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伏虹瑾
發展現代服務業必將加快開發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速度,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必將加快新城建設的步伐

現代服務業既包括新興服務業,也包括對傳統服務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其本質是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作為國家級開發區,在改革開放初期發揮了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作用,對國家經濟及地方經濟發展可謂居功至偉,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調結構、促轉型以后,國家級開發區責無旁貸地肩負起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責任。經濟轉型升級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大課題,涉及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筆者以轉型升級為立意,以先行地區經驗作法為標本,就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現代服務業思路予以論述。
蘇州、大連、青島等先行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載體多,業態新,機制好,力度大。各地服務業的快速崛起,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其發展服務業的舉措,概括起來主要是:
領導重視,形成機制。蘇州等地建立了現代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市里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會召開一次現代服務業工作例會,落實一批服務業重點工程,表彰獎勵發展典型。蘇州市早在2006年就設立了服務業發展辦公室,大連市組建服務業發展委員會(正局級建制),青島市在2008年初設立服務業發展局(副局級)。同時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把現代服務業作為考核地方政績的重要指標,列入任期目標責任制。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蘇州市服務業新一輪跨越發展計劃(2009-2012)重點推進金融、科技和信息服務、軟件和服務外包、文化產業、現代物流、商貿、旅游、商務服務、房地產等9個領域的發展;大連市圍繞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文化創意、旅游服務、商務服務、現代商貿八大重點領域,推進服務業發展新格局。青島“3311”工程推進建設30個服務業集聚區、30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培育100家服務業重點企業、100家省級以上品牌。各地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及布局都強調要依托優勢,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促進發展要素向優勢地區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現代服務產業體系。
強化載體,注重集聚。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區位優勢,或重點發展CBD、軟件、物流、服務外包,或優先發展文化創意等創意產業園;或開發新區,或轉型提升舊工業區,投入優質足量的用地等生產要素,項目載體建設強勁有力,推動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形成和發展。蘇州建成了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等41家省、市級服務業集聚區,被國務院批準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青島建設了中聯U谷2.5產業園等30個服務業集聚區,服務外包專業園面積達到60多萬平方米。、
政策引導,加大投入。蘇州等地相繼出臺了《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綱要》、《關于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意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等若干政策,創新工作機制和完善政策措施。在資金投入方面,蘇州、青島、大連三市都設立了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規模分別達6000多萬元、4000多萬元、3000多萬元,約占其當年財政收入的千分之一,并逐年遞增,有力地促進服務業集聚區和重點項目的建設。
當前現代服務業已出現融合發展、集聚發展、集群發展三大趨勢。一個地區要有制造業與服務業兩者充分融合,才能擁有國際競爭力;并且現代服務業連接、融會各種專業化生產,把深溝高壘分工式的社會生產連為一體,集聚發展,現代服務業正在走向集群化,如紐約市90%以上的金融、保險、房地產公司和85%的商務服務業集中在曼哈頓地區。
——現代服務業是城市發展的加速器。從服務業的支撐作用看,當工業化發展到較高階段之后,對城市化進程的主導作用逐步由工業轉變為整個非農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對城市發展起著更大的支撐作用。從服務業的影響作用看,制造業發展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基本上是量的累積,即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數目的增多、城市人口的增加,而服務業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則是質的提升,促進城市軟、硬件設施的完善,強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從服務業自身特征看,服務業的生產和消費在時間和空間上是不可分的,服務業的規模對當地的市場容量依賴性很強。因此,服務業基地需要聚集于城市,城市容量越大,市場容量越大,服務業規模越大,就越能實現規模效益。
——城市發展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推進器。從城市文化功能看,城市發展是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素質全面提高的過程,也是服務業在城市各方面和各領域全面滲透的過程。教育、科學、文化和醫療等事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改善人口質量,增加人力資本存量。從城市輻射功能看,城市具有組織城鄉商品流通,向外輻射流通服務的功能,是市場和流通部門相對發達的地區。大量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以城市為中心,向外輻射,帶動服務業發展并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實證分析表明,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地區的發達程度,體現一個城市的發展活力。同時,現代服務業理論分析要求把握好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趨勢,走融合化、集聚化、集群化的發展模式,處理好城市發展與服務業發展之間的內在關系,以現代服務業助推國家級開發區轉型升級。
提高認識抓機遇。作為國家級開發區,杭州開發區必須抓住經濟轉型升級這一發展機遇,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適應全球產業由“制造轉移”向“服務轉移”轉變的趨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拿出抓工業的決心、恒心和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領導協調機制、健全考評激勵辦法、完善政策服務體系、科學編制規劃、強化載體建設、實施產業集聚、培育市場主體,實現開發區現代服務業跨越發展。
明確方向抓規劃。一是研究分析杭州開發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及運行趨勢,確定改造提升以及重點領域服務業發展計劃。著力抓好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文化創意產業、科技服務業、中介服務業等重點領域。二是結合城市建設,編制開發區服務業空間布局規劃。根據全區域生產力和城市空間布局,突出以城市為載體,以園區為基地,以專業化、功能性集聚區為重點,做好服務業集聚區規劃,明確具體的發展目標和重點,擬定空間布局和發展路徑,以規劃為催生項目建設的內動力,推進各類服務業協調發展。
把握重點抓集聚。以項目引進為抓手,加快服務業平臺載體建設,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圍繞杭州開發區生產性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及公共服務業發展重點,構建三個體系的若干集聚平臺。(1)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平臺,如科技服務園(以新加坡科技園和高科技孵化器為中心)、文創產業園(以大學科創園及和達創意園為重點)、服務外包及物流服務園(以省軍區物流園、出口加工區為重點);(2)傳統消費性服務業集聚平臺,如商貿服務園(以福雷德廣場、高沙商業街和四號路商圈為重點)、商務服務園(以金沙湖為核心);(3)休閑文化和公共服務業領域的集聚平臺,如沿江休閑觀光帶(引進高端服務業態、配套休閑娛樂設施)、動漫產業園(依托區內高校動漫專業,建設集創作生產、展品展示、產品銷售、影視演藝、媒體廣告、出版發行及動漫、攝影、繪畫素材基地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產業園)以及興建文化藝術中心、展覽館等文化設施。
制定政策抓環境。學習蘇州等先行地區經驗,進一步強化對服務業的政策扶持。在已出臺的《關于鼓勵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獎勵政策(2011年度)》、《關于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度)》、《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度)》等政策基礎上,深入研究并出臺相關政策。一是研究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需求,如充分利用省、市關于服務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政策,鼓勵服務業企業加大投入。二是解決好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如研究和開發現代物流等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三是合法并適當降低相關服務業用地成本,主要是為工業園區配套的便利性服務業項目用地成本。四是設立現代服務業發展引導專項資金,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服務業貸款規模,加大對符合條件的重點服務業企業的授信額度。五是優化發展環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積極開發本地人才,鼓勵吸引更多外部人才,為服務業集聚區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沿著“開發區——新區——新城”這一國家級開發區城市建設的路徑,尋找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向以現代服務業為抓手這一國家級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脈絡,得到兩點啟示:發展現代服務業必將加快開發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速度,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必將加快新城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