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主題導引】
有一句話贏得了世人普遍的贊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域文化風情,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它綜合了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段,融會了雜技、幻術、武打、假面、服飾等技術性動作和裝飾性藝術,廣泛調動了詩詞、小說、表演、音樂、舞蹈、歌唱、朗誦、繪畫、雕塑、建筑等藝術門類的表現力。它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構筑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的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自主探究】
走進戲曲
1.各小組到學校圖書室摘錄戲曲方面的知識(如戲曲的概念、戲曲的特點、戲曲的種類),并搜集戲曲碟片。
推薦書目:《人生奇觀——戲劇》《中國文化藝術叢書——中國戲曲》《戲劇名家名人》《中國戲曲》
(1)戲曲的概念: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已有萌芽,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更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2)戲曲的種類: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秦腔、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昆曲、粵劇、川劇、淮劇、晉劇、漢劇、湘劇、潮劇、閩劇、祁劇、莆仙戲、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呂劇、花鼓戲、徽劇、滬劇、紹劇等50多個劇種。(3)戲曲的特點:①綜合性。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民族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會各個藝術門類(諸如舞蹈、雜技),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的表演藝術上。②虛擬性。虛擬是戲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憑借演員的表演,用一種變形的方式來比擬現實環境或對象,借以表現生活。③程式性。程式是戲曲反映生活的表現形式。它是指對生活動作的規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復使用。程式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規范對生活進行提煉、概括、美化而形成的。
2.各小組到計算機教室查詢有關戲曲方面的資料,并下載一些戲曲片段。

我的戲曲報
各小組根據每個人查閱的戲曲知識,結合每個組員喜愛的戲曲,自辦一張戲曲報。內容包括:戲曲知識介紹,介紹一種地方戲,戲文賞析,我喜愛的戲曲曲目等。
戲曲欣賞
在多媒體教室欣賞豫劇《卷席筒》(海連池)、《花木蘭》(常香玉)、《李豁子離婚》(胡希);越劇《紅樓夢》(片段);京劇《玉堂春》《空城計》等。
戲曲模仿秀
學生們演唱了京劇、黃梅戲、豫劇、越劇等名曲名段。
1.男女聲對唱《天仙配》《對花》,讓大家品味了黃梅戲的柔美悠長的韻味;
2.四位學生的《龍船調》的精彩表演,更讓同學感受到湖北漢調高亢、豪放的特點;
3.豫劇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唱得韻味十足;
4.京劇選段《智斗》唱得有板有眼,博得師生們的熱烈掌聲。
【跟蹤練習】
1.填空題。
(1)與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
(2)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劇種是()。
(3)我國戲曲的角色分的四大行當是指()。
(4)發源于湖北,發展壯大于安徽慶安一帶的戲曲劇種是()。
(5)京劇“四大名旦”是指()。
(6)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中國劇種是()。
(7)中國戲曲發展中“南戲”的形成是戲曲走向成熟的標志,南戲產生于()代。
(8)中國戲曲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9)據統計,中國現有戲曲劇種大約有()。
(10)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先后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后來他們兼收其他地方戲的精華,誕生了被稱為“國粹”的劇種是()。
(11)戲曲表演藝術的技術方法有()。
(12)京劇有兩種主要唱腔是指()()。
(13)“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說的是戲曲表演中成隊的隨從或兵卒在臺上表現大場景的演出特點,這些演員被稱為()。
(14)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帶的劇種是()。
(15)戲劇臉譜中的紅色代表的是()。
2.連線題:將下列劇種和著名演員用直線連接起來。
越劇 嚴鳳英
京劇 袁雪芬
豫劇 梅蘭芳
黃梅戲 常香玉
3.簡答題。
(1)京劇曲目有幾出戲連演的,如“失”“空”“斬”,就是表現的三國故事。你能說出它們是指哪三個劇目嗎?
(2)中國戲曲起源于哪幾種藝術形式?
(3)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發展的黃金時代,產生了大量的優秀劇目(今存一百多種)和優秀劇作家,你能說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誰嗎?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