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根忠據呈邵改凡 編 原著潘鴻海繪畫
九十一 李元甫接過本子,翻開看了幾篇,捋著八字胡子,笑著說:『是好文章,康梁體的!』有個同學問:『是好文章?那么,為什么篇篇只給二十分?』

九十二 站在一旁的張先生搶著說:『列位!分數是我打的,潤之的文章一竅不通,只抵得二十分。什么康梁體!梁啟超是貓屁不通的文人,《飲冰室文集》是禁書?!粚W生們聽了,都十分不滿。

九十三 李元甫連忙站起來,不慌不忙地說:『列位莫吵啦!潤之的文章是寫得極好的,筆鋒潑辣,愛國之心溢于辭表,平心而論,打九十分都可以。依我個人看法,康梁的文章是可以學的。』這樣,才把學生平息下來。

九十四 毛澤東的文章,在東山小學堂里是首屈一指的,差不多全部貼在『揭示欄』內,真正成了『文章魁首』。同學都把他的作文借來,恭楷謄正,作為學習的范本,就連那位不愛讀書的熊君,也抄錄了好幾篇。

九十五 毛澤東不僅成績優良,而且胸有大志,嚴于律己。李元甫、賀嵐光、譚詠春等幾位先生都很關心他的成長。三位先生一起推薦他到長沙湘鄉駐省中學讀書。


九十六 當時,長沙城的政治形勢復雜,革命黨和憲政派的活動頻繁。由于時局動蕩,學校沒有辦法上課,學生走上街頭。毛澤東也被同盟會的反清揭帖和演說吸引住了。他看著聽著,覺得有很多問題需要努力去探索。

九十七 毛澤東在長沙讀了很多新書和報紙,看到國家的多災多難,就認定非打倒皇帝不可。他寫文章反對皇帝,帶頭剪掉辮子,成為激進派了。

九十八 后來,毛澤東考進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在省立第一中學,他覺得課程太淺,收費太貴,只讀了半年,于1912年暑假退學。

九十九 為了探索革命的真理,毛澤東下決心堅持自學。他住在湘鄉會館里,每天一早走好幾里路,到定王臺湖南圖書館讀書看報。他決定在這里專攻文史,貫通中西。

一百 他每天總是第一個進館,又是最后一個離開。天天如此,風雨無阻。

一百零一 不覺到了寒冬。這天下起了鵝毛大雪,整個大地白皚皚的一片。毛澤東仍然準時趕到圖書館。看門的李大爺看他一身雪花,臉都凍紅了,感動地說:“哎呀,你來了!快,快進屋去!”

一百零二 毛澤東在圖書館借了一本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著的《天演論》。天氣太冷了,閱覽室只有毛澤東一個人,他輕輕地跺幾下凍得發麻的雙腳,就全神貫注地看起書來。

一百零三 這本書的進化觀點,把毛澤東深深地吸引住。他越讀越有味,越讀越覺得有意思,不覺到了中午,李大爺來關門了。毛澤東舍不得放手,說:“大爺,你關門,我到走廊上去看?!?/p>

一百零四 走廊上北風呼呼,哪里看得書喲!李大爺說:“你去吃了中飯再來找我,我給你另外找個看書的地方?!泵珴蓶|從口袋里摸出兩個饅頭,笑著說:“我的中餐帶來了?!崩畲鬆敻袊@地說:“你抓得真緊!”

一百零五 毛澤東也嘆了口氣,說:“沒有法子呀!時間太寶貴了,人世間的好書又有這么多!俗話說得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李大爺聽了這話,更加敬佩。

一百零六 午飯后,熱心的李大爺把毛澤東帶到圖書室后面一間空著的小客房里,說:“你就在這里安心看書。本來,這里不讓讀者進來的,尤其是中午。我就破了這個例吧!”毛澤東深深地感謝他。

一百零七 從這天起,毛澤東有了一個安靜的讀書地方。他拼命地閱讀著,思索著,作了很多筆記。他為尋找真理,珍惜一分一秒的時光。

一百零八 第二年春天,因湘鄉會館被軍隊占了,毛澤東不能再住在這里。父親也來信說,除非去上學,不然,就不再寄錢來。因此,于1913年3月,他考進湖南省立第四師范,結束了半年的定王臺自學生活。

一百零九 1914年春,第四師范和第一師范合并,毛澤東轉入第一師范。他立志要學好哲學和文學,然而第一師范將近二十門學科,課程非常繁雜。這天上圖畫課,先生教大家“靜物寫生”。

一百一十 毛澤東想:如今國難當頭,還搞什么“靜物寫生”?他信筆一揮交了卷,獨自走出教室,來到自修室,認真地做起讀書筆記來。

一百一十一 過了一陣,毛澤東忽然發現教倫理學的楊昌濟先生站在他的身旁。他急忙站起來,叫了一聲:“楊先生!”楊昌濟微笑著說:“還沒有下課,你怎么一個人在自修呢?”毛澤東說:“上圖畫課,我已交卷了?!?/p>

一百一十二 “圖畫課也很重要呀!讀師范的,什么都要懂一點兒?!睏畈凉f著,拿起毛澤東的筆記翻看起來。本子里,一部分是讀書隨感錄,范圍很廣,一部分是課堂筆記,記著他和其他先生在課堂上說過的話。

一百一十三 楊先生心里十分滿意,他知道,只有認真聽講的學生,才能抓住重點,獲得精粹。但他對學生從不當面夸獎,于是,他用和緩的語氣說:“潤之,你讀書是不是太偏重于文科了?對其他學科,學習得怎么樣呢?”

一百一十四 “是的,楊先生,我只喜歡文科?!泵珴蓶|坦率地承認,“我覺得,在目前的中國,一定要從哲學和倫理學入手,才能對社會進行根本的改造。學習別的東西,對我來說,是虛度光陰。”

一百一十五 楊先生聽了,不覺一怔,問:“你多大年紀了?”“滿二十一歲。”毛澤東感慨地說,“我想,古往今來,有多少忠臣良將,都是少壯有為,為國家建功立業,而我們這一代,偏偏生逢亂世……”

一百一十六 “不!這種看法不完全對?!睏畈凉驍嗔怂脑?,語氣溫和地說,“我還有一堂課,這問題,以后還可以討論。星期日可以到我家里來玩?!?/p>

一百一十七 星期日這天,毛澤東一早就來到了楊昌濟先生的住處“板倉楊寓”。他輕輕地敲了幾下門,前來開門的是一個體態輕盈的小姑娘,她就是楊先生的女兒楊開慧,乳名叫楊霞。

一百一十八 毛澤東走進書房,向楊先生問了好。接著,他們談著家常。毛澤東談了自己的身世、學歷、家庭和家鄉的風土人情。楊昌濟聽了,有點兒抱歉地說:“潤之,我那天錯責備了你,是我不明白你的經歷,很不應該。”

一百一十九 “不,楊先生……”毛澤東連忙說。楊昌濟擺了擺手,說:“不!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像你,又當別論!你已經到了上大學的年齡,而且在文學和哲學方面有了相當的基礎,應該有所專攻?!?/p>

一百二十 “可是,楊先生,我昨天夜里,已經決定退學了。”“退學?”楊昌濟陡地站起來,忙問:“你為什么要退學呢?”毛澤東說了自己準備找個工作,一面做工,一面自修,努力去探索真理的想法。

一百二十一 楊昌濟來回踱著步,說:“潤之,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不贊成你的決定?!彼nD一下,又問女兒:“霞!你說說,一個人求學和做事,最要緊的一條是什么?”

一百二十二 開慧想了片刻,笑著說:“記得爸爸說過,無論求學或辦事,都必須打好基礎。蓋房子要挖很深的基腳,做學問要汲取各方面有用的知識。根深然后葉茂,源遠而后流長。”

一百二十三 “正是這樣,”楊昌濟滿意地說,“我主張凡事要有扎扎實實的基礎,包括思想的基礎和群體的基礎……我也是主張自修的,但自修不是個人盲目摸索,最好有教師的指導、朋友的商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樣才有進益?!?/p>

一百二十四 毛澤東聽了楊先生的開導,心里很是感激,仔細一想,還是自己年輕幼稚,不免有些慚愧。在楊昌濟一家人的挽留下,毛澤東在先生家吃了中飯,才起身告辭。

一百二十五 毛澤東反復咀嚼著楊先生的教誨,特別是“打基礎”和“靠群體”這兩條,確是金玉良言,今后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真正得到救國救民的知識。他決心留在第一師范,繼續求學。從此,他也很注意交朋友。

一百二十六 他經常和蔡和森等一些好友到風景秀麗、林木幽深的愛晚亭探討救國救民的道理,或者交流讀書寫作的心得。

一百二十七 毛澤東非常重視鍛煉自己的體魄。他常常和同學們一起到湘江游泳,在清涼的江水中搏擊。他認為要擔當改造社會的重任,身體虛弱是不行的。德育、智育、體育,三者都很重要,而體育是基礎。

一百二十八 1917年的暑假,毛澤東和已經當了楚怡小學教員的同學蕭子升一起出遠門游學。他們身上分文不帶,這是毛澤東的提議,取“身無半文,心憂天下”的意思。

一百二十九 毛澤東滿懷熱情地說:“子升,我們這一次游學,并不只是游山玩水,而是一種學習。不僅要讀有字的書,還要讀無字的書,就是要向天下萬事萬物去學習?!笔捵由c點頭說:“古人也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嘛。”

一百三十 他們從早晨走到中午,火辣辣的太陽升到了頭頂。蕭子升突然停下來,一屁股坐在路邊,有氣無力地說:“哎喲!我餓得走不動了。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得慌?!?/p>

一百三十一 毛澤東也坐下來,感嘆地說:“現在嘗到了一點兒災荒的滋味了吧?這真是:不種田,不曉得糧米的艱難;不挨餓,不曉得窮人的痛苦!”蕭子升也有同感地說:“是的,挨餓是不好過呀!”

一百三十二 毛澤東叫蕭子升從包袱里拿出了筆墨和紅紙,寫副對聯,到離此不遠的一家店鋪去換餐飯吃。蕭子升寫好對聯,說:“我們今天就唱一出《西游記》,你當孫悟空去化齋,我當唐僧在這里等你吧!”

一百三十三 毛澤東捧著對聯,來到了店鋪門前一看,原來是爿藥鋪。老板是個兼管看病的老郎中,店鋪的招牌叫益民藥鋪,而蕭子升寫的對聯內容是發財致富,兩下不符,毛澤東沒敢拿出來。

一百三十四 毛澤東空著雙手回來,蕭子升驚奇地問:“沒找到施主?”毛澤東說:“不,是你這副對聯寫錯了!那爿藥鋪的老板是個郎中,他要濟世益民,你要他發財致富,對不上號??梢?,凡事都要調查研究?!?/p>

一百三十五 蕭子升跟毛澤東一道來到藥鋪里。老板讓他們先寫了個“益民藥鋪”的招牌試一試,一看,字寫得很好,又搬出了幾張虎皮宣紙和花坯紙來,索性把藥鋪的大牌匾、條幅和對聯全部重新更換了。

一百三十六 他們足足花了兩個鐘頭,才把一切都弄妥帖。老板讓他們吃了幾碗冷飯,給了一點辣椒炒苦瓜。臨走時,打發了二十個銅元。蕭子升見老板這樣吝嗇,氣得滿腹牢騷,可是想到晚飯還沒著落,只好忍著氣,收下了銅板。

一百三十七 第五天黃昏,他們走到了寧鄉縣的杓子沖。他們的同學何叔衡住在這里。何叔衡見了毛澤東,大叫起來,高興得又是摟又是抱。

一百三十八 來了客人,何叔衡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毛澤東勸阻說:“何胡子哎,你這樣客氣,我們可過意不去呀。我們這次出來游學,倒是想了解一點民情風俗,今天夜里,想請你找幾個人來聊聊天?!焙问搴庖豢诖饝?/p>

一百三十九 當他們吃好晚飯的時候,請來的人也都到了。毛澤東一看這么多人,非常高興,不時地打著手勢說:“各位父老,今晚和大家聊聊天,都講鄉里的事,講受苦的,也講有錢的……”

一百四十 經毛澤東這么一引導,整個堂屋里活躍起來了。有講做長工一年沒多少谷的;有講佃田交租是三七開、四六開的;有講財東黑良心,害得窮苦人妻離子散的;還有講“八字”不好、墳山不貫氣的……


一百四十一 那位蔑匠師傅講起了他的家鄉,因為“硫、磺、硝、藥”(即姓劉、姓黃、姓蕭、姓岳的四大惡霸)等惡鬼下凡,把周圍幾十里鬧得山窮水盡,家破人亡。他聲淚俱下地描述著自己的悲慘遭遇,使全場人更悲憤。
一百四十二 人們散去后,毛澤東對何叔衡說:“先前,我以為就是韶山的財主是這個樣子,今天到貴鄉一看,原來天下烏鴉一般黑。農民掙扎在死亡線上,國家怎么能夠富強喲!”

一百四十三 接著,他們步行到溈山,又經安化縣,渡過山明水秀的桃花江,由益陽進入百里洞庭湖區。一路上所見所聞,把毛澤東的心揪得緊緊的,一直無法平靜下來。

一百四十四 他們到了沅江縣城的時候,碰上了暴雨和無情的洪水?!罢媸撬罨馃嵫?!”毛澤東嘆息著,和蕭子升跟著來往的人群,在水里趟呀趟呀,不知趟了多少時候,來到了縣府大門前。這里集結著許多無家可歸的難民。

一百四十五 毛澤東和蕭子升在這里呆了幾天,他們看到的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滿目蕭然的慘象,看不見十里荷花,聞不到千里稻香。美麗富饒的洞庭湖啊,你在哪里?

一百四十六 沅江周圍所有的道路都被淹沒了。開學的時間已經迫近,他們只得搭乘開往長沙的小火輪,離開了洞庭湖。毛澤東覺得這一個多月的游學,獲得了課堂上所得不到的知識。他決心付出艱苦的勞動,去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一百四十七 就在次年暮春的一個上午,毛澤東和他的好朋友們來到了劉家臺子——蔡和森一家人在長沙租賃的寓所里聚會。毛澤東清點了一下人數,除了自己和蔡和森外,還有張昆弟、何叔衡、蕭子升等,一共13個人。

一百四十八 上午11點鐘,主持會議的蔡和森宣布開會。他作了簡短、充滿激情的講話:“諸位會友,我們的新民學會,今天正式成立了,這是大家盼望已久的大事……”接著他宣讀了新民學會的章程,請大家討論。

一百四十九 章程是由毛澤東和鄒彝鼎起草的,因此,在大家的熱烈討論中,毛澤東一直沒有發言,只是認真地聽,認真地記,認真地想,遵照大家的建議,對章程又作了一次增刪和修正。

一百五十 章程表決通過以后,毛澤東激動地說:“今天,公歷1918年4月14日,是我的又一個生日。何以要這樣說呢?因為在這以前,我只是個體的人,從這天以后,我就是團體的人了……”會友們認真地聽著,思索著。

一百五十一 會議開到十二點半,吃午飯了。大家邊吃邊談,充滿著歡樂的氣氛。蔡和森的妹妹蔡暢,湊熱鬧說:“你們新民學會,如果沒有考慮婦女入會,不考慮婦女的解放,那就不對了!”毛澤東認為,以后是該吸收婦女會員。

一百五十二 過了一個月,即5月中旬的一個傍晚,毛澤東來到“板倉楊寓”看望楊昌濟先生,只見楊先生一家人正在翻箱倒柜。這時,他才想起早兩天曾經風聞:楊先生將要舉家遷往北京,心里不免有些惆悵起來。

一百五十三 楊昌濟見了毛澤東,“唉”地嘆了一口氣,說:“看來只好離開湖南了。蔡孑民先生來過幾次信,聘我到北京大學任教。你們都畢業了,我也可以放心了?!泵珴蓶|覺得先生走得太突然了,問:“不等放暑假,現在就走?”

一百五十四 楊昌濟點點頭,說:“潤之,跟我一道到北京去吧!我認為,你應該繼續深造。”毛澤東聽了低頭思忖著:不答應吧,怕辜負了先生的好意;答應了吧,又與自己的意愿相違。

一百五十五 毛澤東想了良久才抬起頭來,堅定地說:“先生,我想暫時在長沙。您曾說,全國政局混亂,社會需要改造,我非常贊成這個看法。這樣,我想留在湖南把新民學會的事辦好,先從湖南入手,摸索出一條門路來?!?/p>

一百五十六 楊昌濟很了解自己的學生,知道毛澤東的主意一定是很難改變的,心想讓他到社會實踐中去闖闖也好,于是說:“潤之,我一直為你的前途著想。我把你還有和森,都看成自己的親人?!泵珴蓶|的眼睛濕潤了。

一百五十七 幾天之后,師生們在小西門碼頭為楊先生一家送行。相處了多年,如今即將天南地北,長久分離,一種難舍難分之情在師生們的心里油然而起。

一百五十八 毛澤東望著北去的小火輪,思潮起伏:先生走了,我們也畢業了,下一步該怎么進行?今后的新民學會該怎么活動?想到改造社會的重任,他不由得熱血沸騰!