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宏
當前,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施工測控的工具愈來愈先進,測控方法也隨之改進,如采用全站儀測控,采用GPS測控等,但在大量普通的建筑施工中,仍采用經緯儀,擴展經緯儀的測控方法,仍具有較大的價值;另一方面,由于在工程施工中,工程應用軟件的普遍采用,使得計算機成為工程施工必備的辦公物品,為使用本方法提供了物質及技術基礎。
用AutoCAD軟件輔助經緯儀,利用新建工程周圍空間內三個以上已測定位置及標高且可在施工過程中用經緯儀照準的空間控制點,采用后方交會法,測定自由設站點位置及鏡標高,然后通過自由設站點用角度交會法或極坐標法,進行平面位置點測放;另用三角高程測量方法進行標高引測。
操作過程用一個虛擬工程加以圖示說明。
操作流程見圖1。
1)設置空間控制點:設置空間控制點是第一道也是關鍵的一道作業內容,空間控制點設置的正確合理與否,對后續測量的精確度及方便程度都有直接的影響。設置前要分析可設置空間控制點的周邊建、構筑物及場地情況,適合設置的空間控制點材料等。在實際設置時,可多設幾個點,以便擇優選用。
2)空間控制點位置測定:依據工程定位樁點(圖2中A與B點)及標高點,精確測定各個空間控制點與工程定位樁點的角度數據(圖2中α,β,γ),并傳給內業計算成圖。

圖2 空間控制點位置圖
3)確定待測平面控制點及標高引測點:根據工程結構及現場施工要求,確定放測控制線種類(如:軸線或模板邊線),由內業成圖。
4)在第一設站點自由設站:根據現場情況,選擇與空間控制點及待測點通視條件良好,觀察角度合理并便于兩次設站用交會法定點的位置設站,測定與空間控制點的角度數據并傳給內業計算。

圖3 待測控制點成圖
5)待測控制點第一條輔助線放線及標高引測:在第一設站點,依據內業計算所得的數據,在工程相應大概的范圍內,由經緯儀照準,彈長約500mm的一條線,或者采用極坐標法直接定點。另外,將經緯儀調至水平狀,將標高控制點引測至選定處。
6)第二設站點操作:第二設站點操作過程同第一設站點,兩次設站彈出兩條線,兩線相交處即為所需測的控制點。如圖4中O1-a與O2-a兩條線相交,即可確定待測a點。
1)工程平面位置成圖:根據核對無誤的施工圖紙及紅線圖在軟件中畫出本工程范圍,見圖2。
2)空間控制點位置成圖:依據現場測定的各空間控制點角度值,在圖中利用角度交會法,標示出各空間控制點(F1~F6)位置(圖中只以F1點示意),見圖2。
3)待測控制點成圖:在圖中繪出需測控的線,其交點成為本方法需測放的點,如圖3 中 a,b,c,d 點。
4)第一設站點位置成圖:根據現場第一設站點所測得數據,應用后方交會法,在圖中繪出自由設站點位置,見圖3中“O1”點。

圖4 待測控制點與設站點距離示意圖
5)計算第一設站點輸出數據:第一設站點O1與新建工程的位置成圖后,在圖中標出各待測控制點與一個用于參照的空間控制點(圖示為F1點)的角度關系及待測控制點與設站點的距離,如圖4所示,現場操作人員即可依據該角度及距離數據放測。
6)第二自由設站點操作同第一自由設站點。
建筑施工測控是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快速、精確的完成工程平面位置控制線的測放及高程控制點引測,無疑對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有重要的意義;本方法不同于現有廣泛使用的外控及內控法,在一般工程的施工測控過程中,可單獨作為測控方法使用,也可以作為以上兩種現有方法的補充,以豐富施工測控方法,方便施工作業。
[1] 王永臣,王翠玲.施工放線手冊[M].第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208-311.
[2] 鄧學才.復雜建筑施工放線[M].第3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240-276.
[3] 楊曉平,王去江.建筑工程測量[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68-77.
[4] 付高遠.監控量測實施方案[J].山西建筑,2010,36(18):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