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羽


紅木家具也是奢侈品
據外媒報道, 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已經超過70億美元,連續三年全球增長率第一。其實在2009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總額就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日前于北京舉辦的奢侈品市場發展趨勢論壇上有專家預測:接下來的兩三年內,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有望超過日本,成為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中國奢侈品消費的爆炸性增長只是中國巨大消費潛力的縮影。在剛剛結束的中法經濟研討會上,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向媒體表示,雖然統計口徑不一,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占全球市場份額已超20%是普遍的共識。
專家認為:“擴大消費”是“十二五”的戰略任務之一。而剛剛出爐的《中國2010年奢侈品市場調查》顯示,在過去的一年里,奢侈品供應商從國人口袋里掏走了684億元人民幣。奢侈品消費行為從經濟及社會學層面分析的話,也是“劫富濟貧”的調劑,把最高端人群的錢重新再流到各個產業中去,因此奢侈品產業的存在是必然的,對整個GDP的成長是健康的。
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動態,連天紅的董事長李機能是始終關注的,他的筆記本電腦里已積累了大量的圖文資料,國際一線品牌培育成長的案例也收集了不少。好幾個紅木亮格式書架上,北京故宮博物院出版的各類藏品圖錄擺得滿滿當當,精細化程度、專業化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省市圖書館。他還從臺灣搜集了大量圖書資料,有些圖書在專業博物館也很難看到。這一切都為了一個目標,正如他堅定認為的那樣:自己打造的紅木中式家具就是奢侈品。
在很多人對奢侈品的定義中,幾乎都排除了紅木家具。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紅木家具的行情從谷底反轉,開始一輪瘋狂上漲,特別是黃花梨與紫檀宮廷家具在國際拍賣市場的走俏,感覺上就是一路絕塵地遠去,人們才意識到作為同門兄弟的老紅木家具,也有很大的收藏價值,投資前景看好,后來十年的事實也證明這個判斷沒錯。同時,作為一種必須從東南亞等地進口的稀缺材質,在十年里也漲了幾十倍,即使進行單純的囤貨,也應該賺得滿缽滿盆。
“如果僅僅是這樣,紅木家具也不能算真正的奢侈品。”李機能說,“奢侈品必須是稀有性、高品質、為高端人士精心打造的商品,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也就是虛榮心的滿足。紅木家具放在家里使用,別人不進門就看不到,那你怎么炫耀啊?過去的紅木家具實用功能放在第一位,保值是兼顧的,傳諸子孫也是一項值得考核的硬指標。但炫耀性,這個許多人沒有想過。而現在我就是要讓紅木家具成為值得炫耀的奢侈品。因為在當今的生活環境里,用上了紅木家具,就得改變生活方式與節奏,你可以喝普洱,玩古董,收藏幾件名人字畫,夫人孩子在家里彈彈古琴,你呢,聞聞香什么的,反正一切要納入紅木家具營造的氣氛之中。這樣一來,就往來無白丁,談笑皆鴻儒了,你不是可以炫耀一番了嗎?”
李機能還拋出一個理論:紅木家具不像大多數奢侈品那樣是頻繁更新的,它是以不變應萬變,以經典性對抗時間,一次購置,終身消費,是資源節約型的奢侈品。同時又由于連天紅的品質不上漆,無污染,所以也是環保型的。
那么紅木家具如何強調自己奢侈品的身份呢?連天紅的企劃部經理、家具布藝設計師白云女士認為,除了高品質的保障,品牌建設也是一個決定性因素。消費名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加入名人俱樂部,給自己貼一張富裕階層的白金標簽,并能享受名牌商品的精英文化與優良服務。
關于珍稀材質的“少數派”報告
今年春節過后,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節目曾作過一次市場調查,他們在海南鎖定一位收藏愛好者,他得到了一根海南黃花梨原木,那根原木被剖開白皮后,僅心材部分就長達3米,直徑45厘米,重300公斤。按海南十年前的市場價大約18萬元,而到了今年前三個月,市場行情已經漲到上萬塊錢一市斤,那么這根粗笨的木頭可賣到600萬元,十年間上漲了近33倍。
更具普遍意義的案例是出自海南省家具協會秘書長馬振涯之口: 2010年下半年開始,紅木原材,就是我們俗稱的是大紅酸枝,一路上漲,截至當下,其價格在半年內已經漲了4倍。
它背后的事實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非洲、東南亞等地區紛紛收緊紅木等名貴木材的出口,原材料出口的減少令許多家具廠商開始爭相采購貨源,使得紅木變得更加火熱,價格也因為貨源緊缺而一路飆升。
李機能對記者說:“其實從2005年開始,紅木原材就出現程度不同的價格上漲。小葉紫檀從每噸15萬元漲到75萬元,越南黃花梨從每噸20萬元漲到120萬元。2008年,金融危機不請自來,紅木價格受到打壓,但經濟稍有復蘇跡象,中國的消費者就按捺不住了,一個勁地往紅木家具上砸錢,于是紅木價格開始上漲。”
李機能就是在紅木原材暫時低迷時“半路出家”殺進這個行業的,他沒有家具經營的經驗,卻能以天才般的市場靈敏度嗅到了潛在的商機,享受到價格上漲帶來的巨大紅利。進入2010年后,別說稀缺的紫檀原和越南黃花梨漲得大家看不懂,就算還比較常見的大紅酸枝,價格也從每噸3萬元漲至6萬元,大料每噸達到八九萬元。記者在連天紅的展示廳里看到一張圖表,上面列出了每個月紅木原材的漲幅,幾乎每個月都在漲,一路不回頭。有顧客在支付訂金后的兩個月內,一套價格并不算太高的酸枝木客廳家具還沒拿到手,價格已經漲了好幾千。
在展廳里記者還看到,一套曾經陳列在上海世博會福建館會客廳內的仿古宮廷家具,春節期間還標價29萬元,到4月份已經翻了一倍不止。一件克隆故宮原件的五層雕花頂箱柜,高達五六米,得需用梯子架著上去開門取東西,絕對巨無霸的氣勢,雞翅木材質,上個月才29萬元,現在已經漲到58萬元。據說酸枝木材質的曾做過兩套,都被同一買家買到云南去了,幾位老師傅押車到那里后,光安裝就花了一多月。
連天紅開張以來就向顧客承諾,買回家的家具玩了一兩年后不想玩了,按原價再加同期銀行利息退回,但到今天也沒有一個人愿意退貨。
在收藏市場,記者了解到不少人青睞紅木家具的理由首先是稀缺性。據市場人士估計,大紅酸枝在未來的三年內將越來越稀缺,甚至出現間歇性斷檔。根據收藏投資規律判斷,凡是稀缺的資源,永遠有上漲的理由。這種理論,似乎也成了中國紅木家具消費的強硬理由。
仙游是我國最大的紅木生產加工集散地,它每年的市場份額占全國的60%以上,這里的行情有理由成為紅木家具的標準指數。不少老板對記者說,由于今年春節以來紅木原材的又一波上漲,店堂里擺著做樣品的幾套紅木家具也很快出手了,再要做,得到市場上找原材,結果發現又漲了,所以行內出現了“誰賣誰吃虧”的說法。“我們現在是來不及生產,原料緊,人手也緊,都是制約我們發展的原因。買的人出手大方,一整就是一圈,他手那么一比劃,就包圓了十幾件,談價錢也爽快。”一老板說。
還有一位老板對記者說,他春節后到廣州魚珠木材市場買貨,看到大紅酸枝遭到瘋搶的場面,實力雄厚的上家不談價錢了,幾十噸地進貨。有個老板先前是做鋁材生產的,現在改做紅木了,囤了一批海黃和紫檀,現在是大紅酸枝,據說已經囤了幾千萬的貨。還有些來自北方的新面孔,進貨時也財大氣粗,幾個人伙著,整車整車地裝貨,弄得一般中小企業老板不知所措,呆在那里大氣不敢出。
連天紅企劃部經理白云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企業每年要投入三四億的資金去儲備原料。但如果紅木上漲的局面進一步發展,肯定將加速業內洗牌,一批中小型紅木家具廠家會受嚴重沖擊。而事實上,在仙游已經有些老板不做家具了改囤料了,這個賺起來省心多了。央視的調查也證明,在仙游大大小小的木材原料場有幾十家,但一夜暴富的卻是囤積原材的老板。
面對原材供應緊張并且持續上漲的局面,連天紅開始更新觀念,拓展眼界,積極調整選材目標,凡硬度高、密度大、油脂含量高和耐磨性好等特點的木材已經被列入公司發展新材質的使用范圍。企業投入過億資金,派出得力干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縝密尋找,發現了十余種木性較好的新物種,比如紫屬花梨、緬甸花梨、非洲小葉紅檀等。通過對多項指標進行考察后認為,這些材質堪與中國人慣用的紅木材質比美。連天紅還進行了實驗性制作,效果相當不錯,有關專家給予了高度肯定。俟時機成熟,企業準備小批量投放市場,與消費者一起尋找合理的價位與家具品類。
楊家駒是中國林業科學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紅木標準第一起草人。他認為隨著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發展,應逐步淡化紅木家具,繼而推廣采用傳統制作工藝和設計的硬木家具。在國際上還有不少樹種同樣適宜制作中國古典風格家具,堅固性、穩定性和外觀指標都不錯,完全可以突破現有規定的33種紅木原料范圍。雖然用它們做成的家具不能叫做紅木家具,但可以叫做明式或者清式古典家具,同樣具備收藏與使用價值,從而也可以緩解因紅木原材緊張帶來的恐慌感,有力打擊囤積居奇。
材質很重要,文化有腔調
李機能向記者分析紅木原材與成品進入新一輪上漲階段時還說:近階段房產新政的出臺和股市仍然低迷,加上通貨膨脹的壓力,使得熱錢開始尋求新的投資品種。由于紅木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又可成為收藏藝術品,就成了游資投機炒作的對象。
“但我們認為,造型、工藝與材質一起決定了紅木家具的品質,還有一塊是文化附加值,它是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增加的。材質在紅木家具中占多少呢?我認為只有30%,造型與工藝占到70%。因此不必過分追求紅木家具的材質。”
他隨手拿起一件新開發的酸枝木雕刻工藝品,那是一件模仿故宮的擺件,胡人獻寶題材,高約25厘米。“這件東西要賣5000元,但材料加人工只不過600元。也因此,我一直勸來這里看貨的朋友,不要買紅木家具,你買一件回家,過幾天不過癮了,又會來挑一件配個套,一年半載下來,得花多少錢啊!而我這里有規矩的,天皇老子來也不優惠。我不想賺朋友的錢,但他們偏要買,我也沒辦法。”
不過李機能隨即解釋說:“你消費者不能因為知道了這個秘密而罵我啊。我講一個例子給你聽,在意大利,一家生產奢侈品的企業車間里,流水線上只有三四十個工人,高度自動化,清潔明亮,背景音樂若有若無。但流水線背后是一個強大的設計團隊,多少人你知道嗎?一千人以上。那么在市場上營銷的、策劃的還有多少人呢,在人數上絕對超過設計團隊一百倍!這就是打造奢侈品的格局。”
連天紅已經建立了龐大的設計團隊,清一色本科以上大學生構成,人數超過四百,還在招兵買馬。每年在設計研發方面的投入超過800萬元。連天紅在全國的營銷人員已經超過一千,去年開出10萬高薪招美女店長的動作也引起了媒體的爭相報道。一支由7輛越野車組成的美女車隊一直在各大城市巡游,將連天紅的營銷理念與形象廣告播灑到全國。
白云也表示了同樣的意思:“再說到文化附加值,那么凡是中國人都容易懂了,紅木家具的真正價值是傳承了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文化,以及由內而外散發著的人文氣息。只要能將家具本身所具備的高雅品位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那么這件家具便與稀缺紅木構建的家具成品具備同等的價值。雖然用新的硬木做成的家具不能叫做真正的紅木家具,但可以叫做明式或者清式古典家具,同樣具備文化意蘊。我們在前一陣子強調材質的保真性,這一點沒錯,在市場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現在呢,則更強調連天紅這個家具品牌,我們是希望打造成中國新木器時代的LV。”
據記者觀察,在連天紅的生產車間里,一套紅木家具的制作流程大致如下:一、匯集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建立圖庫;二、精確仿制出古典家具的各種類型、尺寸;三、木雕工藝師手工創作;四、引入傳統文化元素。紅木家具搭配蘊含傳統藝術元素的布藝軟墊,還可以搭配本省的“非遺”福州漆畫等,以增加紅木家具的文化含量。這是中國傳統工藝與現代奢侈品結合的一種全新的紅木家具生產流程,并引入了現代制造業的管理理論與質監系統——連天紅的質監員據說有800人之多。
按照奢侈品的生產營銷模式,連天紅一直堅持不貼牌、不外包,堅持直營店銷售及100%預付款。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是統一標價,堅持不折不扣,按斤論價的銷售理念,擠壓紅木家具的泡沫。再遠的終端客戶也免費送貨上門,并附送定期免費保養等優惠措施。
奢侈品制造應有藝術家參與
李機能對記者說:“現在國家很重視創意產業園區,上海有一百多個,福州也不少,但大多數是玩概念、趕時髦,政府也樂得做個政績出來顯擺一下,真正進入文化產業的很少。大多數創意產業園區發育不良,弄到后來園區里開起了酒吧、咖啡店、網吧、服裝店等,要維持運轉,吸引人氣啊。那么很多農民,從來沒接受過藝術教育,昨天還在工地搬磚,今天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家,還是所謂原生態藝術家呢。但他們的東西誰看得上眼?真正的美術院校師生很少進入。創意產業制造的只能是垃圾,扔也扔不掉。再看莆田一帶,農民蓋房子也很成問題,傳統民居你看看,屋脊是兩頭微微翹起來的,在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書里就是這樣描寫的,幽然古風一直延續到我讀大學那會。現在你再上街看看,老屋子拆得差不多啦,新建的樓房,你說不明白它是什么風格,我說是公廁風格!”
發了一通牢騷后,李機能也為自己的激動而笑了起來。“我說這個問題啊,是因為覺得中國的藍領,特別是從事奢侈品制造的工人,應該補上美術教育這一課,不然圖紙交給你也看不懂啊,你還是按老規矩做,那就不是奢侈品,只能是日用品。”
記者說:“是的,我也看到了,廠里的技術工人可以隨時到你的辦公室來翻圖書資料,借走也允許。”
“允許,他是在學習嘛,我希望他天天鉆進去,三五年一過,就可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專家,甚至是藝術家。過一陣等我安排妥當后,會帶一批工人去北京、上海、廣州各大博物館參觀,讓工人師傅開眼界。只有看到最好的東西,才知道家具應該怎么做,那個圖案應該怎么雕刻。打雜的人永遠也做不好紅木家具。”
年輕人與二三線城市準備好了嗎?
記者又進一步問:“你是否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就是紅木家具的目標客戶群?”
李機能回答:“如果打造成響當當的名牌奢侈品,他們就會消費。紅木家具的材質與樣式并不天然地與年輕人形成沖突。不錯,他們更愿意接受沙發、電腦桌、搖椅、開放式書架等西式風格的家具,但年輕人總是要走向成熟的。他們的閱歷、知識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會溯流而上去尋找文化的本源,從中獲取心靈的撫慰,這時,他們就會沉醉于紅木家具的美學內涵中。而況,對名牌的親和力會推他們一把。”
李機能對自己打造家具行業奢侈品的理由還有:首先,中國奢侈品消費群體平均年齡比全球消費群體平均年齡低15歲。年輕人對奢侈品消費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呈幾何級發展,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奢侈品公司紛紛進入中國的原因。當然他也承認,從中國紅木家具消費的歷史看,有錢人開始購置紅木家具是在建立家庭之初,將其作為家庭興旺、和睦的象征。而在使用過程中殘值持續增值的有趣現象也加強了他們的信念。今天的年輕人則一般要在完成對化妝品、首飾、包袋、服裝、名表、座駕、名酒、藝術收藏品等“裝備”后再考慮添置紅木家具。“這肯定與他們的就業創業、建立家庭等經歷有關。”他說。
權威人士估計,到2020年,中國的高鐵將遍布除新疆、西藏兩地的各個地區。城市與城市之間的6小時交通圈將形成。這會縮短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二線城市與三線城市之間的距離,同時,這種交通狀況也將改變這些地區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作為“奢侈品去中國二、三線城市開辟疆土”的支持者,萬寶龍(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陸曉明曾經表示:“中國的富裕階層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但其中70%以上的人居住在一線城市以外,只有30%的人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將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人群。”
其次,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巨大潛力是不容置疑的,而從目前的市場反應看,這種潛力開始需要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來帶動。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對名牌奢侈品的認可度與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的消費一樣,甚至有后來者居上的積極性。也因此,國際名牌在近年來紛紛找二三線城市開設門店,比如愛瑪仕、卡地亞、寶格麗等在內的15個國際奢侈品名牌在中國內地城市新開店的數量在2010年底達到了80家。
李機能還認為:“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發展、成熟和壯大。未來十年,他們能夠成為消費中低端奢侈品的中流砥柱。比如許多80后在新興產業,例如IT行業中迅速積累了財富,他們具有強烈的對名牌的消費欲望。這些社會精英和新貴族將成為未來中國消費奢侈品的主力。但他們對品牌的了解不如歐美中產階級那樣成熟,還需要品牌的引導和介紹,這也是我們連天紅的任務之一。”
白云補充說:“中國文化的哲學命題與美學韻味都蘊含在紅木家具里,這是中國傳統與中國創造的內核,稀缺資源與中國工藝對接,對奢侈品將是一次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