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湖北的一個小城市,家里都是鐵路系統的。這個系統非常封閉,幾乎買斷了一個人的生老病死。我的很多小學同學,現在已經像他們的父母一樣,進入鐵路系統工作,成了一名優秀的鐵路職工,一生大概都不會離開那座小城市。
我放假回家和他們聊天,他們會表達對自己生活的憤懣與不滿,說自己原來的理想是能夠去一線城市當白領。他們羨慕我能夠離開這座雞犬相聞的小城,覺得能夠來到北京的我,前途是無可限量的。我想到每日所見的白領生活,不知該說些什么。
十五歲的時候,我去湖北最好的高中上學,周圍有很多同學是“富二代”,家庭提供的物質保障讓他們可以去享受漫長的青春與輕狂,整個世界都像是他們的。今年再次和他們偶然在網上遇見,卻發現其中的絕大部分已經出國了,有的是去讀書,有的干脆已經移民。他們也勸我出國,說:“中國什么都不好,出去了你就不再想回來了。”
聽說這個世紀,就會是中國的世紀了。如果世界是個環形大跑道,那么中國已經跑在了前面。中國內部,則更像一個大跑道,所有人朝著同一個目標狂飆猛進,同心同力,身不由己。終點是什么呢,是幸福么?是成功么?是北京三環內的一所房子么?大家都一直跑,一直跑,漸漸地,所有人都忘了這個目標是什么,甚至也不敢去過問。
我的小學同學們,那些一輩子也許都生活在故鄉的年輕人們,認為自己起步慢、起點低,永遠不可能趕超,因此放棄了,把自己視為社會的底層而在后面慢慢踱步。我的高中同學們,看不起這場游戲,所以干脆離開運動場——不陪你們玩兒了。
而其他所有人,都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離開這個跑道,去反抗這個規則,因為所有人都在跑啊!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不斷創造出大量的財富,金錢在中國流動著,資本便調配著每個人的生活。錢流向一線城市,便殺進北上廣;錢流向體制內,便沖進體制內。
要清醒地成長,必須有脫離這個軌道的勇氣。即使軌道之外,并不許諾成功。今年,我陸陸續續接觸了一些年輕人,一些與眾不同的年輕人。有的高中生放棄了名校,去就讀企圖建造烏托邦的南方科技大學;有的大學生,刷海報、拉選票,去參選人大代表;有的師兄師姐畢業了,也放棄名校、外企這樣的選擇,去做一些他們認為能夠改造社會的事情。
沒有什么“形勢永遠比人強”,因為所有的墻壁,其實都是門。
如果1000個人中,有100個人,有自己與大環境格格不入的內心世界;100個人中,有10個人離開這個跑道,忠于內心的勇氣;10個人中,只有1個人獲得了成功,那么,未來的社會,也許會大不一樣吧!
未來的中國,會變成一片原野。有跑的、跳的、在陽光下曬太陽的。少有所學,壯有所為,老有所安。盛世強國下的年輕人們,人人有選擇的自由和擇善從之的勇氣。
(李奕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