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闞世華 圖 · 由水域山公司提供
水域山已經在內蒙古投資種植了70多萬畝、近億棵沙棘樹,并將最終完成打造百萬畝生態沙棘林的宏偉目標

2011年6月,沙棘生態論壇暨水域山沙棘果汁新產品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眾多行業專家及領導出席。許多消費者并不熟悉的沙棘,沙棘樹在有著“地球癌癥”之稱的砒砂巖上以及沙漠中生長,遠離任何人為污染,充分保證了沙棘果實天然、無污染的原生態品質。同時,每顆沙棘果均匯集了目前發現的所有天然維生素以及190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活性物質,被中外專家譽為“VC之王”。
此外,沙棘還是治理西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最有價值的樹種,在保護生態、改良土壤、改善氣候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內蒙古水域山飲品有限責任公司,隸屬于珂維璐集團,成立于2008年6月。公司先后投入8.3億元人民幣,致力于以沙棘種植、研發和深加工為一體的產業化經營,在全國范圍內銷售以沙棘果汁飲品為主的系列產品。
“沙產業是國家的戰略性產業,發展沙產業做沙生植物的技術加工,把它做成市場化,是解決中國未來的氣候環境、社會問題的非常新型的一個產業。我們非常看好沙棘果汁市場,沙棘是一種能在稀有的、原生態的沙漠中生長的果實。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符合未來中國高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是未來的一個消費方向。”水域山飲品董事長劉志峰對《中國新時代》說。
沙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具有喜光、耐干旱、耐瘠薄、耐酷暑、耐嚴寒等特點,具有其頑強的生命力。
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92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人均森林面積僅居世界第119位,包括戈壁及半干旱地區的沙地在內的沙漠總面積達130.8萬平方公里,已經占到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3.6%。可以說,我國的生態環境已經面臨十分嚴重的惡化境況。
針對我國的生態環境現狀,中科院研究員、國際沙棘協會理事呂榮森研究員表示,沙棘不僅具有“維生素寶庫”、“VC之王”的美譽,同時還是治理西部水土流失、荒漠化最有價值的樹種,在保護生態、改良土壤、改善氣候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態價值,是我國西部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道重要屏障。
“試驗數據證明,凡經沙棘覆蓋的土地,地表徑流能夠減少80%,表土流失減少75%,風蝕減少85%。同時,一棵成年沙棘樹一年可以吸收1.66kg二氧化碳,相當于一輛汽車行駛20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呂榮森說。
正是看中了沙棘的營養價值、生態作用以及未來市場發展的巨大空間,水域山開始致力于打造沙棘種植、研發和深加工為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成為沙棘生態健康產業的潛心實踐者以及積極的引領者。目前,水域山已經在內蒙古投資種植了70多萬畝、近億棵沙棘樹,并將最終完成打造百萬畝生態沙棘林的宏偉目標。
同時,水域山不斷加大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方面的投入,與國內知名農業院校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并已擁有20多項技術創新,特別在前果的處理、穩定性、提純、降酸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有效推動了沙棘產業的科技化、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并成為國內沙棘果汁這一藍海市場的領導者。
開發沙漠產業,并做成產業鏈,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其開發成本,要遠遠高于普通環境。“我們的產品目前在市場中比傳統的果汁價格要偏高。沙棘是一種比較稀有的水果,它不同于梨、蘋果、桃等常規水果。有它特殊的地域性、季節性。”劉志峰說。
一組數據表明,沙漠產業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還能解決諸多的社會問題,如生態治理、農牧民增收。水域山創建后,去年公司大概收了1.3億的果子,15000戶農民每家的收入在8000-9000元。
多年來,飲料市場呈現碳酸飲料、傳統果汁飲料、茶飲三足鼎立之勢,并且競爭環境日趨惡劣,尤其是傳統果汁飲料市場,隨著國際品牌、臺企品牌以及國產品牌近百個產品品類匯聚其中,早已是紅海一片。
營銷專家表示,能否在果汁飲料市場的紅海中發現新的藍海,關鍵在于能否準確捕捉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對營養健康產品的需求也隨之進一步擴大。
據權威資料顯示,我國營養健康產品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在20%左右,已成為世界營養健康產品增長最快的市場。可以說,健康消費正在成為一種潮流與趨勢。
而果汁飲料領域,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在蘋果、梨、葡萄、柑橘、山楂、獼猴桃等傳統果汁飲料之外,新一代更為天然、綠色、生態、健康的野生果汁由于迎合了當下的健康消費潮流,正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并成功開辟了果汁飲料市場的一片藍海。其中,沙棘果汁便是頗受矚目的一種。

目前,水域山沙棘飲品已在39座一、二線城市的商超、酒店、飯店等處銷售。“沙棘畢竟有它的特別的季節性、氣候性,通過技術首先把產品做好,這是我們的市場基礎。我們對品牌的塑造,首先要保證有賣點。”劉志峰表示,未來在全國的布局上,公司有著很好的人才戰略儲備,這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根本性保證。
由于沙棘果汁行業對于原料供給以及技術能力的要求十分嚴格,而且市場回報周期較長,加上消費環境尚未成熟,目前國內大部分沙棘生產企業規模較小,技術也比較落后,而像水域山這樣前期投入巨大、技術研發先進的企業還不多。呂榮森評價說,“沙棘已經形成一個國際潮流,水域山不僅在中國是領軍者,同樣是世界沙棘行業投入最大企業之一。”
據悉,世界上第一個沙棘企業誕生在50年代的俄羅斯。在西伯利亞,有一個叫做“比斯科”的維生素廠就是生產沙棘的,后來陸續發展到歐洲、亞洲,現在全世界有20多個國家生產沙棘產品。據呂榮森介紹,比較先進的沙棘企業在德國,德國在90年代就開始建了幾個沙棘企業。但那些企業跟水域山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去年,呂榮森帶領一位法國的搞沙棘的企業家到水域山去參觀。看后,法國人大吃一驚:中國還有這么先進、這么好的果汁企業!全自動化的、封閉式的,所有的環節全部都是在管道里進行的,所以它能保證沙棘產品的質量要求。
曾在裝修、地產、投資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劉志峰說,“8.3億的投資,據我所知,應該這個行業內第一筆最大的投資,之前內蒙古有一個企業投資了1個多億,水利部沙棘中心的高原圣果也投了1個多億。”當下,國家對沙產業非常重視。“各級政府對我們也是非常認可,相關政策國家還在制定和落實之中,未來肯定會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在劉志峰看來,水域山要建立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做沙產業的領軍者。然后在全國范圍進行推廣,完全靠一個企業去治理中國這么大的沙漠,那是非常不現實的。
對于公司的未來,劉志峰信心十足地表示,“目前,我們還是以國內市場為主,但是現在國際上有好多公司、組織以及協會,主動找我們去把產品推向國際。我覺得將來在國際市場上,沙棘有著龐大的空間和潛力。”
中國新時代 2011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