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對童年感到茫然,那個躲在陳舊照片里的小女孩是怎么樣度過人生最初時光的呢?那些最初的記憶,在不知不覺間,被云霧遮蓋了。直到某個清涼的午后,因喜歡書名而被翻開的《月亮忘記了》,驅趕了眼前的云層,那段遺忘了的溫暖記憶,在我踏進18歲門檻的時候,以另外一種姿態浮現在腦海里。
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
也許只是被濃云遮住,
也許剛巧風沙飛入眼簾,
我看不見你,卻依然感到溫暖。
風在樹影中消失,人們在仰望被云層遮蓋的月亮,等到那份看不見的溫暖,在著急之中,運載著為人們驅趕哀傷的月亮的車子從遠方駛來。可是月亮太多了,多到人們漸漸把它忘記,多到人們不再需要它了。
然而小男孩依然緊緊抱著月亮。他還太小,他需要月亮陪伴。就像很多個踏進成年門檻的人們的最初愿望。
最初的記憶里,照片中的我是孤單的。盡管那時候還沒有認識“孤單”這個詞,只是那種“希望有人陪伴自己”的愿望是那樣強烈,強烈到至今有種想回到過去抱抱那個小小的自己,并對她說“我陪你一起玩吧”的沖動。
不知道是否因為年紀還小,那時的我是不敢一個人在家待著的。就算被表姐斥責“你真煩”也依然屁顛屁顛地做她的跟屁蟲;常常哭著要媽媽,因為她會握著我的手教我畫畫,和我玩過家家……
或許對我而言孤單是一種天性。正因為有這樣的天性才會對感情執著吧?心里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的話,就不會孤單了,所以尋找一些人作為“朋友”的代名詞。身體里流淌著相似的血液,才會給予那些稱之為“家人”的人一份溫暖。
當然,小男孩還沒有來到思考這些的年齡。當時的我也一樣。我只是一如既往地渴望有人陪伴。
鄰家的彩云就是在這樣一天一天的盼望中,走進我那個沒有月亮照耀的世界。不記得是誰首先打招呼了,不記得是誰首先伸出手了,不記得是誰首先邀請對方一起去玩了。沒有扣上“不記得”的是那個夏天的傍晚。天空的顏色被一點點褪去,露出原始的黑色,卻又有穿越了黑暗的光芒,照耀著我們的歡聲笑語。直到某天驀然回首,用“許多年以前”來形容時,那份光芒依然沒有熄滅。
他們臉上涂滿顏色,
做出可怕的表情。還大聲尖叫。
媽媽卻一點也沒被嚇著。
……
他們喜歡在雨中散步,
聆聽雨水滴滴答答落在傘上的清脆聲音。
童年的故事,從那一刻開始有了溫暖的顏色。
其實我們真正一起玩的時光只有兩年,但是這兩年,足夠我用一輩子去回憶。也許現在看來它們簡單得有點無趣,不過是小女生玩的過家家游戲,下下棋,到處亂跑的小日子,但是它們又那么珍貴,珍貴到不把它們在陽光下曬一下,它們就會很快地在記憶的海洋里腐爛。
只是,時光太頑皮了,我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回想的時候,小時候的歡樂竟然無法被現在的我理解。
男孩打電話給在遠方的爸爸,
興奮地訴說:“我有一個真正的月亮喔,
當我快樂或難過的時候,
他都會陪著我,我要永遠和他在一起……”
爸爸只是回答:“要乖乖地聽媽媽的話。”
18歲的我已經忘記,那時候的我們是怎么想到把五子棋的棋子當作盛飯菜的碟子;怎么把紐扣當鮑魚;怎么把卷筆刀當屋子的電視機……然后用小人偶玩過家家游戲。哦,還有小小的我們是怎么摘到那么多枯黃的葉子當作“花”,然后玩了“天女散花”的游戲的呢?那些畫跳飛機的格子的白色石頭是從哪里來的?還有那些我們一起玩過卻又想不起來了的游戲去哪里了啊?
童年的每一天都過得太單純太幸福。它們最終堆成了小山,以至于我無法憶起小山上的一樹一木,一花一草。以前看見的,不見了,那些記住的東西最終還是遺忘了。《千與千尋》里說,不過是暫時想不起來。——但愿如此吧。
哦,沒事沒事,還有些愿望一直被惦記著的。比如長大。小時候覺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長大。會因為聽到大人給予我們“快樂長大”祝福而高興很久。還為自己勾勒了一幅長大后的藍圖——長大后的世界會出現多啦A夢;長大后可以抱著一堆零食看電視并且不用挨罵……呵呵,長大真好!
然而在渴望長大的我們在偷偷長大的途中卻忘記了最初的月亮。
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我守護如泡沫般脆弱的夢境,
快樂才剛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潛伏而來。
故事中的小男孩在聽著校長的演講時突然口吐白沫,還被要求不能帶月亮來學校,因為孩子已經不要——或者說不能再要月亮了。
帶著期待,歡快地走進小學校園的我,不會想到這是我與月亮做告別的伊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為成績擔憂、為未來著急的呢?高一?初三?六年級?又或者是更早的時候?不記得了呢……
故事在這里變得安靜。文字隱藏在小男孩和月亮共同的畫面中。他高高地舉著恐高的月亮。幫助它回到天上,可是……
一夜之間,月亮記起許多往事,飄到高空時也不再感到害怕。
但他卻再也無法回到男孩的家。
我和彩云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我們都在為各自的生活忙碌。兒時的過家家游戲、喜愛的小人偶、白色的石子……統統擱淺了。我們還是會一起玩的。當時的我們這樣想。只是世界從來都不是被我們想象出來的。許多個“暫時”構成了長久。直到那些游戲遺失了,我們仍然各自忙碌著。
剛剛與“未成年”揮手告別,想起那些與長大有關的夢境。小日本把多啦A夢的故事做了細微的改動,它成為來自22世紀的機器貓(以前是說21世紀的),為了臉蛋不被痘痘占據,乖乖地和喜愛的零食say good-bye,有了電腦做伴后,甚少走進電視的世界……
曾經為牛奶咖啡的《越長大越孤單》動容,但是長大了的我不再向他人伸手求助,已經不再害怕一個人的感覺了呢。獨自看書,獨自騎自行車外出,獨自看動畫……有時候還是希望哭泣的時候有人遞紙巾,難過的時候有人逗自己開心……但是更多的時候,反而覺得一個人更自在。
所有的喧鬧在瞬間退至遠方,
所有的煩惱消失無蹤,
點點星光在四周緩緩流動,
他們感到非常快樂。
月亮輕輕地轉動,男孩慢慢地睡著,
夢中依稀聞到一股淡淡的百合花香。
我們遺忘童年的時候,也被童年遺忘。但總有一個午后,我們在忙碌中感到了疲憊,于是放下了手中沾著少許汗水的筆桿,視線離開了看得發膩的書本。
風在樹梢間起舞。小聲地述說著遙遠的故事。長大不是兒時最大的愿望么?現在不是在看著那個小小的自己一點點長大么?那些忙碌,那些遺忘,不是走在長大的小路上的選擇結果么?
看不見的,看見了。
夏風輕輕的吹過,草從樹葉翻舞飛揚。
遺忘的,記住了。
烏云漸漸散去,一道柔和的月光灑落在窗前……
月亮會從云霧中探出小腦袋的吧。我對自己說。雖然那些兒時的小心情,很多都被時光抹去了痕跡。但是,在天上照耀世界的月亮曾經在我家里住過。它不過是被我放在另一個地方珍藏著而已。
[編輯:商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