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 薛慶凡
同型半胱氨酸或同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異種,在旁鏈部份硫醇基(-SH)前包含一個額外的亞甲基(-CH2-),是蛋氨酸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中間產物。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升高,可診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卒中等心腦血管病的的危險因素,特別是有高血壓病史。本文觀察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檢測意義。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冠心病患者110例和腦梗死患者108例。冠心病經冠脈造影證實冠脈狹窄大于50%,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齡為41~81歲,平均為(65.3±6.7)歲,作為心血管病組;腦梗死患者診斷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腦卒中診斷標準,經頭部CT或MRI檢查證實,其中男69例,女39例,年齡51~76歲,平均(66.3±7.1)歲,作為腦血管病組。同時選擇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共106例,排除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肝腎疾病等患者,其中男56例,女50例,45~71歲,平均(62.3±5.2)歲,作為正常對照組。
1.2方法 所有被檢者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1 h內分離血清,測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我院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循環酶法,具體操作步驟依據同型半胱氨酸測定試劑盒所示進行。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測定結果。心血管病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血管病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測定結果(s)

表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測定結果(s)
組別 例數 血同型半胱氨酸(umol/l)106 14.42±4.22 110 25.69±6.12腦血管病組 108 21.23±5.37正常對照組心血管病組
以前研究表明,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傳統危險因素,但近來發現,有些患者并不存在上述危險因素,但是體內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升高。所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在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逐漸增多,其作為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備受關注[1,2]。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分子的氨基酸。在體內經蛋氨酸脫甲基化生成,主要通過再甲基化和轉硫途徑代謝。需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及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參與。酶功能障礙或維生素的缺乏等均可導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可能有以下幾種機制:血同型半胱氨酸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毒性作用。Hcy可在金屬離子的存在下自發氧化,形成超氧化物和過氧化氫,這些產物會導致內皮細胞的損傷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并可造成血管平滑肌持續性的收縮,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從而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脫落,導致血管內皮發生功能障礙,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2)血同型半胱氨酸對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刺激作用。血同型半胱氨酸可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中新的mRNA的形成,使動脈壁平滑肌細胞增殖,并造成動脈內皮細胞的脫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3)血同型半胱氨酸對凝血機制的影響。同型半胱氨酸促進血栓調節因子的表達,激活蛋白C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從而促進血小板粘附和聚集[3]。
本文結果顯示,心血管病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腦血管病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冠心病、腦梗死患者血清Hcy濃度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進一步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存在著密切關系。可以看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心腦血管發病的獨立相關危險因素,所以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檢測,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預報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雷小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0,31(6):619-920.
[2]周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檢測中的臨床應用.中國醫藥指南,2010,8(20):122-123.
[3]歐陽強,韋英海,陳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的關系.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27(3):4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