在課堂上完成,課余時間則全部用來自學。他還開始逐漸減少睡眠時間,從一天八小時,到一天六小時,直至一天只有短短的四小時。雖然母親瑪麗婭對此表示擔憂,但哈維卻說:“偉人拿破侖一天只睡兩個小時,但一樣精神充沛,因為他保證了睡眠的高質量。”
在畢業典禮上,哈維作為優秀畢業生,用近10種語言完成了演講,出席者無不為之震撼。毫無懸念地,哈維收到了包括哈佛、耶魯、康奈爾三所美國頂級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錄取通知書。最后,哈維選擇了學科齊全的哈佛大學就讀,以醫學為他的主要專業。
不懈奮斗,屢創奇跡
進入大學階段,哈維并沒有因為自己優秀的過去而懈怠,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加拼命。他將自己的睡眠時間縮減到兩個小時,就算是上廁所,都給自己規定了嚴格的時間,小號三十秒,大號絕不能超過兩分鐘。為了保持體能,他只吃沒有味道的營養餐,平時趕路都是用奔跑的方式。
雖然哈維每年都能拿到全獎,學費、生活費無憂。但看著母親依然要做著繁重的工作來還清父親的巨額債務,他的心就痛得流血。為此,哈維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申請書給學校,要求休學兩年,幫助母親還債。
他的懇求很快得到了校方的同意:“一個醫生,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一顆愛心。”很快,早熟的哈維休學后立即融入了社會,他開設了一家語言培訓班,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更以此極大地擴展了自己的交際圈。
一個學生的家長,律師艾瑞克,非常欣賞哈維的能力,邀請他擔任一起國際官司的翻譯。聰明的哈維很快又利用這次實踐,發現了做律師的訣竅和巨大利潤,他自學了有關的法律文件,并利用關系,擔任了另外幾起國際官司的翻譯兼助理律師,均取得了成功。
哈維一直記得父親給他關于工作的啟示,為了盡可能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哈維決定做一個“世界上職業最多的人”,但不是簡簡單單誰都能做的職業,而是尖端的頂級工作!
在朋友的幫助下,哈維先后擔任了公司經理、助理律師、老師、傳教士等高級職業,2年的時間不到,他就徹底還清了父親遺留下的債務,但他仍一如既往地賣力工作著,如同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
為此,母親瑪麗婭十分緊張,生怕哈維的身體因此受傷。她專門請求兒子抽空去見心理醫生,得到的診斷是:過度活躍的被強迫型工作狂。她強行改變兒子忙碌的生活方式,這樣一來哈維就像一個被拔掉了電源的機器人。但他只要一忙碌起來,立刻又能神采奕奕。最后瑪麗婭也只能隨兒子去了,不到她的生日,她是沒機會和兒子單獨相處半天的。
回到學校后,哈維豐富的社會經驗讓他贏得了學生會主席的職務,經常要舉辦一些大型活動并進行演講。哈維不得不學習了PPT(幻燈片)的制作,為了讓演講更精彩,他又得準備一系列圖片,這樣就需要攝影與圖像處理技術。就這樣,哈維通過做相關工作又獲得了一項又一項的技能,而這都來自于他善于舉一反三的能力。
很快,哈維圖像處理的水平日益完善。1995年,他聯想到自己幾十年來的生活,制作了一部小短片:《百萬美元的夢想》,講述了一個小男孩是如何在貧困的生活中磨煉出一身技能的。這個短片很快便引起了導演科瑞芬的注意,他邀哈維作為編劇,制作一部反映底層人民生活的黑色幽默劇。
1996年,電影《公民哈維》上映了,取得了不俗的評價。2008年,印度制片人阿米爾汗無意中看到這部辛酸而甜蜜的電影,產生靈感制作出一部震驚世界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片中的小男孩和哈維一樣,在生活的磨難中知曉了無數道理和答案,作為顧問,哈維為此滿懷自豪!
當然,作為主業的醫學,哈維從來沒有缺過一節課。畢業后,他順利地進入一家公立醫院的外科室,當上了醫生。
實現夢想,斬獲幸福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哈維的工作經歷無懈可擊,但他在感情上卻是屢戰屢敗,飽受挫折——畢竟感情需要時間的培養,而他又不愿意為此付出。
哈維在讀醫學博士二年級的時候,曾為一名叫天雅的亞洲女孩神魂顛倒過。為了節約時間,哈維簡短地寫了2句話的情書:“我喜歡你,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嗎?”附上電話號碼后,便將字條塞在天雅的手中后離去了。
令哈維沒有想到的是,天雅無情地拒絕了:“你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功者,但我們并不合適,因為都抽不出時間來照顧感情。”第一次表白便無情被拒,這給了哈維巨大的打擊。但他只給了自己半小時的傷心時間,然后又緊鑼密鼓地投入到了下一個計劃當中。
1997年,31歲的哈維出版了一本《是男人的話,就要像我一樣奮斗》的暢銷書,當時正值金融危機,此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各大書市均有不俗的業績。
盡管哈維的夢想逐一實現,但瑪麗婭卻越來越不滿起來,她非常擔心兒子的終身大事。在勸說無效之后,瑪麗婭多次跑到哈維的醫院大鬧,要求他騰出時間去為家庭著想。在威逼下,哈維只得在婚介所報名,但從來不去參加活動。
千禧年,瑪麗婭去世了,在彌留之際,她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哈維,你沒有幸福的家庭,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成家立業便成為了哈維下一個人生奮斗目標。他這次還破天荒地用了兩天時間為母親的去世而悲傷。
可惜,感情晚熟的哈維一直不得要領,戀愛屢屢慘遭失敗。接觸的女性要么是為了他的錢與名聲,要么受不了他的工作狂態度,按他的話說:“感情是我最不擅長的職業。”
2010年12月,到處都流傳著“2012年世界滅亡論”的言論,哈維的小學同學們決定再聚首。在聚會上,當大家得知哈維便是《是男人的話,就要像我一樣奮斗》的作者時,無不為之震驚。一個叫卡琳娜的女同學甚至還為自己當初的年少無知悔恨得哭泣起來,因為出生優越家庭的她,曾給哈維取了一個“頭號病人”的稱號。
聚會結束后,卡琳娜開始與哈維頻繁聯系起來。近半年的交往后,二人逐漸確定了關系。哈維在時間上作出退讓,答應從此后,睡眠時間增加到六個小時,另外還必須每天單獨騰出一個小時陪伴卡琳娜。2011年3月,二人走進了神圣的婚姻殿堂。由此,哈維終于達成他母親的遺愿,也是他人生最難實現的夢想之一:他的終身大事。
截至2011年5月,哈維已經有了50多項令人稱奇的專業技能或工作,被稱為最頂級的“職業工作者”。婚后的哈維并沒有被幸福沖昏頭腦,很快給自己制訂了新的職業目標:古畫修復專家及機械工程師。對完成了無數夢想的超級工作狂來說,這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不過更令人好奇的是,不知道這兩個目標達成后,哈維的下一個目標又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