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貴新
江蘇省江都市中醫院,江蘇 江都 225200
咳嗽變異性哮喘 (CVA)又稱過敏性咳嗽,是指以慢性咳嗽為唯一或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特殊類型哮喘,近年來其發病率有上升趨勢[1]。為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的方法及療效,給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特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咳嗽變異型哮喘患者,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0例咳嗽變異型哮喘患者 (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采用隨機數表法平均分2組,其中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 (35.6±6.4)歲;實驗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齡 (35.1±6.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西醫常規治療:即口服酮替酚1mg,2次每日,外加氨茶堿0.1g,每日3次。實驗組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加味玉屏風散治療:組方:黃芪30g,人參 (另燉)、白術、防風、蘇子、陳皮、半夏各10g,制杏仁、炙紫菀、五味子、炙款冬花各15g,炙麻黃8g,炙甘草6g。每日1劑,分2次各煎取藥液早晚服用,兩組均治療1個月。治療后隨訪1~2月,采用讓患者定期復查的方法,對比觀察兩組療效和中醫癥征積分表(SSTCM) 積分變化[2]。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評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定量資料用t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測試,定性資料用χ2檢驗比較,檢驗水準定為P≤0.05。
隨訪期間兩組內比較,治療后患者SSTCM積分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間相比,治療后實驗組患者SSTCM積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SSTCM積分對比
咳嗽變異性哮喘乃咽癢致咳,每至少許涎或痰液唾出,甚至于面烘、嘔、淚出時咳方停止。其屬于中醫學久咳的范疇,相當于西醫的喉源性咳嗽。現代醫學多以抗組胺藥、潤喉劑、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及霧化吸入治療,屬治標之法[3]。隨訪期間兩組內比較,治療后患者SSTCM積分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常規西醫治療亦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酮替酚為抗變態反應藥物,有較強的抑制過敏反應介質釋放和拮抗組胺H1受體作用;氨茶堿能增加心排出量、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從而使膈肌收縮力改善,遠端腎小管重吸收鈉受到抑制,為治療哮喘的常用藥物[4]。
本研究中隨訪期間兩組間相比,治療后實驗組患者SSTCM積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與譚莉暉等報道基本一致[5]。我們認為,方中杏仁、麻黃、蘇子、款冬花將降肺與宣肺相結合,使肺的肅降宣發功能恢復;五味子納腎斂肺定喘咳,以防辛散太過;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化痰燥濕補脾之虛,亦有“生金補土”之妙。而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中的半夏有祛毒瀉水作用,能改善氣管黏膜、胃腸水代謝從而穩定肥大細胞,使組胺等化學介質釋放受抑制;麻黃能使支氣管痙攣解除,對抗肥大細胞釋放的化學介質;黃芪能增加血液中的網狀內皮系統,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提高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使免疫功能增強;五味子有鎮咳、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從而消除呼吸道炎癥。諸藥合用,互相搭配,共奏療效[6]。
總之,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可以顯著緩解患者癥狀,增強患者療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霍會愛.中西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56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臨床醫學版,2007,4(II):24.
[2]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3-833.
[3]江秋玉.咳嗽變異型哮喘的中西醫診治探析[J].當代醫學,2010;(2):153,107.
[4]畢景春,于水蓮.中西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60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9,17(9):51-52.
[5]譚莉暉.中西醫結合治療成人咳嗽變異型哮喘28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30(9):7.
[6]原鐵,李顯生.咳嗽變異型哮喘的中西醫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09,(8):1318-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