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算術應用題中偶爾涉及一點商品交易的知識之外,在中國的小學校里,大概沒有哪位老師會向小小年紀的學生們傳授經濟學知識。可是,有一位美國老師則與我們中國的老師截然不同,他仿佛有意要讓自己的學生成為“財迷”。
在開學的第一天,這位老師向班上的學生提供了一份清單,清單上寫著教室管理員、銀行職員、玩具管理員、辦公室信差、店員和警官等職務名稱,然后,他要求每一個學生根據清單遞交一份職務申請書。按照申請,這位老師把清單上的職務一一分配給學生,并規定了每份工作的具體內容。當然,工作并不是白做,而是要拿薪水的,薪水不是真實的鈔票,而是虛擬貨幣,還規定要全部存入班級銀行的個人賬戶。
這位老師告訴學生們,這些存起來的薪水可以用來支付教室里的座位費。按照規定,教室里的座位越靠前,費用就越高。如果某個學生個人賬戶上的余額是單個座位費用的三倍,那么,這個學生就可以買下座位的產權。如果自己賬戶上的余額足夠多,還可以收購其他同學的座位,然后按月向使用者收取租金。除此之外,老師還告訴學生,在班上定期舉行的文具用品拍賣會上,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賬戶上的余額去拍得心儀的東西。
一段時間之后,這個班級的學生深感受益匪淺,他們體會到了父母掙錢的艱辛,懂得了節儉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投資和理財,懂得了儲蓄克制與延遲享樂,總之,他們仿佛都成為了理財高手。
這個老師名叫雷夫#8226;埃斯奎斯,上面這段教學實踐活動就發生在洛杉磯霍伯特小學五年級一間編號為第56號的簡陋教室里。雷夫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想解決孩子們厭學的問題,想把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有趣。
事實上,在第56號這間簡陋的教室里,始終擔任五年級老師的雷夫#8226;艾斯奎斯二十五年如一日,一直這樣運用簡單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引導著一批又一批來自貧困移民家庭的孩子們快樂地學習。在他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們在全美國標準化測試中總是名列前茅,而且,長大后都順利地進入哈佛、普林斯頓、斯坦福等名牌大學就讀。
雷夫老師在簡陋條件下創造的奇跡轟動了世界,《紐約時報》把他尊稱為天才和圣徒,《華盛頓郵報》稱他為全美最好的老師,美國總統授予他“國家藝術獎”,英國女王也給他頒發了帝國勛章,媒體天后奧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獎”。雷夫老師把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寫成了一本暢銷世界的書,書名為《第56號教室的奇跡》。
當然,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們也讀到了這部暢銷書,有許多人通過電子郵件與雷夫老師取得聯系。2010年7月,雷夫老師通過中國一家媒體,給中國同行們回復了一封公開信,核心意思是告訴他們一個事實:“教學會是非常痛苦而孤獨的。”雷夫老師的潛臺詞其實是這樣的:只要你擁有忍受痛苦和孤獨的意志,那么成功遲早會與你握手。
在雷夫的暢銷書中,的確有很多獨特的教學方法可以學習和借鑒,但是,在讀到他的回信后,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其實真正該學習的并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想法,因為,他的每一個獨特方法的產生都是基于最樸素的想法,那就是:如何去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困難,從而使教學不再“非常痛苦而孤獨”。
(團團摘自《鄂東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