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今
最近,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日本主婦在廚房里的工作要占去人生大半的時間,且不說日本菜的做法極其考究,費時費力,單是處理廚房垃圾這件事,就要耗費不少精力。
4個垃圾桶占據了小半個廚房,上面標注著可燃燒類、紙類、可回收不可燃燒類,還有個大的垃圾桶用來放置打包好的若干小垃圾。這里的垃圾處理簡直能作為一個學科來研究,例如:口紅屬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紅管屬小金屬物;襪子,若為一只屬可燃物,若為兩只并且‘沒被穿破、左右腳搭配則屬舊衣料;領帶也屬舊衣料,但前提是洗過晾干的……
經過多次訓練,我大致搞清楚的是:食品殘渣、吸油紙、貝殼、蛋殼、繃帶、創可貼等,可以放在可燃類垃圾桶;飲料瓶子和蓋子要分開扔,瓶罐里的殘余液體要清洗干凈;方便面桶的泡沫塑料屬可回收類,但上面的那一層紙蓋要撕下來扔進紙類垃圾桶,火腿腸的塑料包裝上有紙標簽的話,也得撕下來分開放;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并貼上“危險”字樣的標簽;用過的噴霧罐要扎個孔以防出現爆炸……而這些還只是一部分而已。
烏鴉喜歡東京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垃圾。為了防止垃圾分類不嚴格,這里把黑色的垃圾袋改成了透明的,烏鴉蹲在樹杈上,就能清晰地看到哪個袋子里裝著食物。
倒垃圾也有嚴格的時間規定,有位中國留學生有些馬大哈,總趕不上時間,家里常常是堆了半邊屋的垃圾。她們小區的垃圾放置點在一棵大槐樹底下,有一次,她準備偷偷將垃圾袋放在那里,一位過路的老人馬上制止了她,說這樣烏鴉會啄破袋子,弄得垃圾滿地都是。
她說,如果不說,沒人知道那是垃圾站,那棵大槐樹更像一道風景,既聞不到垃圾的味道,也沒有一點兒垃圾的痕跡。
看來,廚房里的那些活計雖然復雜了些,但卻讓整個城市變得更美好了。
(摘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