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


當娜姐成為亞洲網球第一人后,她的商業影響力也呈幾何級數增長。作為中國體育的新形象代言人,李娜注定在商業世界掀起一股熱潮,據相關方面估算,隨著在羅蘭·加洛斯成功加冕,李娜的商業價值已經超過兩億元。
半年贏得獎金2000萬
一座獎杯、兩億身價,法網封后的李娜極有可能會超越姚明、劉翔,成中國體育新一代的吸金王。
隨著李娜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再一次書寫網壇新篇章,擊敗衛冕冠軍斯齊亞沃尼,成為第一位獲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球員,李娜的職業獎金達到4000萬元,在WTA生涯總獎金排行上超越俄羅斯名將米斯金娜躋身Top4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唯一能在上半年兩項大滿貫賽事都進入單打決賽的女選手,李娜過去五個半月掙到的獎金(322.7萬美元)已經幾乎等于她1999年到2010年這11年職業生涯(2003年沒有參加任何比賽因此排除)所拿到的獎金總和。盡管這種比較方式忽略了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但也足以看出李娜2011年上半賽季的成績之出色。
其實,比較李娜這幾年來的獎金數額就可以看出她在國際賽場上取得的進步。2004年復出首個賽季僅賺6.6萬美元;2005年由于參賽不多、成績一般,總獎金不足14萬美元;2006年-2008年這三年里,李娜平均每年總獎金數額在45萬美元左右;自前年開始,隨著李娜成績的快速進步,全年總獎金已達到64.6萬美元,緊隨彭帥之后位居年終獎金榜第29位;2010年,李娜闖進了澳網半決賽后曾以115.9萬美元的總獎金位列女網年終獎金榜第15位;如今,李娜在2011賽季僅參加兩站比賽,單單1月份就攬金近120萬美元,這個數目已超越去年全年的“酬勞”。這樣一來,李娜職業獎金總額已超過了400多萬美元,成為全亞洲收入最高的職業網球運動員。近日又傳來李娜獲簽勞力士手表的廣告合同,身價達到天文數字。
今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總獎金在去年基礎上又增加了4.24%達到1752萬歐元(約2527萬美元或1.64億人民幣),其中女單項目的總獎金為603.2萬歐元(約870萬美元或5653萬人民幣)。李娜在女單1/4決賽戰勝阿扎倫卡晉級四強之后已經收獲30萬歐元即大約43.28萬美元的獎金,當時她的職業生涯總獎金就成功超越500萬美元。
隨著在半決賽成功阻擊莎拉波娃,李娜進入法網決賽后將至少收獲60萬歐元(約569萬人民幣)的豐厚獎金,雖然由于匯率問題比不上年初澳網亞軍的103萬美元獎金,但已是她職業生涯拿到的第二大支票。法網開賽前,李娜以147萬美元排在WTA年度獎金榜第四位,加上法網決賽的87.8萬美元將達到234.8萬,已經保證可以超越阿扎倫卡、沃茲尼亞奇以及澳網冠軍克里斯特爾斯,在下周的年度獎金榜上暫時登頂。
如今李娜創紀錄地首次奪冠,也從羅蘭·加洛斯領走一張高達120萬歐元(約1138萬人民幣)。這樣她2011賽季的總獎金就將達到322.7萬美元,肯定可以在WTA年度獎金榜上登上第一位。公開賽年代以來女子網壇單賽季獎金排行榜上暫列第15位的是揚科維奇2008年的356.4萬美元,如今李娜完全有能力在今年超越這位塞爾維亞好朋友。
當然,比賽獎金僅僅是知名運動員的經濟收入的一小部分。隨著李娜成功登頂,她的更多財富將來廣告收入。兩年前,隨著李娜在四大滿貫公開賽上的戰績越來越好,IMG(國際管理集團)主動聯系到了李娜,并與她簽訂了合作合同,在李娜之前網壇天后莎拉波娃也在這家公司“效力”。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際管理集團于上世紀60年代初由馬克·麥高域先生在美國創立,是全世界最大、業務范圍最廣和真正一心一意為體育和娛樂事業工作的營銷和管理公司。換句話說,IMG就是世界頂尖運動員、表演藝術家、作家、時裝模特兒、大型跨國企業、世界盛事、文化組織、休閑度假村等有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隊的經理人,其擁有最專業的商業開發模式。
李娜在與IMG簽約后,她的個人商業價值開發、廣告合作等一系列商業活動將不必由自己親力親為,而是全部交給了IMG。這樣,李娜個人的商業價值不僅得到了最大化的開發和運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可以將全部精力用于訓練和比賽中,可謂是一舉兩得。
國際品牌“熱追”李娜
作為中國體育的新形象代言人,李娜注定在商業世界掀起一股熱潮,李娜奪冠的衍生品已經成為商家的“搖錢樹”。據相關方面統計,奪冠后李娜的商業身價也呈現出直線上升之勢,與區區4000萬元的比賽獎金相比,其商業價值將至少增值到兩億元人民幣。目前,記者從李娜團隊了解到到,目前不僅耐克、勞力士等世界品牌紛紛找李娜代言,國內眾多知名品牌也在積極聯系李娜。
如果把時光推到一年前,李娜在商業上的收入僅僅只有500萬人民幣,甚至比不上隊友鄭潔和彭帥。多年來,李娜一直坦言“自己對錢沒有什么概念”,所以她并不抱怨自己缺少商業包裝,畢竟打球是她最重要的工作。隨著她在澳網、法網再次書寫中國體育的歷史,以及不斷高漲的人氣和國際知名度,李娜很快就贏得了贊助商的青睞。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國際知名運動品牌耐克就瞄上了李娜,當然因為那時李娜的知名度有限,耐克給李娜的合同,算是小數額的。但是現在,一切都有所改變,李娜的身價一下子水漲船高,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李娜為耐克的代言費,肯定將超過千萬人民幣。細心人不難發現,就在李娜奪取大滿貫的第二天,全國十余家主流媒體在頭版,用接近整版的篇幅刊登李娜為耐克做的廣告,其中“用運動改變一切”的廣告詞更是成為經典。
今年,李娜的成績突飛猛進,澳網決賽前,一家加拿大公司就已經同李娜完成了合作協議,將為他們代言,身價超過數百萬人民幣。緊接著,李娜更是加入了費德勒、海寧、沃茲尼亞奇和伊萬諾維奇的頂級網球明星的陣營,成為瑞士頂級名表勞力士的代言人。據了解,伊萬諾維奇過去同勞力士的簽約代言費保守估計高達300萬美元,而費德勒2006年與勞力士簽訂了為期十年的合同,規定瑞士人僅需在出席頒獎儀式時佩戴勞力士表即可獲得總價高達1500萬美元的收益。這樣估算,李娜的代言費將肯定超過千萬人民幣。
對于這些贊助合同,李娜卻一如既往地平靜,在她看來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覺得你只有在運動成績上更好了,才會有更多的贊助商關注你。因為我們畢竟也不像演員,所以不可能說你什么成績都沒有,贊助商就會過來,因為他們畢竟會要求有回報的體現。”
除此之外,李娜還代言了世界知名冷飲品牌哈根達斯,廣告收入同樣可觀。據相關人士透露,在今年年初獲得了澳網女單亞軍后,很多商家在與李娜簽訂廣告合同時,專門相關條款中提到,如果李娜能夠獲得大滿貫冠軍,那么她的廣告費也將相應地增加。有統計顯示,2003年,劉翔為某飲料代言的費用僅為35萬元,但是到了2008年奧運會開幕前,劉翔的一級代言單價已達到1200萬元。隨著法網奪冠,李娜的身價也將暴漲,舉例來說,2009年,體育品牌耐克給李娜的合同數額并不大,而今后李娜為耐克的代言費在2000萬人民幣左右。而瑞士頂級名表勞力士和李娜簽訂的合同也在1800萬元左右。
WTA(國際女網協會)主席兼CEO斯黛西·阿拉斯特表示,李娜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英雄”、“形象大使”,如同姚明在中國掀起的NBA熱一樣,李娜的成功或許將帶來網球賽事在中國的影響力、市場份額、贊助商數量的急速成長,“李的成功無疑能夠為網球在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必將在中國掀起新一輪的網球熱。”的確,現在的李娜已經成為全國大眾的談資,僅僅新浪的微博,李娜就有超過100萬的粉絲,事實上,數字遠遠不止這些,如此的影響力,是任何商家,都難以拒絕的。
對此,很多人驚訝不已,李娜的身價為何上升之快,簡直是不可思議。事實上,除了李娜傳奇般的表現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和當年的姚明一樣,在運動員的背后,擁有一支出色的商業團隊。幾年前,4位網球運動員“單飛”曾引起一場討論,傳統模式的國家培養,還是與國際接軌完全實行職業化管理。在2008年奧運會單打闖入四強完成任務后,李娜也脫離國家隊模式,和鄭潔、晏紫以及彭帥一起走上了“單飛”的道路。擁有個人專屬教練的李娜開始選擇、優化自己的團隊。
這種“單飛”的模式,給李娜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市場影響力,隨著李娜戰績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希望通過李娜,來開拓中國市場,他們知道,李娜是中國的形象代言人,李娜在中國擁有無數粉絲。“在中國,我們知道,李娜有很多崇拜和欣賞她的人,她是全民偶像,中國人的驕傲,所以我們很樂意和李娜合作。”耐克公司一位市場經理如是說。
確實,李娜的成功,影響著整個中國,畢竟網球一直是西方人壟斷的項目,有外電說,李娜是在攀登網球的珠穆朗瑪峰,更重要的是,從李娜的表現中看到了中國網球的未來,這也使得商家更愿意投資于潛力股,投資于中國,因為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國網球的未來。
除了國外品牌對李娜的青睞,目前很多中國企業也對李娜表現了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不久以后李娜的身價將會快速上升,成為中國職業體育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