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挖掘自身的富礦,每個人都會是自己最好的伯樂。
鄧文迪被CNBC(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送了個“虎妻”的頭銜,因為她的先生——傳媒大亨默多克在英國議會聽證會上被人用剃須膏襲擊時,曾經(jīng)身為排球運動員的鄧文迪以一個大力扣殺的動作,阻擋了襲擊者。一巴掌下去,鄧文迪把評價機構的負面評價都拍沒了,新聞集團股價應聲上漲6%。媒體稱她這一拍為“黃金拍”。
實際上,除了會拍襲擊者的腦袋,鄧文迪更善長另一種“拍”——拍賣。她是拍賣狂人,家里的很多東西,都是她從大大小小的拍賣會上拍回來的,愛拍賣到什么地步呢?她說——我自己就是一件拍賣品。
雜貨拍賣,省錢又好玩的消費方式
初到美國時,拍賣讓鄧文迪用最少的開支滿足了最大化的生活需要。
那時,她還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語言,兼職在一家四川飯莊刷盤子,時薪4美元。她想盡一切方法省錢,包括去超市試吃,去教堂領面包,去慈善機構申請捐贈的衣物……但最能起到省錢效果的,是雜貨拍賣。
在學校左近的羅威爾社區(qū),每周五晚,都有一場周末拍賣會。與索斯比、佳士得這些高檔的拍賣不同,社區(qū)拍賣沒有藝術品、珠寶、古董……而全是些過日子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火腿、紙巾、內(nèi)衣、洗發(fā)水、沐浴露、糖果、意面、咖啡、芝士……
拍品都來自正規(guī)超市。美國超市有明文規(guī)定:如果一箱貨品中有一件出現(xiàn)破損,那么這箱產(chǎn)品就不能擺上貨架。拍賣行接手這樣的商品后,把箱子拆開,扔掉破損的商品,將剩下的商品拿來拍賣;另外就是即將到保質(zhì)期的商品,多半是食物。
因為有瑕疵,所以底價設得很低,在超市賣9.9美元一瓶的家庭裝沐浴露,拍場上底價為9美分,每次加價10美分。鄧文迪第一次拍到手的,就是這樣一瓶沐浴露,成交價2.49美元。
舉了舉牌子,就省出了相當于兩小時的薪水,鄧文迪飛快地愛上了這種省錢又好玩的消費方式。
偶有閑暇,她會去大型超市賣場,將自己需要的物品價格摸個底,做到心里有數(shù)后,耐心等待周末拍賣會來臨。
牙刷,29美分;牙膏,19美分;整提的衛(wèi)生紙,75美分;加量裝的鮮奶,99美分;上等的艾蒙塔爾干芝士,1美元;大盒的M&M巧克力,1.5美元……因為心中對市場價有譜,鄧文迪給拍品定的上限價格是市場價的六折,超過這個價格,就收手不再加價。所以,鄧文迪在周末拍賣會上,比在超市購買同類貨品省錢要超過50%。
進入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后,鄧文迪有了第一段婚姻,嫁給了Jake Cherry。有了家庭,她還是對拍賣樂此不疲,并由參拍者變成了主辦者。
那時Garage Sale(車庫甩賣)方興未艾,不是賣車庫,也不是像跳蚤市場一樣在車庫里做生意,而是在自己的車庫里擺個小攤子,自己標價,把家里沒用或多余的東西廉價甩賣。大到床、櫥柜、飯桌,小到金銀首飾、工藝品、玩具、針線,有時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古董、古畫和雕塑品之類的東西。
鄧文迪覺得這種無序的車庫甩賣中蘊藏著一絲商機,她決定將自己所在社區(qū)的Garage Sale發(fā)展成Garage Auction(車庫拍賣)。
社區(qū)拍賣拍進耶魯MBA
預計的Garage Auction最后升級成了Yard Auction(院子拍賣)。因為鄧文迪去聯(lián)系鄰居,表示自己想將他們的閑置物品收集起來集中拍賣時,鄰居們送來的拍賣物品很快就把她家的車庫塞滿了。
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鄧文迪索性邀請班上的另外三名同學,組成了一個小組,合作打理拍賣事宜。
首次院子拍賣獲得了極大的成功,283種拍品無一流拍,拍賣總額3450美元,按照30%的傭金抽成,鄧文迪獲得了1000美元的傭金。她認識到了美國人喜歡賣舊物、更喜歡購物的特性:好不容易把自家批量從超市買回的十個一組的碗碟賣了出去,轉(zhuǎn)眼又忍不住買回一套十二個一組的餐盤;剛賣了自家的木紋桌面,又看上了鄰居家的玻璃餐臺……
實際上,只是東家的東西到了西家,西家的東西去了東家,雖然那些物品還是在社區(qū)里轉(zhuǎn)悠,可一賣一買之間,利潤就流進了鄧文迪的口袋里。
初戰(zhàn)告捷,四人小組很受鼓舞,他們決定將這一拍賣活動推廣到洛杉磯的各個社區(qū),看能否帶來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
鄧文迪選修獲得了CAI學院拍賣資格后,成了四人小組中的拍賣師。他們像篩子一樣將洛杉磯的上百個社區(qū)篩選了一遍,提前在各個社區(qū)張貼拍品收集啟事、拍賣會舉行的宣傳單,聯(lián)系拍賣場地,預約治安維持……
鄧文迪與Jake Cherry的婚姻只維系了兩年七個月,雖然有些遺憾,但鄧文迪在拍賣會上的優(yōu)秀表現(xiàn)給了她莫大的心理補償。席卷洛杉磯的社區(qū)拍賣,使得四人小組被稱為北嶺校園經(jīng)濟系最佳小組。校長Blake先生為鄧文迪申請耶魯大學商學院寫了推薦信,稱她是“極優(yōu)秀(Super)學生”。
鄧文迪自己都沒有想到,因為省錢而喜歡、為了賺錢而從事的這么一份閑職,竟然成了她進入耶魯大學商學院大門的敲門磚。
四年的拍賣生活,讓鄧文迪越來越精明。最成功的一次,她把一盞自己從國內(nèi)帶去的青花瓷臺燈拍出了390美元的價格。至今,她都為自己那次表現(xiàn)出的卓絕口才而自豪。她用一種很迷離、很神秘的語氣告訴拍客,之所以中國被稱為China,就是因為瓷器,而這款臺燈,就是延用數(shù)百年前元朝青花瓷制造工藝,用最傳統(tǒng)的瓷石和高嶺土制造,這種青花瓷是古代中國出口到歐洲最受歡迎的商品,沒有“之一”……
一番渲染之下,老外們紛紛踴躍舉牌,將這件日用品硬生生哄抬到了藝術品的高度。而這個臺燈,鄧文迪買的時候只花了人民幣50元。
她開始明白一件事情:任何東西,除了自身價值,還應有附加值,而附加值甚至是可以遠遠高于自身凈值的。前提是需要賦予它一個藝術的、傳奇的、美妙的、讓人心動的、有噱頭的頭銜或者說法。
她覺得拍賣品如此,做人也可以如此,就像賦予拍品附加值一樣,給自己也添上迷人的光環(huán)與頭銜。在耶魯就讀MBA期間,秉承了這一觀念的鄧文迪就這樣慢慢成了校園最知名的東方女性——極強的記憶力、精明的經(jīng)濟頭腦、果斷的決策能力……越來越多她自封的優(yōu)勢,通過實際表現(xiàn)也讓同學們認可了,她最后終于成為班上的“意見領袖”。無論是誰主辦的聚會,她都能在開場10分鐘后就讓大多數(shù)人聚攏到她的身邊。對一件事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朋友們會說:“我想知道Wendi(鄧文迪英文名)有什么意見?”大家對她的評價最后融合成了一句話——非常smart(智慧),非常sharp(敏銳),非常quick(迅捷)。
從耶魯畢業(yè)時,鄧文迪的履歷很漂亮:常春藤學校的商務學位,精通英語和普通話,組織能力超強。無論怎么看,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她也因此被新聞集團旗下的Star TV錄用,成為惟一一位擔任管理層職位的中國女性。
拍賣是商業(yè)活動,更是生涯規(guī)劃
但鄧文迪身上最大的兩個光環(huán)是:她嫁給了默多克,成為全球頂級豪門闊太;又通過試管嬰兒手術,成了兩個孩子的媽媽,作為孩子們的監(jiān)護人,她將成為新聞集團最有話語權的掌控人。
雖然已經(jīng)富裕到了買東西根本不必詢價的程度,鄧文迪依然擱不下拍賣這個個人愛好。哪兒有拍賣會,時間又允許的話,鄧文迪一定會去參加,無論是偏門的古董摩托拍賣會、葡萄酒拍賣會,還是熱門的索斯比、佳士得藝術品拍賣會,都有她的身影出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時候她只是看客,偶爾舉牌報個不大可能成交的低價,不為了抱得拍品歸,就為了過這一把癮。
她也玩過一把大的。當一個美國社交網(wǎng)站進行拍賣時,在老公做后盾的支持下,鄧文迪頻頻舉牌,最后以5.8億美元將這個叫My Space的網(wǎng)站收入囊中。一年之后,My Space的市值增長到60億美元。進軍中國后,鄧文迪給它起了個中文名——聚友網(wǎng),她也成為了My Space中國的“策略長”。
因為工作需要,鄧文迪帶著兩個女兒移居北京,讓她有意外驚喜的是,國內(nèi)的拍賣產(chǎn)業(yè)正在興起。
到北京不久,她坐車路過一家銀行時,忽然發(fā)現(xiàn)銀行門口的LED屏上正在滾動顯示著一條信息,“歡迎預約參加明天下午15:00舉行的銀行拍賣會”。“拍賣”這兩個字頓時勾動了她的興奮神經(jīng)。
打了個銀行的服務電話做了預約,鄧文迪就這樣進了國內(nèi)的拍賣圈。拍賣會規(guī)模并不大,在一個暫租的中型會議室舉辦,看起來類似美國的雜貨拍賣,但拍品檔次比雜貨拍賣高,據(jù)說是抵債品以及罰沒品,有全新的數(shù)碼產(chǎn)品、名牌包、太陽鏡、大牌首飾,也有汽車、房產(chǎn)這樣的固定資產(chǎn)。
鄧文迪花1200元拍下了一枚卡地亞的玫瑰金尾戒,這款尾戒在專賣店索價2800元。雖然早已不缺這點錢,但這種物超所值的收獲感還是讓她非常享受。
她在長城腳下的公社參加過地產(chǎn)拍賣,頻頻舉牌,最后拍下了一座四合院——若非通過拍賣,在市面上是絕對買不到這樣的地產(chǎn)的。這座四合院如今已經(jīng)開始裝修,它會變成未來的中國的默多克公館。
鄧文迪這樣說:拍賣看似一種商業(yè)活動,實際上更像是一個生涯規(guī)劃。她參與、主辦了不計其數(shù)的拍賣會,從她手里主拍出去的,以及她自己拍回來的拍品少說也有幾千件。但她覺得自己最得意的拍品——是她本人。
綠卡、學位、跨國名企、金錢、社會地位、影響力……一個接一個讓自己升值的光環(huán)被她爭取到手,籠罩于身,使自己從一個普通的離異中國女學生一步步升級為極優(yōu)秀學生、意見領袖、常春藤精英、頂級闊太、未來掌權人……將自己的拍品生涯規(guī)劃實施,勤奮、主動、利用機會、制造影響、上升、再上升——這一切不能歸結于運氣,上帝不會青睞一個人到這等地步。
想嫁成功男士的女人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等待機會、待價而沽的地步。為什么不能給自己主動加碼,拍一個像鄧文迪一樣讓人望塵莫及的“好價錢”呢?
(圖片由CFP提供
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