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莖澤蘭是目前我國危害最為嚴重的外來入侵雜草,并且每年仍在向北、向東蔓延和擴散。本項目在農業部財政專項的支持下,以紫莖澤蘭綜合治理關鍵技術與利用為目標,取得如下進展。
(1)提出了紫莖澤蘭的治理策略。即根據紫莖澤蘭的發生、危害特性,將其劃分為防御區、擴散區、重災區和生態脆弱區;實施監測防御區、控制擴散區、利用重災區、恢復生態脆弱區的策略。
(2)建立了紫莖澤蘭的高效防除技術體系。①篩選出吡啶類、磺酰脲類和草甘膦三類防除紫莖澤蘭的高效除草劑,完善了應用技術;②采用很低容量噴霧法,其比常量噴霧法提高效率6~10倍,用水量降低 95%,從而解決了山區水源不便和山地陡峭難以噴藥的問題。同時,通過加入少量的助劑,可減少除草劑用量1/3;③明確氨氯吡啶酸和甲嘧磺隆在紫莖澤蘭體內的吸收運轉規律,紫莖澤蘭以頂端葉片吸收除草劑為主,并可通過紫莖澤蘭的根莖向鄰株傳導;④大面積示范和推廣選擇性除草劑的低容量和超低容量靜電噴霧技術,可促進生態恢復;⑤制訂了紫莖澤蘭的防治技術規范。

(3)通過對紫莖澤蘭化學成分的研究,發現了17種化合物未見前人報道,其中5種是新化合物,1種新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
(4)研究優化了紫莖澤蘭為原料提取藥用成分綠原酸的工藝。
(5)開發了紫莖澤蘭草粉飼料,經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試驗,屬無毒級,并已通過有關部門的檢測和許可。
(6)明確紫莖澤蘭葉提取液對根結線蟲、棉鈴蟲、甜菜夜蛾、小菜蛾、棉蚜、多種病原真菌有較高的生物活性。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曹坳程、何蘭、王秋霞、郭美霞、歐陽華、錢益新、田宇、袁會珠、芮昌輝、楊代斌。
2010年獲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曹坳程,芮昌輝,郭美霞,等.紫莖澤蘭的化學防除及生態修復效果[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6,6(3):80-85.
[2]He Lan,Yang Jie,CaoAocheng,et al.Anewsequiterpenoid from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6,24:1375-1377.
[3]He Lan,Hou Jing,Gan Maoluo,et al.Cadinane sesquiterpenes fromthe leaves of Eupatoriumadenophorum[J].J Nat Prod,2008,71:1485-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