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待破的中國房地產泡沫
【美】《時代》10月17日
無論到中國何處走,都會看到建設中的新機場和高鐵,夜晚沒燈光的空置公寓樓,漂亮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公路和橋梁,新建鬼城……為何中國要維持建筑繁榮呢?因為建筑業能制造就業機會并為那些與經濟發展相關的人帶來財富。然而,過去30多年來起到很好效果的模式開始顯現疲態。“十二五”規劃顯示,中國想從過去的出口建筑繁榮模式轉向更多依賴商品和服務的國內消費。但正如事實證明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一個問題是當局沒能力阻止廉價資本流向國企。這些企業把貸款投入房地產。若政府的抑制措施導致房產價格急劇下降,其結果可能是中國金融業的一場地震。另一個問題是地方政府仍執迷于土地財政。2010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共5000億美元,是前一年的兩倍多。
在破裂前,泡沫都不被當成泡沫。但若泡沫破裂,將帶來嚴重后果。世界商品市場乃至全球貿易會大幅下滑,并導致西方更高失業率。美國需要一個經濟穩定并向前發展的中國,正如人們意識到的—美中同在世界經濟這條船上。
2.西班牙下任首相的負擔
【英】《經濟學人》10月8日
9月26日西班牙的議會被解散,預定于11月20日進行大選。第二天胡安·卡洛斯國王簽署了西班牙憲法33年歷史上的第一次修憲—在2020年前定出一個預算赤字上限。民調顯示,在野的人民黨領袖馬里亞諾·拉霍伊肯定會成為新首相,結束薩帕特羅領導的社會黨將近8年的執政,并且人民黨還將享有議會大多數席位。但拉霍伊先生將要面對的問題規模正在與日俱增。西班牙21%的失業率遙遙領先于其它任何歐盟國家。而且這個問題還在惡化:9月注冊失業者人數增加量是15年來最大的。很多新失業者都是被自治區政府解聘的公職人員,包括醫療工作者和教師。高盛預測新首相上臺后第一年內西班牙經濟將萎縮。
3.致敬喬布斯
【美】《商業周刊》10月10日
史蒂夫·喬布斯,生于1955年,一個搖柄電話和房間般大小計算機的時代;逝于2011年10月5日,此時他已將計算機裝進了電話里,然后又將這個電話放進了1.2億人的口袋里。喬布斯2003年被診斷患胰腺癌,他接受手術,消失了一段時間。當他又回到CEO位置上,他帶領蘋果開發出一系列符合他信仰—將藝術和商業、復雜的思想和簡單的包裝并入普遍審美范疇—的新產品。2009年他第二次離開大眾視線,過去3年里他介紹iPhone和iPad的畫面,其實是他在向世人辭行。全世界蘋果店外對他的紀念充分證明了他開拓人們對“可能性”的理解的能力。這家在他21歲之年創立的公司還能繼續主宰技術和流行文化嗎?
4.最有權勢的商界女子
【美】《財富》10月7日
蘇珊·林恩出任Gilt Groupe公司CEO,正是雷曼兄弟破產的那一天,在隨后的經濟衰退中,林恩卻帶領公司爆發性地增長,到2010年底,公司年收入超過4億美元,成為美國最火爆的購物網站。Gilt的聯合創始人、首席營銷官亞麗克西斯·梅班克說,林恩工作充滿了活力,她注重細節,經常讓工程師向她解釋所做的工作。2006年丈夫患胰腺癌去世后,林恩變成了一個更好的經理人,她會努力100%地了解談話的對象,而不僅僅是沉迷于要做的工作。2010年林恩成為了公司的董事長,并很可能在Gilt Groupe明年IPO成功后繼續擔任。現在著名劇作家Rod Lurie正準備創作第一位美國女總統的形象,而他的靈感就來源于林恩。
5.人民為何占領華爾街?
(臺灣)《天下》10月4日
改變,是奧巴馬當年的勝選承諾,但人們等不到他的乾坤一擊。美國9%的失業率,懸殊的貧富差距,觸發了“占領華爾街”運動。占領運動的群眾以20歲上下的學生為主,其余則以中高齡失業者居多,他們抗議金融大亨的掠奪與貪婪。雖然有人批評“占領華爾街”的訴求五花八門,目標也不明確,但這些人的憤怒與質疑卻有一個共通性:美國夢究竟跑哪里去了?為什么循規蹈矩、勤奮努力,卻一職難求?為什么銀行可以大到不能倒,但遇上失業問題卻多到不能救?股神巴菲特點出稅制公平性問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坦承面臨一場國家危機。占領華爾街,質疑了美國的金權政治,當高層無法改革時,就只能自下而上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