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紅,李瑞垣,謝躍萍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是多種病因引起腎臟損害并進行性變化的結果。當發展到終末期,腎功能接近于正常10%左右時,則出現一系列的綜合癥狀,最終形成尿毒癥[1]。到目前為止,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晚期只能依靠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患者因此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進而威脅病人的身心健康。為了研究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狀況,為心理干預提供臨床參考依據,我們采用SCL-90 癥狀自評量表對46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來源于2008 年9 月~2009 年9 月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住院病人,共46 例。其中男27 例,女19 例;年齡26 ~53 歲,平均(33.56 ±7.19)歲。病程10 個月~9 年,平均(3.62±1.38)年。
1.2 方法 評定工具采用SCL-90 癥狀自評量表[2]。在醫生指導下,要求患者對量表的每個項目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獨立評定,不得與他人討論或受其他因素影響,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并和中國常模[3]比照。
2.1 總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46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SCL-90 測評結果,總分最高281 分,最低119 分,平均163.19 ±48.26 分,總均分1.73 ±0.69,陽性項目數39.23 ±26.65??偡帧⒖偩?、陽性項目數均高于國內常模。表明與健康人群相比,該類患者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差。
2.2 各因子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46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SCL-90 各因子分均明顯高于國內常模,其中以軀體化、抑郁、焦慮和恐怖最為突出(見表1)。測試結果顯示感到沒有前途沒有希望占67.4%,有消極自殺念頭者占32.6%。
表1 腎功能衰竭患者SCL-90 測評結果與國內常模比較(±s)

表1 腎功能衰竭患者SCL-90 測評結果與國內常模比較(±s)
項 目 勘察組(n=46)常模(n=1388)t P軀體化2.51 ±0.31 1.37 ±0.48 10.94 <0.001強 迫 1.76 ±0.46 1.62 ±0.58 1.62 >0.05人際關系 1.79 ±0.40 1.65 ±0.51 1.86 >0.05抑 郁 2.60 ±0.43 1.50 ±0.59 12.53 <0.001焦 慮 2.11 ±0.39 1.39 ±0.43 11.20 <0.001敵 對 1.56 ±0.48 1.48 ±0.56 0.96 >0.05恐 怖 1.78 ±0.51 1.23 ±0.41 8.88 <0.00偏 執 1.52 ±0.69 1.43 ±0.57 1.05 >0.05精神病性1.36 ±0.61 1.29 ±0.42 1.87 >0.05
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長期受到軀體癥狀的病痛折磨,因而其精神也受到顯著的不良影響。鑒于此點,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調查,以了解其心理受損特征,為配合心理干預提供臨床參考依據。
本調查中所采用的SCL-90 癥狀自評量表含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等9 個因子。46 例患者的SCL-90 測評結果顯示:總分、總均分、陽性項目數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國內常模。表明與健康人群相比,該類患者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抑郁、焦慮、恐怖和敵對性4 個因子分顯著高于國內常模,說明該類患者在這些方面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2]。慢性腎功能衰竭由于長期的病痛,對疾病治療失去信心,患者焦慮不安、全身不適,長時間的憂郁、焦慮、恐慌,情感反應異常,并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存在消極情緒和輕生心理。因此,在治療和護理工作中,不僅要注意對他們所患慢性腎功能衰竭疾病本身的治療,還應積極給予心理治療、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臨床實踐證明,通過疏導病人心理,可以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心理康復是一個有效的醫療手段[4],能夠明顯提高康復率[5]。特別是對那些因年邁并伴發基礎性疾病、經濟條件差而失去治療信心及心理問題嚴重的病人,更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疏導。必要時應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給患者使用一些抗焦慮、抑郁的藥物,使之樹立積極向上的心理,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錢桐蓀. 腎臟病學[M]. 第3 版.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608.
[2]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學,1984,2(1):68-70.
[3]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 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疾病雜志,1996,12(5):260-263.
[4]劉玲,吳曉萍.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護理的健康教育[J].中國康復,2005,20(3):188-189.
[5]蒲金玉,李愛玲,譚云珍,等,護理干預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副作用[J].中國康復,2003,8(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