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清,龍啟才,邱建波
1.廣東省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校,廣東廣州 510663;2.中山大學藥學院臨床藥理研究所,廣東廣州 510089
桑寄生、雷公藤是治療風濕的常用中藥,分別屬于袪風濕強筋骨藥和祛風濕散寒藥。桑寄生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的功效,臨床上可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骨關節炎的治療[1]。雷公藤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單用或入復方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2]。前列腺素是參與炎癥的主要介質,故作為前列腺素合成和起始步驟關鍵酶的環氧化酶(COX)對于關節炎的發病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3]。本實驗通過桑寄生、雷公藤在大鼠體內對胃黏膜環氧化酶活性的影響來探討其祛風濕可能的作用機制,給臨床組方選藥提供理論依據。
藥材:桑寄生和雷公藤購于廣州市藥材公司。經鑒定分別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Danser)的干燥帶葉莖枝,衛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的根。經粉碎后,用索氏提取器提取1 h(提取前用95%乙醇室溫密閉浸泡12 h),所得提取液減壓蒸干,用0.5%羧甲基纖維素鈉分散減壓蒸干物,終濃度為每毫升含1 g生藥,使用前搖勻。
試劑和儀器:吲哚美辛標準品(中國藥品與生物制品檢定所);純度為99.6%的塞來昔布(Celecoxib)(輝瑞制藥有限公司);6-酮-前列腺素 F1α(6-keto-PGF1α)放免試劑盒(解放軍總醫院東亞放免研究所);其他試劑為國產分析純。放免γ計數器(中國科學院上海核研究所日環儀器廠)。
動物:SD大鼠,體重180~220 g,雄性,購自中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參照文獻[4]方法,將30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10組,每組各3只。其中5組直接給藥,另外5組則先用乙醇灌胃造成胃黏膜損傷后再給予藥物,直接給藥的5組及造模型后再給藥的5組包括對照組、吲哚美辛組、塞來昔布組、桑寄生組、雷公藤組,所給的對照或藥物依次為0.5%羧甲基纖維素鈉、0.2%吲哚美辛、0.6%塞來昔布、桑寄生(1 g/ml)和雷公藤(1 g/ml)。直接給藥的5組,禁食20 h、禁水1 h后開始給藥,給藥劑量為5 ml/kg。先用乙醇灌胃的5組,則禁食20 h、禁水1 h后,用無水乙醇1 ml灌胃,1 h后再分別給予相同劑量的對照或藥物。給藥4 h后,將大鼠用乙醚麻醉,打開腹腔,取出胃并切開,翻開大鼠胃黏膜表面,用冰生理鹽水漂洗后,肉眼觀察大鼠胃黏膜表面的損傷程度,并按文獻[5]方法計算潰瘍指數,即:條索狀損傷長寬均小于1 mm者計0.5分;若長度大于1 mm,則測量其長度,每毫米計1分;如果寬度也大于1 mm,則按長和寬的乘積計分。將計分相加即可得到該大鼠的潰瘍指數。同時立即于大鼠胃體后壁相同部位取組織1塊(重量約為60 mg),迅速用4℃生理鹽水制成組織勻漿(濃度20 mg/ml),-20℃凍存備用。測定時,將凍存的組織勻漿4℃解凍,在3 500 r/min的轉速下離心15 min,取上清液測6-Keto-PGF1α的放射活性(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 t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未給乙醇時,桑寄生組和雷公藤組灌胃后不損傷正常大鼠胃黏膜,也不抑制6-Keto-PGF1α的生成,這與塞來昔布組的作用相似,但吲哚美辛組的大鼠胃黏膜表面可見點狀和條索狀糜爛,潰瘍指數明顯增加(P<0.05),對6-Keto-PGF1α的生成也有明顯的抑制(P<0.01)。給1 ml乙醇灌胃后,對照組大鼠胃黏膜表面可見明顯損傷:水腫、糜爛、潰瘍等,部分大鼠的胃腔內還可見少許凝血塊,但未見穿孔,病變的部位主要在胃體和胃底,與未給乙醇對照組比較,潰瘍指數及6-Keto-PGF1α明顯升高 (P<0.05)。給桑寄生和雷公藤后,胃潰瘍損傷程度明顯增加(P<0.05),對 6-Keto-PGF1α 生成的抑制作用與給乙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塞來昔布組和吲哚美辛組的作用相似。結果見表1。
前列腺素(PGs)是一種與炎癥緊密相關的重要介質,其合成的限速酶是環氧化酶(COX)。現在普遍認為COX有兩種:COX-1和COX-2,COX-1屬于結構性酶,在正常人體內即存在,主要作用為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而COX-2則是一種誘導酶,參與炎癥反應、腫瘤形成等,被抑制后可以發揮抗炎作用[6]。正常大鼠口服吲哚美辛(非選擇性環氧化酶抑制劑)后,強烈抑制血小板血栓素 B2(TXB2)的釋放及6-Keto-PGF1α的生成,并且損傷胃黏膜,但口服羅非昔布(選擇性環氧化酶-2抑制劑)不會引起胃黏膜損傷[7]。然而更多的證據證明,COX不僅在疼痛和炎癥等病理條件中起作用,同時也有維持正常胃黏膜生理功能的作用,當胃黏膜受損傷時,可以觀察到COX-2表達上調,通過合成前列腺素參與病變的修復過程[8]。選擇性COX-2抑制劑能抑制COX-2的活性,從而削弱胃黏膜的抵抗力,加速胃黏膜的損傷[9]。在本實驗中,正常大鼠給予吲哚美辛灌胃后能引起胃黏膜損傷,6-Keto-PGF1α的生成也明顯抑制,而塞來昔布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則無統計學意義;但如果先用無水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黏膜后,再給予相應藥物,則塞來昔布和吲哚美辛都能加重胃黏膜損傷,也能抑制6-Keto-PGF1α的生成。

表1 桑寄生、雷公藤對大鼠胃黏膜環氧化酶的影響(x±s,n=3)
桑寄生、雷公藤作為常用復方中的一味,用于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本實驗表明,正常大鼠灌胃桑寄生和雷公藤的乙醇提物后,不抑制大鼠胃黏膜6-Keto-PGF1α的生成,也不損傷胃黏膜,但如果先用乙醇灌胃,造成大鼠的胃黏膜損傷后,會明顯抑制6-Keto-PGF1α的生成,且會加重已有的胃損傷。提示桑寄生、雷公藤醇提物能抑制乙醇誘導大鼠胃黏膜中環氧化酶的活性,但對正常大鼠胃黏膜的環氧化酶無影響。因此可以推測,在臨床組方選藥時,因其不影響正常的胃黏膜,所以正常人可以廣泛使用,但會加重已有的胃損傷,所以對患有胃潰瘍的患者,選藥時則應慎重。
[1]劉麗娟.桑寄生現代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12):1001-1002.
[2]郭燕芬,吳寬裕.雷公藤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中醫藥通報,2010,9(4):63-66.
[3]江彤,郭帥,李占全.環氧化酶-2與關節炎[J].陜西醫學雜志,2008,37(3):344-347.
[4]李軍婷,李兆申,湛先保.特異性環氧合酶-2抑制劑西樂葆胃黏膜安全性實驗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2,2(1):32-34.
[5]曹紅,王敏偉,薛淑英,等.三油酸甘油酯抗胃粘膜損傷及作用機制[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0,17(5):367-370.
[6]Marx J.Anti-inflammatories inhibit cancer growth-but how [J].Science,2001,291(5504):581-582.
[7]GretzerB,MaricicN,RespondekM,etal.Effectsofspecificinhibitionof cyclo-oxygenase-1and cyclo-oxygenase-2 inthe rat stomachwith normalmucosa and after acid challenge[J].Br J Pharmacol,2001,132(7):1565-1573.
[8]Takahashi S,Shigeta J,Inoue H,et al.Localization of cyclooxygenase-2 and regulation of its mRNA expression in gastric ulcers in rats[J].Am J Physiol,1998,275(5Pt1):G1137-G1145.
[9]Abdel-Salam OM,El-Shenawy S,El-Batran S,et al.The effect of etodolac on bile salt and histamine-mediated gastric mucosal injury in the rat[J].J Physiol Paris,2001,95(1-6):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