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公眾對紐約金融大亨非常不滿,因為大量財富被聚斂到他們手中,損害了廣大勞工和工會的利益。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美國中下層民眾由于生活日益艱苦,罷工和示威活動時有發(fā)生。華爾街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財富街”,由此引發(fā)了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對此地的仇視。從1920年開始,無政府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多次組織針對華爾街的抗議活動,宣稱要占領華爾街,趕走那些吸走普通民眾財富的美國大佬。后來,抗議活動演變成了當時美國本土最大的恐怖襲擊事件。
1920年9月16日,一輛滿載炸藥的紅色馬車緩緩行駛到華爾街23號的石墻大廈。這里是摩根公司總部所在地,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金融機構。幾秒鐘后,巨大的爆炸聲震動了曼哈頓城區(qū)。美國金融中心最繁忙的角落瞬間變成一片廢墟,有30人死亡,130人受傷。暴力分子終于通過一種極端方式宣布了他們對華爾街的占領。
警察在街區(qū)內(nèi)搜尋爆炸遺留物,以尋找證據(jù)。其中,郵局在爆炸前后收到的一些傳單成為最有價值的線索。這些傳單是在華爾街附近的郵箱里發(fā)現(xiàn)的,在時間上與爆炸有著某種聯(lián)系。傳單上赫然印著:“我們不能再容忍了,死亡將屬于你們。”傳單落款寫著:“無政府主義者。”慢慢地,一個叫費切爾的人進入了警方的視線。他是個律師,在華爾街相當活躍,業(yè)務范圍也與華爾街息息相關。爆炸前的兩個星期,他逢人便說,華爾街不久會有一場爆炸,地點就在摩根公司附近。他還斷言爆炸將發(fā)生在9月15日。爆炸案發(fā)生當日,他遠在加拿大。他的姐夫知道爆炸確實在華爾街發(fā)生后,驚慌失措地找到他,問此案是否與他有關。費切爾知道玩笑開大了,馬上回國澄清。警方很詳細地審問了他,沒發(fā)現(xiàn)什么疑點,就把他釋放了。20年過后,警方仍沒有找到肇事者,不得不放棄了對此案的偵查。
大爆炸發(fā)生后,美國國會破天荒地宣布了言論標準,任何人宣揚無政府主義——無論立場多么平和——都將被扣上“協(xié)助”襲擊的罪名。有些人,僅僅因為談話內(nèi)容涉及無政府主義就招致牢獄之災。這場排斥無政府主義者的運動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極端的運動之一。1921年,哈丁當選美國總統(tǒng)。他認為,無政府主義者的數(shù)量被極端夸大了。于是,他下令停止此次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