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源 劉貴芳
(1郴州市農業局·郴州·423000;2郴州市植保植檢站·郴州·423000)
為了給郴州市綠色食品茶葉和有機茶產區篩選推廣高效植物源農藥,2009年郴州市植保植檢站組織在宜章縣、北湖區和資興市開展了1%苦參堿·印楝素EC(托盾)、苦參堿防治茶樹害蟲試驗示范,現將試驗示范結果報告如下:
試驗設在宜章縣莽山瑤族鄉鐘家村2組鄧詩軍茶園;郴州茶樹良種繁殖示范場(北湖區華塘);資興市東江庫區果樹研究所茶園。試驗面積每個點0.07~0.13hm2,托盾示范面積每個點0.67hm2。品種為白毫早和福云6號,樹齡16~19年,土壤為紅壤土和花崗巖砂壤土,呈微酸性,茶樹生長較為一致。其中資興市東江庫區果樹研究所試驗示范茶園樹高 75~85cm,樹幅 90~150cm,覆蓋率 95%,葉面積指數4.2。
1%苦參堿·印楝素EC(托盾),云南光明印楝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0.36%苦參堿AS,山西德威生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天龍寶(4.5%高效氯氰菊酯),江蘇省龍燈化學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藥劑處理設5個:托盾800倍液;托盾1000倍液;0.36%苦參堿 AS800倍液;天龍寶(CK1)1000倍液;空白對照(CK2)。
每個小區面積50m2,隨機排列,重復3次,其中郴州茶樹良種繁殖示范場各處理重復二次,每個小區面積各為60m2。
郴州茶樹良種繁殖示范場于5月6日和6月7日進行了二次施藥防治茶小綠葉蟬、茶毛蟲、茶尺蠖試驗,資興市和宜章縣分別于5月31日和8月12日僅對茶小綠葉蟬進行了防治試驗示范。施藥工具均為工農-16型噴霧器常規噴霧,施藥后3天內均為晴天。
施藥前進行蟲口基數調查,施藥后1d、3d、7d各調查一次。調查采用5點隨機取樣法,資興市和宜章縣每點調查100片嫩葉茶小綠葉蟬蟲口數;郴州茶樹良種繁殖示范場則每點調查每m2茶小綠葉蟬、茶毛蟲、茶尺蠖蟲口數,分別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計算公式:蟲口減退率(%)=藥前活蟲數-藥后活蟲數/藥前活蟲數×100%
防治效果(%)=[1-(藥前不施藥對照區活蟲數×藥后處理區活蟲數)/(藥后不施藥對照區活蟲數×藥前處理區活蟲數)]×100%
防治茶小綠葉蟬試驗示范結果見表1、表2。
從表1看出防治茶小綠葉蟬藥劑試驗以托盾800倍液效果好,施藥7d后蟲口減退率達81.33%,防治效果達81.67%。防治效果高于對照藥劑天龍寶1000倍液(77.88%)。
資興市果樹研究所大田示范托盾防治茶小綠葉蟬800倍液比1000倍液效果好。防治效果達82.20%。

表1 防治茶小綠葉蟬試驗結果分析

表2 資興市果樹研究所東江大田示范防治茶小綠葉蟬效果調查
從表3郴州茶樹良種繁殖示范場防治茶毛蟲藥劑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防治茶毛蟲效果以天龍寶1000倍液最好,施藥后7d,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都達92.0%;其次為托盾800倍液,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均達89.0%;苦參堿防治效果較差,為77.3%。

表3 郴州茶示場防治茶毛蟲試驗結果分析
從表4郴州茶樹良種繁育示范場防治茶尺蠖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防治茶尺蠖效果以天龍寶1000倍液效果最好,施藥后7d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都達94.7%;其次為托盾800倍液,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均達88.2%;再次為苦參堿,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都為78.0%。
經引進植物源農藥1%苦參堿·印楝素EC(托盾)和0.36%苦參堿水劑進行防治茶樹害蟲試驗示范,1%苦參堿·印楝素EC(托盾)防治茶樹害蟲茶小綠葉蟬、茶毛蟲、茶尺蠖均有較好防治效果,尤其防治茶小綠葉蟬,防治效果還高于天龍寶,可以大力在郴州市茶葉綠色食品和有機茶產區推廣應用,噴施濃度以托盾800倍液為好。
致謝:參加本試驗研究的有鄧三紅、肖雪峰、張日明、黃甲興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