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鼐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趨勢[1]。臨床上越來越多婦科疾病需要手術進行治療,而麻醉方法與手術療效有非常重要的關聯性,并且選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可能會對患者應激反應產生不同的影響[2]。本研究中,2010年4月~2011年9月期間,我院對40例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應用不同麻醉方法,探討其對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以供臨床參考。
2010年4月~2011年9月期間,我院40例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單純全麻)和觀察組(硬膜外復合全麻),每組各20例。對照組年齡32.1~68.6歲;觀察組年齡31.8~67.6歲。在年齡、原發病方面,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對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術前均給予鈣離子拮抗劑、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直至手術當日清晨,一直口服抗高血壓藥物。
于術前,兩組患者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劑量為2mg/kg)和阿托品(劑量為0.01mg/kg)。
1.2.1 對照組 采用咪唑安定(劑量為0.1mg/kg)、芬太尼(劑量為3g/kg)、依托咪酯(0.3mg/kg),以及阿曲庫銨(劑量為0.8mg/kg),進行全麻誘導,實施氣管內插管后,連接麻醉機,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調節麻醉深度,通過吸入異氟醚,并間斷追加芬太尼和阿曲庫銨,靜脈泵輸注異丙酚,泵注速度為3mg/(kg·h),進行全麻維持,于關腹時停用異氟醚,于縫皮時停用異丙酚。術畢待患者神志清醒、自主呼吸恢復時,給予氣管導管的拔除。
表1 兩組SBP、MAP、HR等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SBP、MAP、HR等指標比較(±s)
注:與麻醉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類別SBP(mmHg) MAP(mmHg) HR(次/min)對照組 觀察組 對照組 觀察組 對照組 觀察組麻醉前 140.6±20.3 141.0±21.1 90.0±11.4 90.2±10.9 81.9±17.3 82.0±10.6插管時 161.0±27.3* 132.1±19.6*# 99.0±10.7* 91.4±13.5*# 90.0±18.6* 84.3±17.9*#拔管時 159.3±31.6* 141.8±27.3*# 98.0±13.4* 92.1±11.0*# 90.3±20.4* 84.1±20.8*#
1.2.2 觀察組 采取左側臥位,于腰L2~3間隙,進行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大約3mL,使用針刺來測定阻滯平面,待患者產生阻滯平面后,開始實施與對照組一致的全麻誘導,術中硬膜外推注2%利多卡因4mL/h,并間斷吸入異氟醚。靜脈泵輸注異丙酚,泵注速度為1mg/(kg·h),并間斷追加阿曲庫銨維持肌松,術畢待患者神志清醒、自主呼吸恢復時,給予氣管導管的拔除。
使用多功能生理監護儀,對橈動脈收縮壓、平均動脈壓、脈搏和心率、SpO2等指標,進行連續監測,并記錄術畢蘇醒、拔管時間及躁動等情況。
所有數據采用SPSS1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麻醉前相比,插管及拔管時,對照組SBP、MAP、HR明顯升高(P<0.05);與麻醉前相比,插管及拔管時,而觀察組SBP、MAP、HR沒有明顯變化(P>0.05);插管及拔管時,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SBP、MAP、HR明顯降低(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與對照組術畢清醒時間、拔管時間相比,觀察組的術畢清醒時間、拔管時間明顯增加(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畢清醒時間、拔管時間的比較(±s)

表2 兩組術畢清醒時間、拔管時間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術畢清醒時間(min) 術畢拔管時間(min)對照組 20 11.3±4.3 16.1±6.4觀察組 20 30.5±8.7* 56.4±16.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趨勢。臨床上越來越多婦科疾病需要手術進行治療,而且選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可能會對患者應激反應產生不同的影響。在圍手術期,對于擇期手術的高血壓婦科患者,任何傷害性刺激都可導致應激反應,引起嚴重的心血管反應及術并發癥[4]。因此,選取恰當的麻醉方式,對于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很重要。全身麻醉便于呼吸管理,但不能有效地阻斷由于手術刺激所導致的腦垂體和腎上腺髓質激素分泌[5]。本研究,插管及拔管時,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SBP、MAP、HR明顯降低(P<0.05)。與對照組術畢清醒時間、拔管時間相比,觀察組的術畢清醒時間、拔管時間明顯增加,證實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可阻斷該區域內傷害性刺激向中樞傳導,有效地阻斷由于手術刺激所導致的腦垂體和腎上腺髓質激素分泌,降低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總而言之,靜脈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應用于高血壓婦科手術,麻醉效果相對比較理想,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郭喜勇.兩種麻醉方式對老年高血壓手術患者的麻醉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9):112-113.
[2]鄭擁軍.老年患者圍術期循環穩態的監測與調控[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08,2(3):252-256.
[3]李撰.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80-81.
[4]王慶.老年高血壓患者圍術期動態血壓和動態心電圖變化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0(8):462-464.
[5]廖秦平,吳成.老年婦女婦科手術安全性的評估[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11):83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