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麗娟
摘要:高職高專的語法教學一直是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語法課的教學效果,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法教學、合理設計教學步驟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專業;語法教學
曾有英語專家說“語法是語言的法則”。可見,英語語法的掌握是英語能力的基本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培養語言技能的重要環節。而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語法的學習效果令人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的語法教學一直是令任課教師頭痛的問題,是否開設這門課也一直是很多一線的英語教學工作者討論的熱門話題。有的老師認為它是門吃力不討好的課:課前,老師辛苦的備課;課堂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沒有多少反應,聽得昏昏欲睡。學生抱怨說:語法課枯燥乏味,邊聽邊忘,作業屢做屢錯。老師也有怨言:由于很多學生入學成績較低,講簡單的,他們認為會了,不好好聽;講的稍難一點,他們又感覺語法難,失去了學習興趣,現在的學生真是難教。有的老師干脆放羊了,語法課變成了自習課,老師讓學生自己來學習語法,有什么問題的話來請教老師,如果沒有學生問問題,那就處理一下練習,這一章節就算結束了。筆者認為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呵罢撸蠋熢谡n堂上,自顧自的講的津津有味,從上課講到下課,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知道采取一些方法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據研究表面,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課的前十分鐘是高度集中的,在后來的時間里如果學生沒有受到新的刺激(如老師變化教學方法或手段),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慢慢減退。而后者,采取了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的方法,這個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從自學能力還是理解力方面來講,都是不太強的,他們在某些方面還是需要老師指導的,我們需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也不要忘記了老師在課堂上所起的主導作用,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要求,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習環境的開發者,學生學習過程的幫助者、調控者和評價者。
學生們在初中、高中都已接觸到了語法,但那時所學的語法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考完后一段時間不復習可能就忘記了,他們所學的語法缺乏系統性,許多學生到了大學之后其語法知識薄弱、句法概念不清、語言運用能力差等缺陷便暴露無遺。在閱讀中遇到長、難的句子時,他們不能正確地分析句型結構,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甚至是主次顛倒或完全錯誤。所以,他們所寫、所譯的東西錯漏百出,讓人覺得啼笑皆非。張月祥教授談到語法的重要性時說:“語法是基本功,語法不是全部,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部分,是一點點,但是缺了這個部分,整個語言能力就不行。”章振邦教授也認為語法是語言的結構形式和組織規律,是人們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據以組詞成句,使語言具有明確的意義并能為對方所理解的一套規則,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培養語言技能的重要環節??梢?,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不是語法課該不該開設的問題,而是語法課怎么上的問題。通過語法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想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語法課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語法課的教學內容要進行整合。為了讓學生能系統地、完整地了解語法的基礎知識,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對語法內容進行適當的有機整合。大部分的語法教程都是按照主題來分章節的,我們不一定非得按照課本的順序來講,學生們都了解的可以一帶而過,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不易理解的知識點上;也可以把過于瑣碎的部分給刪除掉,可以運用聯系、圖示和對比等多種方法對各個章節的語言點進行整合。例如:可以將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放在一起對比講解,將主語從句、賓語從句及表語從句聯系起來講解等。學生通過對語法點之間的聯系和對比等,能夠把新舊知識有機的銜接起來,做到融會貫通,避免學著新的忘了舊的知識,有利于語法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
第二,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法教學。傳統的語法教學主要是教師就某一主題進行大量的講解、分析、舉例、翻譯,老師不停地板書、不停地講解,一堂課下來老師是口干舌燥、腰酸背疼,學生也是叫苦不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老師也沒有與學生交流、互動的機會,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語法課采用多媒體,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教師有機會來了解學生的理解或接受能力,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內容不求效果的趕課。由于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形象直觀生動,可以把乏味的語法知識變得容易、有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合理設計教學步驟。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法的興趣,教師在課前要下足功夫,做好課堂設計,而不是照本宣科。一堂課如果設計合理,就能夠吸引學生,使他們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極大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若能吸引住學生,他們就不會在課堂上無精打彩乃至睡覺。如巧妙地導入課堂,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吸引學生;也可以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帶著任務來學習。課程進行中,盡量使教學方法多樣化,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使他們樹立語法課不是聽老師講的,而是需要他們自己在探索中學習的觀點。可以采用分組討論學習或是自我糾錯的方式來進行。
第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是很重要的。它是教學活動發生的前提,而搞好師生關系的好的方法就是交流;人本主義理論也認為,交流在教學中很重要。因為,通過交流,教師可以走進學生的生活圈,拉近師生關系,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敬;通過交流,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的性格,了解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朋友的身份來幫助學生彌補不足,改正缺點。而不是以一種我是老師,我說了算的姿態出現在課堂上,給學生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覺,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很難對老師及老師所講的課產生興趣的,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很難發揮。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相對比較差,語法課本身又很枯燥,所以培養良好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引起他們對這門課的興趣,學生會因為喜歡老師而去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課,哪怕這門課可能是他們曾經一點都不感興趣的。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觀察及其他老師反饋的信息,針對語法課上所出現的問題,就如何提高高職高專語法課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給同仁們在語法教學方面提供一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