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丈縣農機局 楊正武 張 軍

古丈是湘西山區的一個小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農機裝備水平,至2010年年底全縣農機總動力達94500kW/19168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年年有所調整,我們希望越調越合理,越調越有利于充分發揮國家惠農政策的效益和引導作用。根據古丈縣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實際,對完善農機購補政策提出幾點建議。
(1)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配套工作經費。省及市州縣應將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增加專項工作經費額度,確保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全面有效開展,保障補貼“陽光操作”,防止和杜絕各種損害農民利益的事情發生。
(2)不搞硬性指標任務并不搞定點產品。目前將農機購置補貼指標分配到各縣的方法不科學,有待改進,應實行省或市州統籌,以避免發生補貼指標“剩余”和“不足”的問題。現實中是指標多的個別地方,多得要“想辦法用完”;指標小的地方,農民實實在在買了農機具也沒有補貼,理由是“不是普惠制”。建議在取消補貼指標分配到縣的此基礎上,還要取消定點農機產品,凡是經國家工商、農機部門檢驗合格的農機產品即上了推廣目錄的產品,農民只要購買可都享受補貼。
(3)因地制宜實施農機購置差別補貼措施。現在制定的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沒有充分考慮大型農機具在山區適應性差的特點,使補貼存在“大型機具大補、小型機具不補”的現象,如古丈縣水田多是山丘梯田,收割機既上不了山也下不了田,而深受山區農民喜愛的小型動力打稻機等小型農機具卻沒有補貼。省里應該針對不同地地理條件制定不同的補貼措施,滿足不同區域農業生產的實際,不能搞“一刀切”。
(4)完善監管機制并嚴控補貼機具價格。現在購機實行差價補貼,從而為企業“明補暗抽”提供了空間,一些生產企業一年多次調價,抬高補貼機具銷售價格。不少購機農戶反映,性能一樣、型號差不多的農機具,沒有補貼的售價僅在1.2萬元,有補貼的就賣到1.5萬元。扣除國家補給的30%,可里外一算,農民實際得到的只幾百元錢好處。同時,各級紀檢監察、財政、審計及農機部門,要加大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的全過程監管力度,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農民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