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龍
1
現在,微軟公司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之一,該公司開發的操作系統占去了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更是富可敵國。
2002年,李開復曾建議微軟買下一家由幾個大學生創辦的互聯網公司。比爾·蓋茨派出專人去和這家公司談判,可是他沒想到的是,這家剛剛起步的互聯網公司竟然要價20億。“還沒贏利就要價20億,這些孩子瘋了!”比爾·蓋茨最終拒絕了李開復的提議。
后來這家被他放棄的公司成為在互聯網領域唯一可以和微軟抗衡的公司,這家公司叫Google。
2
Twitter是目前世界上人氣最旺的微博平臺,據統計,Twitter全球注冊賬號總數已經超過2億,《紐約時報》稱,Twitter現在的市值是37億美元。
在Twitter剛剛興起時,就有人建議一家公司收購Twitter,價格僅僅是1億,可是這家公司拒絕了,理由是像Twitter這樣的網站沒有任何投資價值。
不料就在幾年后,有消息說這家公司計劃以1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Twitter。也許你永遠猜不到,這家公司正是Google,作為互聯網行業的巨頭,Google以“沒有投資價值”為由拒絕了一樁一本萬利的生意。
3
他在美國紐約一家證券公司工作。互聯網剛剛興起時,他敏銳地發現了可以通過超鏈接來給網頁評級,而這正是搜索引擎的核心技術。
他把這個想法提供給老板,可老板對此不屑一顧。
經過再三的考慮,他決定辭職回國。回國后,他到處借錢,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經過近10年的發展,這家公司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它的名字叫百度,他當初就職的那家公司是道瓊斯公司。
道瓊斯公司的老總每次提到這件事,都說那是有生以來最錯誤的一個決定,也許當初只要拿出公司的1/10或者1/100的投資就會成就一個互聯網的巨頭。
也許你很難想到這些知名的大公司也曾經做出過如此失敗的決定。其實,做出失敗的決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地沉溺于這些失敗。
你看,微軟并沒有因為拒絕收購Google而停止前進,而Google雖然沒有收購Twitter,可現在仍然是互聯網領域的巨頭。
(摘自《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