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
語文素質教育,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問題。沒有學習興趣,學生學習就沒有內驅力,學習效果就不明顯,語文素養就難以提高。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就必須采用多種形式,巧設課堂導語,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成為主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
課堂教學除了知識傳遞這條主線外,還有情感交流這一主線。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課堂上應該創造出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課堂教學環境是否愉悅、和諧影響著師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并制約著教學效率的提高?!?/p>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心情輕松、愉悅時,感知效率較高,認知心理、情性心理也會和諧共進。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語言呆板、枯燥,學生或噤若寒蟬、一言不發,或昏昏欲睡、興味索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效果。
學生所懷有的對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能促進學習活動,增強學習效果。語文教師有責任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變苦學、畏學、厭學為勤學、樂學、愛學。比如,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引進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有趣的故事、典故;將古文化和時下的流行文化、時尚文化進行結合、比較,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識,以學生身邊可感可觸的事物生動地呈現出來,使學生更樂于接受。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和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充分享受到追求知識的樂趣。
二、巧設課堂導語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把一篇課文比作一部精彩的樂章,那么導語就是演出的序幕。平淡無味的導語,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起到抑制作用。
對于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語文素養為主的語文教學,課堂導語尤其重要。如果一位教師走進課堂的第一句話是把書拿出來,翻到多少頁,這樣的開頭對學生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催眠曲。
好的導語能極大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針對不同的課堂,教師要精心設計導語。例如:對于略顯枯燥的議論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不高,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導語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思維空間,啟發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再進入課堂教學過程。教師還可以運用講故事、提問題、做實驗、猜謎語等方式導入課堂教學,好的導入可以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課堂在情境中擴大,并融入到課文的各種意境中去。
在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只要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教學過程就具有了較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一個好的導語會對一節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格外重視開場白的設計。它既是語文教師基本素質的體現,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需要。
三、讓學生成為主角
大膽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變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讓學生成為主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又一重要方法。
目前,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教學手段正在不斷地投入使用,錄音機、投影儀、電視機、電腦在教學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有些學校還建起了多功能電化教室。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語文教學特點,語文課堂更適合采用多種形式、手段的教學方法。一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還不夠開放,過多地強調課堂上知識的講解與傳授。一些教師認為,不經過詳細的講解,學生的理解就難以達到某種深度,不經過反復的練習,知識點就無法得到鞏固。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易變成“填鴨式刻板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形式,大膽將語文課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電視片、幻燈片等形式呈現出來。如在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他們根據內容尋找影像資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剪輯成電視片,配解說詞。當然,教師也可以采用知識競賽、演講、朗誦等形式,讓課文內容深入學生心靈。如此一來,學生學習、掌握、熟悉課文內容的過程,就變成了在教師指導下,參與準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能很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還了解了與之相關的許多知識,同時也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
將課本中的小說改編成課本劇,是語文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形式之一,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全過程完成小說情節的改編、表演,最后再展開討論、評析。教師也可以改變課堂上學生“排排坐”的教學形式,采取“圓桌式”教學方法,走下講臺與學生“平起平坐”地進行討論,鼓勵學生隨時走出來發言、表演。
詩歌、散文,應采取配樂欣賞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感受文章意境和感情的基礎上挑選音樂配文朗讀、欣賞。文學與藝術的結合,可以將語文課堂變成美學欣賞課。與詩文內容、意境、感情、主旨吻合的配樂,可以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
總之,采取新鮮、活潑的教學形式、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退居“第二線”,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相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千萬不要吝于表揚,在大人們看來微不足道的一句稱贊的話,都會在學生心頭蕩起陣陣漣漪。教師的贊揚,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表揚可以讓優秀生更上一層樓,而對后進生的意義更非尋常。任何一名學生都是有進取心的。后進生只是在學習的階梯上落后了一級,但他們渴求知識、追求知識的愿望依然是很強烈的。適時、適當的表揚,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作為教師,要盡可能地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群體中去,盡量多地發現學生的優點并予以表揚,老師每一個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贊許的點頭、親切的撫摸,都會使學生感到一種愛的鼓舞,一種情感的交融,從而使他們在課堂上無拘束、無壓力,自由、自主地進行學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但就上課來說,如何增進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讓學生對語文課感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對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尤其顯著。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