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瑞
河南南陽油田總醫院檢驗科,河南南陽 473132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是誘發女性宮頸癌及生殖器病變的主要病源。臨床HPV檢測對于發現宮頸癌高危患者,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月的宮頸脫落細胞標本395例。
將宮頸刷置于宮頸口,輕輕搓動宮頸刷順時針旋轉5圈后,放入標有患者編號的細胞保存液管中,送檢。
1.3.1 HPV-DNA分離提取 取保存有宮頸細胞的細胞保存液0.5 ml,以14 000 rpm離心10 min,棄上清液后,利用凱普生物化學科技公司提供的基因組抽提試劑提取DNA,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3.2 PCR擴增 擴增儀由上海宏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SLAN熒光定量PCR儀,試劑由潮州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提供。分別設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各1份。
1.3.3 雜交 試劑由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提供,HyBriMax醫用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儀由凱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010年4月~2011年1月筆者檢測了395例HPV感染患者,其中,20~29歲 18例,占 4.8%;30~39 歲 185例,占 46.8%;40~49歲 175例,占 44.3%;50~59歲 16例,占 4.1%;60歲以上1例。以30~49歲為最多。
395例患者中,檢出HPV感染179例,陽性率為45.3%。單一類型感染145例,占總感染的81.0%;二種類型感染27例,占總感染的15.1%;三種類型及以上感染7例,占總感染的3.9%。 見表1、2。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全球范圍內其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據世界范圍內統計,每年約有49.3萬的宮頸癌新發病例,其中,有27.4萬婦女死于該病,并且83%的宮頸癌發生在發展中國家[1-2],而我國宮頸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占世界的1/3。同時也是我國婦女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廣大婦女的生殖及生命健康,我國的宮頸癌發病率呈總體下降趨勢但年輕患者發病率呈增加的趨勢。而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發展的必要條件[3],HPV感染與宮頸上皮肉瘤樣病變(CIN)和宮頸癌(ICC)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它影響著CIN和ICC的病理分類和臨床治療[4]。HPV含量與宮頸癌病變程度正相關[5]。宮頸癌亦因而成為目前唯一一種原因明確的可以預防和治愈的惡性腫瘤[6-7]。

表1 145例HPV-DNA單一型感染分布

表2 34例HPV-DNA二種類型感染及三種以上類型感染分布
及時正確的宮頸病變診斷和治療對宮頸病變的轉歸及預后有重要影響,選擇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HPV的分型檢測方法,是實現早期篩查的保證。本實驗采用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結合了PCR的高靈敏性和探針雜交的高特異性,利用雜交導流的原理,在已經固定好核酸探針的低密度基因芯片膜上可快速準確區分占中國人群HPV感染95%的21種類型,并在數小時內獲得結果,是臨床診斷和普查的理想方法。在本實驗中,HPV16及HPV58感染率最高,分別占31.0%和19.3%,這與曾維英等[8]的報道相近,HPV 16/18型陽性率達28.1%,這可能與地區性分布有關。而在各年齡組中又以30~49歲感染率最高,占感染人群的91.1%,提示該年齡段人群應密切關注HPV的感染情況,并定期篩查。
[1]余雷,楊建勇.宮頸癌的介入治療進展[J].微創醫學,2010,(4):373-375.
[2]趙虎,張慶.局部晚期宮頸癌新輔助化療4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5):55-56.
[3]李淑敏,章文華,吳令英.人乳頭癌病毒負荷量與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關系的初步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34(6):400.
[4]張菊,高艷娥,趙錦榮.HPV檢測在宮頸癌預警和篩查中的研究[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3,30(5):319-322.
[5]梁彩虹,楊光.宮頸癌病理組織中HPV基因型別分析[J].江西醫學檢驗,2007,25(4):299-301.
[6]陶萍萍.女性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型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8):507-509.
[7]梁雯.宮頸病變與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型的檢測[J].廣西醫學,2007,29(2):265-266.
[8]曾維英,鄭和平,黃進梅.性病門診192例就診者宮頸拭子HPV檢測結果分析[J].嶺南皮膚性病雜志,2005,12(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