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成果是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設施園藝主要病蟲害預警系統及環保型防控技術的研究與示范(2007BAD57B02)”成果之一。
該研究緊緊圍繞寧夏干旱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需求,針對西北干旱區設施園藝病蟲害,研究了其種群動態消長規律,明確了設施溫濕度變化與病蟲發生流行的關系,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早期重大設施病蟲發生預警信息系統,實現了病蟲自動早期預警、遠程實時監控、診斷,為管理者及時有效預防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為設施園藝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該項成果的主要創新點是將視頻監控、自動預警和遠程診斷有機結合,實際應用到了設施園藝病蟲害的監測。此外,根據設施病蟲害發生流行規律,建立了病蟲暴發閾值自動預警體系,實現了設施病蟲發生實況的遠程實時、同步傳輸和專家遠程診斷,使農戶“足不出戶”即可得到植保專家的遠程“現場”病蟲診斷和防治指導,解決了農民為作物“求醫難”問題。為管理者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節省了成本,保護了環境,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該成果已通過寧夏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鑒定(寧科鑒字[2009]第 089號)和成果登記(成果登記號:2009089)。專家評估后一致認為總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農業大學,寧夏大學,永寧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永寧縣設施園藝研究所,銀川市小任果業有限公司,寧夏領鮮果品發展有限公司,永寧縣人民政府。
馬占鴻、顧沛雯、王海光、遲永偉、任愛民、蘇寧國、賀達漢、劉 印、任爭毅、劉華輝、姜 利、段伏林、馮彥彪、周立剛、納衛華。
獲得2010年度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馬占鴻.植病流行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王海光,馬占鴻,譯.植物病害流行學[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黃沖,王海光,張月.設施作物病蟲害信息檢索與輔助診斷系統開發[J].農機化研究,2010,4(4):139-142.
[4]任爭毅,潘娟娟,顧沛雯,等.設施園藝病蟲害遠程診斷與監控系統構建[J].西北農業學報,2010,19(3):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