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
鯊魚被稱為“海中魔王”,其猙獰的長相,巨大的體型,兇猛的攻擊性,以及各種鯊魚襲人事件讓人類對鯊魚痛恨無比。
可是,日前,美國一群曾慘遭鯊魚攻擊導致身殘的受害者,居然聯合起來四處奔走呼吁,為瀕臨絕種的鯊魚族群請命!這背后有著怎么樣感人的故事?2011年2月13日,“拯救鯊魚仇人”小組發起人恰克?安德森帶領組員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為鯊魚請命,《紐約時報》采訪報道了他們的故事。
鯊口逃生,紀錄片改變人生
2000年7月18日,44歲的恰克?安德森在亞拉巴馬州奧倫治海灘度假,在海浪中遨游了近1小時后,趴在沖浪板上,舒舒服服地曬起了日光浴。就在安德森迷迷糊糊幾乎要睡著時,一陣驚恐的叫嚷聲將他驚醒。安德森起身朝岸邊望去,沙灘上有人跳起來在朝他揮手,有人大聲尖叫,更多的人則紛紛從沙灘上爬起來往高處走。
幾乎就在同一秒,安德森身下的沖浪板被某種龐然大物結結實實地撞上了,安德森掉進海里,睜開眼,看見一頭至少有8.5英尺長的大鯊魚像一輛大型卡車一樣向他直沖過來!在接下來的幾分鐘里,身高188、體重90公斤的安德森就像一個破布偶一樣被鯊魚不斷舉出水面,然后再壓進水里,完全沒有反抗能力。鯊魚緊緊咬住他的右臂,把他拖向深海。幸好安德森左手牢牢抱住滑板,滑板的浮力救了他一命,鯊魚低沉地吼叫著,用力地合緊下顎。這時,海灘救衛隊的快船駛過來了,隆隆的馬達聲讓鯊魚覺得不安,發怒地用力一甩頭,活生生地把安德森的右臂扯斷,緊咬著戰利品撤退了。
醫生經過4個小時的搶救,縫了462針,終于讓安德森活了下來。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心力交瘁的了,身體上的毀損尚可以修補,心理上的陰影卻很難康復。安德森花了整整5年時間去淡忘這場噩夢,耗資不菲的義肢讓安德森套上襯衫后看起來跟常人沒有區別,但私下里他把所有跟海上運動有關的器材和裝備全都賣掉了,絕口不提“海灘”兩字。
2006年的一天,安德森打開電視,屏幕上是一片淡藍色的海水,這時一條鯊魚游進了畫面,那三角形的背鰭,切開水面時形成的對稱水紋,流線型的身軀,還有那寬大有力的尾鰭,悠然自得地擺動……那一瞬,安德森心底有些震撼,給自己帶來無盡噩夢的恐怖生物竟然也有美的另一面!鯊魚配上海水,給人一種不可名狀的篤定的感覺:如果游進這片美麗水域的不是鯊魚,那絕對是不完美的、讓人心痛的遺憾。
安德森像做夢一樣看完了這一集鯊魚專題片,第一次發現海洋竟然這么美,而鯊魚好像也并不是那么丑惡。他突然對這個“仇人”有了進一步了解的興趣。在妻子的鼓勵下,安德森報名參加了亞拉巴馬州立海洋生物館的保護海洋動物課程。隨著對鯊魚的了解,安德森驚訝地發現,一直被人們口口相傳的鯊魚兇殘噬血的故事,百分之九十都是謠傳。
首先,鯊魚并不喜歡吃人。鯊魚的食物主要是魚類,有時也會誤把人當成食物。但是當鯊魚咬了一口,發現這并不是它通常吃的食物,就會放開人走掉。所以被鯊魚襲擊的人相較于被鱷魚、獅子等猛獸噬咬的人來說更有獲得幸存機會的可能。海洋生物館的老師還告訴安德森,被鯊魚襲擊者大多是沖浪者或乘坐小船艇的人,這是因為鯊魚的視力較弱,在海底游過的時候,只能看到水面上有一個橢圓形的有肢體的“動物”,就像自己平時獵食的海獅或海龜一樣。其次,世界上現存的29種鯊魚品種里,除了公牛鯊、虎鯊、惡棍鯊等少數幾種鯊魚的攻擊性較強外,絕大多數鯊魚本性都比較溫順。除非受外界刺激,否則不會主動進攻人類。
每周4小時在海洋生物館的時光大大增進了安德森對鯊魚的了解,現在,他甚至敢站在鯊魚館的玻璃墻外近距離面對5年前殘暴傷害過自己的“仇人”。體型矯健彪悍的白鯊在水中悠游來去,有時候還會將大黑豆一般的眼睛貼近玻璃墻試圖“看清”安德森,但只要安德森稍一靠近,它們就馬上調頭游開,好像很享受這種“來追我”的游戲,安德森覺得它們搖頭擺尾的樣子憨憨的,甚至有那么一點可愛。
鯊魚吃人,還是人吃鯊魚?
徹底走出被鯊魚襲擊陰影的安德森開始關注起鯊魚的相關信息。每個夏天,媒體都會把目光轉向鯊魚攻擊人類事件,在新澤西或墨西哥,一次鯊魚傷人事件還可能導致人類的狂怒報復,上百頭鯊魚因此被捕殺。2008年,世界海洋生物保護組織公布了一組數據:從1998年到2008年,世界各地受鯊魚襲擊,致殘致死的總人數是63人,而人類平均每年要捕殺7000萬頭鯊魚!當然,這里頭絕大部分都是有“預謀”地殺戮——鯊魚的肉、鰭、皮等都可以為人類帶來巨額利潤。
2008年夏天,安德森來到日本海,那是他被鯊魚咬傷之后第一次重返海上。因為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翅原產地,也是售賣鯊魚最大的市場,安德森想親眼看看真實的情況。
在郵輪餐廳吃晚飯時,安德森聽見鄰桌一個女士大聲點了鯊魚排和魚翅湯,扭頭一看,竟然是一個金發碧眼的美國女人!要知道在美國,很少有人喜歡吃這種稀奇古怪的食品。消息靈通的侍應生悄悄告訴安德森,這個女人叫薩默娜,是個記者,去年在海灘游泳時被鯊魚襲擊,萬幸是只失去了左腿。正值如花青春卻被鯊魚咬成殘廢,薩默娜將滿腔傷痛化為熊熊怒火,恨不得將鯊魚大卸八塊,挫骨揚灰。于是發誓要大啖鯊魚肉、魚翅,以此報復鯊魚。安德森嘆了口氣,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個女人所受過的痛苦和折磨,但她這種“復仇”方式,真能撫平心中的傷痛嗎?
第二天一早,安德森守在薩默娜的艙位門口等著她,自我介紹后邀請她一起去參觀最真實的獵鯊行動。那是本次郵輪的自費節目,有興趣的游客在交納100美元后,會被送到5海里外的捕鯊船上觀看獵鯊行動。薩默娜重重地點了點頭。
他們從未見過海面上出現那么多的鯊魚——當地人先是用帶血的生肉沉入海水,血腥味將鯊魚引了過來,再用重達數百公斤的鐵鉤將鯊魚鉤上船,活生生地砍下鯊魚的背鰭、尾鰭、胸鰭。有人會再給鯊魚補上幾刀,讓它徹底死掉。但是更多的人會把“四肢盡廢”的鯊魚再扔回海里。因為鰭沒有了,鯊魚既不能游泳也不能進食,在海里漂浮幾周之后才會慢慢死去。薩默娜從一開始的饒有興趣,到后來臉色越來越蒼白,最后忍不住“哇”的一聲干嘔起來。安德森強壓住惡心,身體不住地發抖,仿佛看到了鯊魚一雙無神的眼睛充滿了恐懼與絕望。他的熱血沖上了腦袋。
回到郵輪后,薩默娜的眼里浮起了淚花:“我一直以為鯊魚是世界上最殘忍兇暴的動物,沒想到……鯊魚和人,到底是誰在吃誰?”安德森深吸一口氣,堅定地告訴薩默娜,自己決定為鯊魚做點事,“你愿意加入嗎?”
2008年9月,安德森和薩默娜成立了“拯救鯊魚”小組,誓要消除人類對鯊魚的誤解,呼吁全世界關注鯊魚、保護這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作為一個記者,薩默娜利用職業之便搜集了許多鯊魚的信息,然后制作成宣傳冊免費發放;安德森則四處尋找鯊魚受害者,希望游說他們加入拯救鯊魚的行動中來。是啊,如果連曾險入鯊腹、身體致殘的受害者都能夠原諒“仇人”,世人是不是也會真心關注鯊魚的可悲現狀,并一起努力作出一些改善呢。
安德森搜集了全美過去10年內被鯊魚襲擊的新聞報道,按照上面提供的線索一個個尋找受害者。雖然時間過去很久,身體的傷損也早已平復,但一提到鯊魚這兩個字,受害者的臉色立馬陰沉下來,更不用說投身“拯救鯊魚”的行動。一個3年前被鯊魚咬掉半邊身子的男子坐在輪椅上冷嘲熱諷,“鯊魚咬掉您一只右手,您是不是打算再把剩下的左手、雙腿全都奉上?不然‘可憐的鯊魚就要絕種了!”安德森沒有反駁,轉身告辭。他知道,只有當受害者們了解到有關鯊魚的種種真相和悲慘現狀之后,只有當他們發自內心地想為保護鯊魚做點什么的時候,他的勸說才會有意義。
11月,安德森拜訪了一個名叫湯姆遜的鯊魚受害者。出乎他的意料,湯姆遜當即表示愿意加入。他告訴安德森,自己是一個專業動物攝影師,去年在日本拍攝海洋捕魚時,正遇上了捕鯊船獵捕鯊魚。眼看著活生生的鯊魚被割掉背鰭腹鰭再被無情地拋回大海,方圓十里的海面都被鯊魚的鮮血染紅了!慘烈的場景震驚得湯姆遜舉著相機狂拍不已,一不小心絆到船上的繩索,竟然一頭栽進海里。被鮮血和殺戮刺激得狂暴的鯊魚一口咬住他,狠狠地撕下了他的左腿!
親歷鯊襲的湯姆遜從來沒有怨恨過鯊魚,他拍攝的一組題為“是誰教會了鯊魚吃人?”的照片更是讓安德森感慨萬分:南非開普敦著名的“鯊魚港”,船員們把裝有碎魚的網袋投入大海。大白鯊聞到了血腥味后,開始在礁石旁環聚。這時,游客們會爬進一個鐵籠子,隨后鐵籠子被懸空在離海面不到2尺,一群被魚餌吸引的10英尺長的鯊魚張開血盆大嘴,露出鋒銳的鋼牙,試圖噬咬鐵籠里的“獵物”,當然這個游戲十分安全,游客們紛紛興奮地尖叫不止,十分刺激。照片后面的注釋說明,這項名為鯊魚潛水的觀光生意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末,現在已經成了開普敦沿海地區的一項重要產業,每年接待超過35000名全球游客,賺取了巨額利益。
湯姆遜的聲音低沉而堅定:“我拍攝過太多鯊魚在海中自由游弋的美妙畫面,我想讓它繼續游起來,想看它的背鰭劃開水面,想看它的眼睛冷酷地睥睨著海底世界,想看它慵懶地在海域里曬曬太陽……我想讓它活著,至少,不能讓它因為那么滑稽可笑的原因悲慘地死去!”
團結一致,保護我們的“仇人”
到2009年5月,“拯救鯊魚仇人”小組已經有了8名成員。成員中有退役軍官,有健身教練,還有普通職員,但他們加入小組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如果我們的小悲劇能讓人們好好想一想,也許就能終止鯊魚們正在經歷的大悲劇。
8個成員分布在7個不同的州,各自負責本州的宣傳工作,他們四處發放保護鯊魚的宣傳冊,向人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薩默娜不斷向各大媒體提供鯊魚種類急劇減少,瀕臨滅絕的新聞信息;湯姆遜將自己拍攝和收藏的鯊魚攝影作品精心編排,并舉辦攝影展,用直觀的圖片告訴觀眾鯊魚并不可怕,可怕的其實是人類的貪欲。
安德森制作的“拯救鯊魚仇人”的網頁,則讓更多的網友們了解鯊魚,為鯊魚“平反”。據調查,由于過度捕殺,全球每年有大約1億條鯊魚或類似鯊魚的魚種被殺害,鯊魚消費者更從20世紀80年代的上百萬人迅速增加到3億人。過度捕殺已經嚴重威脅鯊魚的生存。相比起鯊魚對人類的傷害,鯊魚受到的威脅遠遠大于它對人類造成的威脅。
安德森在網頁上醒目地寫下“拯救鯊魚就是拯救自己”。沒錯,鯊魚作為海洋生物食物鏈的頂端,驅逐著海洋其他生物得以進化和生存,從而維持著海洋生物環境的平衡和穩定。而人類呼吸所需要的氧氣80%來自海洋浮游生物生產的氧氣,如果海洋生物鏈被破壞,長久以往將影響到人類的生存!
一個來自泰國的網友說道,因為亞洲人認為魚翅能“益氣、補虛、開胃”,“富含膠原蛋白,防癌抗癌、有延年益壽等功效”,歐美國家認為鯊魚的軟骨中含有特殊的“鯊魚軟骨素”能夠防癌抗癌,所以全球鯊魚種群遭到大量捕殺,平均每年有7300萬條鯊魚的鰭被用于制作魚翅湯,如今有三分之一的鯊魚種類瀕臨滅絕。
受到這些帖子的啟發,安德森把小組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如何呼吁人們拒絕吃魚翅,希望從源頭上遏制人類對鯊魚的捕殺。他找到斯坦福大學生物學院的教授幫忙化驗解析鯊魚魚鰭,教授的報告顯示:魚翅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屬于不完全蛋白的一種,由于缺乏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因此吸收利用率較低,營養價值遠不及來自雞蛋、牛奶和肉類的蛋白質。魚翅湯的營養價值還趕不上一碗普通的雞蛋湯!
2010年1月,安德森帶著營養報告,和小組成員們一起飛赴洛杉磯。除了亞洲,如今加州已經成為世界上消費魚翅數量最多的地區。一連7天,安德森和組員們在各個餐館門口發放資料報告,勸阻人們吃魚翅。這期間,他們遭遇到餐館的驅逐和威脅,甚至有幾次餐館老板報了警,即使在警察局里,安德森和同伴們仍舊不停地勸說宣傳。洛杉磯警局的警官們終于被這群缺胳膊短腿的“怪人”們感動,派專車護送安德森到州長辦公官邸,支持他們繼續為保護鯊魚請命。
安德森還向時任加州州長的施瓦辛格提交了國際環保組織野生動物救援協會發出的警示報告:除非嚴格限制捕殺,不然鯊魚將面臨滅絕。鯊魚發育緩慢、繁殖率低,許多種類的鯊魚要長到10多歲才有生殖能力,絕大多數鯊魚每次繁殖不到100條,其中許多不到成年就被捕殺。這不僅威脅到鯊魚種群的生存繁衍,也使海洋的食物鏈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最終將危及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在安德森的極力請求和科學數據的支持下,施瓦辛格三次召開州府會議,終于出臺了一部關于“禁止在加州地區售賣消費鯊魚相關產品”的法令。加州也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自愿加入“保護鯊魚不受過度捕殺”的地區之一。
施瓦辛格州長的支持和行動大大鼓舞了“拯救鯊魚仇人”小組的熱情。2011年2月,安德森和他的組員們一起聚集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向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署遞交一份提議,呼吁全球人類攜手拯救正瀕臨滅種邊緣的鯊魚,從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拯救人類居住的地球。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是組成代表團出訪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進行宣傳和游說,如果這些世界上最主要的魚翅進口和消費國能控制魚翅的進口和食用,將對保護鯊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