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開平, 廖沛峰, 莫友彬, 方 峰, 葉一強
(1.廣西化工研究院,南寧 530001; 2.華南農業大學,廣州 510642)
微膠囊懸浮劑(CS)是近年發展較快的綠色農藥劑型之一,該劑型以水為載體,具有生產、運輸、使用安全,環境兼容性好等優點[1]。阿維菌素(abamectin)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類殺蟲殺螨劑[2],是我國防治菜粉蝶[Pieris rapae(L.)]、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等蔬菜害蟲的主要藥劑,也可有效防治果樹害螨、蚜蟲、潛葉蛾等[3]。目前,我國登記的阿維菌素劑型多為乳油(EC),但乳油產品既耗用大量的有機溶劑又給環境和食品安全帶來不良影響[4]。為提高阿維菌素制劑對環境的親和性,作者開發了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并以乳油劑型為對照,在2008年對菜粉蝶、小菜蛾等蔬菜害蟲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和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為該藥劑將來的應用提供依據,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室內毒力測定與持效性試驗:試驗藥劑為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廣西化工研究院配制),對照藥劑為0.8%阿維菌素乳油(廣西化工研究院配制),試驗藥劑與對照藥劑均由92%阿維菌素原藥(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配制。
田間藥效試驗:試驗藥劑為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廣西化工研究院配制),對照藥劑為1.8%阿維菌素乳油(廣西安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市售產品)。
斜紋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于南寧市郊區蔬菜地采集卵塊,帶回室內孵化并飼養至2齡,挑選整齊一致的健康個體供試。
小菜蛾:采集老熟幼蟲,在室內飼養繁殖1代,挑選整齊一致、健康的3齡幼蟲供試。
菜粉蝶:從南寧市郊區蔬菜地采集整齊一致、健康的菜粉蝶3齡幼蟲供試。
1.3.1 室內毒力測定
毒力測定采用浸葉法[5-6]。將每種藥劑設5個濃度梯度,每個濃度設4個重復,每重復處理15頭幼蟲。以清水處理為對照。分別將干凈、新鮮的飼料植物葉片剪成4 cm×4 cm大小,在預先配制好的藥液中浸泡 10 s,取出晾干后移到飼養瓶(直徑8 cm,高10 cm)中,再接入供試幼蟲。每日觀察并記錄死亡蟲數,最后以120 h記錄的數據為試驗結果。將各藥劑處理的濃度值(單位:mg/L)轉換成對數值(X),校正死亡率轉換成幾率值(Y),建立毒力回歸方程,計算各藥劑的致死中濃度(LC50)[7]。校正死亡率計算公式如下:

1.3.2 持效性試驗
供測作物為5~6葉的芥藍苗,試蟲為小菜蛾3齡幼蟲。將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和0.8%阿維菌素乳油分別設1.6、3.2、6.4 mg/L 3個濃度梯度,將供試藥劑均勻噴灑在網室內缽栽的芥藍苗上,于藥后 1、7、14、21 d和 28 d采摘葉片移到飼養瓶中,每瓶移接小菜蛾3齡幼蟲 15頭,重復4次,每日觀察記錄死亡蟲數,以120 h的數據為試驗結果。
1.3.3 田間藥效試驗
試驗開始時間為2008年11月,對小菜蛾的田間試驗在廣西南寧市秀廂村蔬菜地進行,種植作物品種為‘白花甜芥藍'。對菜粉蝶的田間試驗在廣西南寧市富得村蔬菜地進行,種植作物品種為‘臺灣四季芥藍'。兩試驗地均肥力中等,水利排灌設施良好,按常規方法進行水肥管理,開始試驗時管理水平一致,作物長勢均一,害蟲中等發生。試驗前20 d及試驗期間沒有使用其他農藥和化肥,整個試驗期間氣候正常。
試驗設5個處理,即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按有效成分設7.2、10.8、14.4 g/hm2共3個處理,1.8%阿維菌素乳油按有效成分設10.8 g/hm2處理,以清水處理為對照。每處理設4次重復,每小區面積為20 m2,完全隨機排列。采用3WBS-15型背負式噴霧器,按900 L/hm2藥液量噴霧施藥,以均勻噴濕作物葉面為度。本試驗調查5次:即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施藥后3、7、14 d和21 d各調查一次。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定點調查4株,每小區計20株。藥后查殘留活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校正防效。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對防效進行顯著性分析[8]。防效計算公式如下:

從表1中可見,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對斜紋夜蛾、小菜蛾和菜粉蝶的 LC50分別為27.72、1.69、0.85 mg/L,而乳油劑型對這3種害蟲的 LC50則分別為31.54、1.57、0.75 mg/L 。從整體上看,采用浸葉法處理,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對上述3種供試昆蟲的毒力與乳油劑型相當。

表1 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和乳油劑型對蔬菜幾種害蟲的室內毒力測定比較
圖1為供試藥劑的藥效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圖1 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和乳油劑型的藥效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比較
圖1 中可見,施藥后1d接蟲,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各濃度處理試蟲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乳油同濃度各處理。施藥后7 d接蟲,各處理試蟲的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微膠囊懸浮劑的降幅較小,1.6~6.4 mg/L濃度處理試蟲的校正死亡率為57.89%~85.96%,高于乳油劑型各對應濃度的46.71%~74.45%。施藥后14 d接蟲,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各處理對試蟲的校正死亡率為51.04%~77.48%,藥效仍高于乳油劑型相應濃度各處理。以后兩種劑型的藥效均迅速下降,從藥效變化的趨勢看,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持效性要高于乳油劑型。
各藥劑處理對小菜蛾的田間藥效見表2。從表2看出,藥后7 d,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各處理的藥效達到最高,為72.85%~89.29%。其中10.8 g/hm2處理防效為84.97%,與同濃度乳油制劑相比差異不顯著。以后各藥劑處理防效有所下降,但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14.4 g/hm2處理在藥后14 d的防效仍超過80%。

表2 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對小菜蛾的田間藥效1)
表3為各藥劑處理對菜粉蝶的田間藥效。藥后7 d,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各濃度處理的藥效達到最高,其中10.8 g/hm2處理防效為90.47%,與同濃度乳油劑型相比差異不顯著。藥后14 d,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各濃度處理的防效為71.27%~85.04%,其中10.8 g/hm2處理的防效為83.20%,高于同濃度乳油劑型的81.91%。在試驗期間,沒有發現參試藥劑對作物植株生長有不良影響。

表3 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對菜粉蝶幼蟲的田間藥效1)
微膠囊懸浮劑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農藥新劑型,在生產、使用和貯運中比乳油劑型更安全。試驗中發現,在田間環境下,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對乳油劑型的持效性優勢不及室內試驗明顯,這可能與田間環境條件遠較室內復雜有關,但總的來講,0.8%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在同等濃度下,其防效可以認為與乳油制劑基本相當,因此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可以作為阿維菌素乳油制劑的有益補充。從成本方面考慮,阿維菌素藥效高、用量少,且原藥價格較貴,故采用微膠囊懸浮劑對總的生產成本影響不大,且該劑型以水為載體,價格遠較乳油劑型采用的有機溶劑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今后該微膠囊懸浮劑若用于生產將有利于阿維菌素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同時還可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將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1]倪春耕,朱建祥,徐德進,等.辛硫磷微膠囊懸浮劑的研制[J].農藥,2009,44(7):306-308.
[2]童建華,莊占興.阿維菌素生產與應用現狀[J].農藥,1999,38(9):38-39.
[3]邱思鑫,黃天培,關雄.阿維菌素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福建農業科技,2000(增刊):96-97.
[4]冷陽.阿維菌素類農藥制劑的存在問題和發展思路[J].世界農藥,2009,31(增刊):5-8.
[5]馬承鑄,顧真榮.阿維菌素與高效氯氰菊酯混用對二點葉螨和斜紋夜蛾幼蟲的聯合毒力[J].上海農業學報,2000,16(增刊):61-63.
[6]許小龍,顧中言,韓麗娟.阿維菌素對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蟲的生物活性及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的田間應用研究[J].農藥學學報,2006,4(1):39-44.
[7]陳年春.農藥生物測定技術[M].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215-220.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蟲劑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鱗翅目幼蟲[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39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