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稱為“東方之星”的斯諾克選手丁俊暉,從8歲開始,就在父親嚴厲督促下,進行著與世隔絕、近似殘酷的“封閉式訓練”。在這種訓練下,加上他的悟性,丁俊暉的臺球技藝進步很快。13歲時,他就獲得了亞洲邀請賽季軍。從此,“神童” 稱號不脛而走。2005年,他奪得了中國公開賽冠軍;2009年12月,斯諾克英錦賽中,丁俊暉以10比8戰勝希金斯封王,震驚世界體育界。
丁俊暉的成功,讓許多望子成龍的家長看到了某種希望,他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學打臺球,成為“丁俊暉第二”,于是,他們想復制丁俊暉成長的模式,讓自己的孩子從小練習打臺球。一時,臺球熱在青少年中成為一種時尚。
丁俊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目光閃爍著一絲晶瑩,他說道,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人生的話,我是決不會打臺球的。因為打臺球,我失去了童年應有的快樂和童趣,我甚至一個童年的小伙伴也沒有,在那種單調、乏味的封閉式訓練中,我成了不會說話的木偶,循規蹈矩,亦步亦趨。這是一種痛苦,更是一種不幸。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
(秀玉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