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萍 (寧波市第六醫院 315040)
糖尿病飲食治療是綜合治療的基礎,傳統的熱量計算法[1]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時,經常有患者反映太復雜、太繁瑣,無法理解,自己很難掌握。筆者總結出一種簡便、快速的推算方法(簡稱為快速推算法),現介紹如下:
1.1 算出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
1.2 判斷患者體型 相對體重指數=實際體重(kg)÷標準體重(kg),相對體重指數在0.8~1.2為正常體型,>1.2為肥胖體型,<0.8為消瘦體型[2]。
1.3 食物攝入公式的推算
1.3.1 能量攝入標準 正常體型臥床、肥胖體型輕勞動強度者的能量攝入為25kcal/(kg·d)(1kcal=4.182kJ);正常體型輕勞動強度、肥胖體型中勞動強度、消瘦體型臥床者的能量攝入為30kcal/(kg·d);正常體型中勞動強度、肥胖體型重勞動強度、消瘦體型輕勞動強度者的能量攝入為35kcal/(kg·d);正常體型重勞動強度、消瘦體型中勞動強度者的能量攝入為40kcal/(kg·d);消瘦體型重勞動強度者的能量攝入為45kcal/(kg·d)。
1.3.2 公式推算 以正常體型輕勞動強度為例進行推算。食物交換份法的總份量為:標準體重(kg)×30kcal÷90kcal(每1份食物為90kcal[3])=標準體重(kg)÷3。如果勞動強度增加為中等,總份量為標準體重(kg)×35kcal÷90kcal=標準體重(kg)÷3+標準體重(kg)×5kcal÷90kcal=標準體重(kg)÷3+標準體重(kg)×1/18。如果為重勞動強度則為標準體重(kg)×40kcal÷90kcal=標準體重(kg)÷3+(5kcal÷90kcal)×2=標準體重(kg)÷3+標準體重(kg)×1/18×2。臥床時為標準體重(kg)×25kcal÷90kcal=標準體重(kg)÷3-5kcal÷90kcal=標準體重(kg)÷3-標準體重(kg)×1/18。……依據上述推算,可得出糖尿病患者食物攝入公式為:標準體重(kg)÷3±標準體重(kg)×1/18×(0~4)。
2.1 兩種不同計算方法結果比較(表1)比較身高為150~180cm的患者在不同狀態下按快速推算公式計算的每日攝入總能量與傳統熱量計算法計算的總能量間的差異。
由表1可見,兩種計算公式間的總能量差距在0~7kcal。
2.2 總份量的食物分配 每天應攝入的總份量分配成7類食物,在總體平衡下,首先確定谷(薯)類占50%~60%份(25g/份[3]),蔬菜類1份(500g/份),豆類(腎功能障礙者忌用)1份(25g/份),水果類(空腹血糖穩定控制在<7.8mmol/L,二餐間可進食水果)1份(200g/份),奶類1.5份(160ml/份),其余部分由油脂(堅果)類(10g/份)和肉(魚、蛋)類(50g/份)提供。一般情況下油脂(堅果)類略多于肉(魚、蛋)類,烹調油≤3份,其余的為堅果類。
2.3 不同狀態下的食物分配情況 以身高170cm為例在不同狀態下的食物分配,按每一單位食物營養素含量[3]做了營養分析,見表2。
經推算,表2中正常體型臥床者的食物分配中蛋白質占14.2%,脂肪占22.4%,碳水化合物占61.6%;正常體型輕勞動強度者的食物中蛋白質占14.1%,脂肪占24.7%,碳水化合物占59.6%;正常體型中勞動強度者的食物中蛋白質占14.1%,脂肪占26.2%,碳水化合物占58.1%;正常體型重勞動強度者食物中蛋白質占14.1%,脂肪占27.4%,碳水化合物占57.1%;消瘦體型重勞動強度者食物中蛋白質占14.0%,脂肪占28.3%,碳水化合物占56.2%。三大產能營養素占總能量的比例,均符合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4](脂肪20%~30%、蛋白質≤15%、碳水化合物55%~65%)。

表1 兩種不同方法算出的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攝入的總能量比較 [kcal(份)/ kcal]

表2 身高170 cm在各種狀態下的總食物份和各類別的分配及營養構成比例 (份/g)
糖尿病是一組以血漿葡萄糖水平升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群,是一種復雜的、慢性終身性疾病。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其原則是控制總能量,合理分配三大營養素比例,其中三大營養素是否合理是重要內容之一。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按體型和勞動強度來確定的熱量計算法,要計算總熱量、三大營養素熱量、三大營養素的重量,由于三大營養素并不是以獨立形式存在,還需要根據食物成分表再進一步換算成食物,它雖然計算精確,但復雜的計算成為在患者中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由于絕大多數患者的飲食需要患者本人來管理,所以為患者提供一種科學、合理而又簡單易掌握的飲食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根據患者的體型和勞動強度來確定,患者只要知道自己的身高、實際體重(kg)就能方便的判斷自己的體型,結合自己的活動狀況快速推算一日的食物攝入總份量。如果某天勞動強度增加(或減少)了,總份量增加(或減少)標準體重(kg)的1/18份,50%~60%份為谷(薯)類,其余由油脂(堅果)類和肉(魚、蛋)類平分,因1份蔬菜類、1份水果類、1份豆類、1.5份奶類是每天必需的,要調整的是谷(薯)類和油脂(堅果)類及肉(魚、蛋)類。假設一煉鋼工人,身高170cm,體重67kg,屬重勞動強度[2],相對體重指數為1.0,屬正常體型,按公式其一天攝入份為(170cm-105cm)÷3+(170cm-105cm)×1/18×2=21.7+3.6×2=28.9份。某天其不上班駕駛機動車出去旅游,屬中勞動強度[2],這天其食物攝入份應比上班時少3.6份,減少2份谷類、0.8份肉類和0.8份油脂類。如果其在家休息,屬輕勞動強度[2],那么食物攝入份應比上班時少7.2份,減少4份谷類、1.6份肉類和1.6份油脂類。由此可見,該方法雖然沒有考慮到患者的個體差異如性別、年齡、個人的基礎代謝等因素,但非常實用,而且通俗易懂。
該方法的理論基礎是根據熱量計算法和食物交換份之間的轉換為依據,進行數學簡約演算得出的公式,使復雜的計算簡單化,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兩種計算方法其總能量差異在7kcal內,狀態改變后總份量差異存在一定的規律;從表2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食物分配后用營養分析進行驗證,營養素構成符合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
當然這只是原則的估算,實際中還要根據患者的體重、血糖、尿糖、血脂、血壓、肝腎功能及治療情況等做相應調整。
[1]李冬梅,格日勒,鳳英,等.成人糖尿病患者飲食配給方法的探討[J].臨床薈萃,2004,19(9):515-516.
[2]唐大寒,張勝康,夏冰.成年糖尿病患者熱能需要量計算方法的探討[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0,8(5):289-291.
[3]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2009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營養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55-456.
[4]《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