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平
6月9日,淘米在紐交所上市,成為6月至今唯一一只在美發行的中國概念股。與5月世紀佳緣及網秦受到的遭遇一樣,淘米開盤即破發,收盤價較發行價下跌8.6%,盤中跌幅達16%。
這不過是中國企業在美國遭受冷遇的案例之一。來源于由盈透證券提供的一份謹慎投資企業名單,并以此引發的“黑名單”事件,如同多米諾骨牌,在泡沫之憂、造假丑聞、監管趨嚴等多重因素影響之下,曾備受“寵愛”的中國概念股正逐漸被華爾街疏遠。
美國的交易所對“黑名單”有什么看法,在監管方面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投資者報》記者專訪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北京首席代表楊戈,他表示:“我不太了解盈透證券,但對‘黑名單事件,我認為并不太奇怪?!?/p>
在他看來,因為盈透證券會借一部分錢給客戶,為了降低風險,會提醒客戶注意這些風險較高的中國概念股,這本身是市場行為,而不是因為財務造假。
不過,由財務造假所引發的中國概念股誠信危機,卻讓市場感到了恐慌,最終讓投資人選擇“用腳投票”。
在美國,企業上市之前需要經過層層審查,其中包含中介機構、律師、審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經過這么多層審查之后,為何還有企業在造假?
楊戈分析說,并不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要求不嚴,“我認為我們的信息披露比較嚴格,中國企業在紐交所上市的話,需要遵循紐交所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一般都不會在流程上有造假的情況?!睂訉优懦?,楊戈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雖然這些企業按照相關規定提供了材料,但提供的材料有問題,一切只能說明企業的造假水平太高。
“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了,不過對此我們還是會加強管理?!睏罡旮嬖V記者,他們無法觸及“黑名單”及被納斯達克摘牌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通過買殼方式登陸OCTBB市場,然后再轉板到納斯達克或者紐交所,并不是通過的IPO方式上市,“因此,對于紐交所來說,我們不能保證企業100%不出問題,但是為了防止出現問題,確保萬無一失,我們還是會提高警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